污水处理工艺简介.ppt
平流式沉淀池
竖流式沉淀池
辐流式沉淀池
常见生物处理法
• 1、传统活性污泥法 • 2、AB法 • 3、AO法 • 4、SBR法 • 5、氧化沟工艺
传统活性污泥法
•
传统活性污泥法是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模式,以去除污
水中有机物和悬浮物为主要目的,适用于无需考虑除磷脱
氮的情况,其核心处理单元由曝气池和沉淀池组成。因运
污水处理
工艺简介
污水处理的方法
• 1、物理处理法: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污水
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 污染物的化学性质。
• 2、化学处理法: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
离、回收污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质, 或将其转换为无害物质。
• 3、生物处理法:通过水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
奥贝尔氧化沟(Orbal);一体化氧化沟(合建式氧化沟)。
完毕!谢谢各位
• 4、管理简化,运行简单。
• 5、剩余污泥较少,污泥不经消化也容易脱水,污泥处理费用较低。
• 6、处理厂与其他工艺相比,臭味较小。
• 7、构造形式和曝气设备多样化。
• 8、曝气强度可以调节。
• 9、具有推流式流态的某些特征。
•
氧化沟技术发展较快,类型多样,根据其构造和特征,主要分为帕斯维
尔氧化沟(Pasveer);卡鲁塞尔氧化沟(Carrousel);交替工作式氧化沟;
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 5、SBR一般不设初沉池,生物降解和泥水分离在一个反应器内完成,处理流程短,占地小。
•
SBR工艺是目前发展变化最快的污水处理工艺。SBR工艺的新变种有间歇式循环延时曝
气活性污泥工艺(ICEAS)、间歇进水周期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CAST)、连续进水周期循
环曝气活性污泥工艺(CASS)、连续进水分离式周期循环延时曝气工艺(IDEA)等。
和设备制造工艺的改进,SBR工艺克服了操作烦琐去点,提高了设备可靠性,设计合理的
SBR工艺具有良好的除磷脱氮效果,因而近年来备受关注,成为污水处理工艺中应用最广泛
的工艺之一。SBR工艺的特点如下。
• 1、运行灵活。可根据水量水质的变化调整各时间段的时间,或根据需要调整或增减处理工
序,以保证出水水质符合要求。
• 2、近似于静止沉淀的特点,使泥水分离不受干扰,出水SS较低且稳定。
• 3、在处理周期的开始和结束时,反应器内水质和污泥负荷经历了一个由高到低的变化,溶
解氧则由低到高。就此而言,SBR工艺在时间上具有推流反应器特征,因而不易发生污泥膨 胀。
• 4、SBR反应器在某一时刻,池内各处水质均匀,具有完全混合的水力学特征,因而具有较
•
AB法处理工艺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对进水中的pH值、有毒物质
以及水量、水质等冲击具有很好的缓冲作用。A段高效和高度稳定的特点,对
B段的运行带来良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可使B段的运行负荷减少40%~70%,因此在给定的容积负荷下,活性污
泥曝气池的总容积可减少45%左右,大大节省了土建工程造价。
的负荷低。它使用一种带方向控制的曝气和搅拌装置,向反应池中的物质传
递水平速度,从而使被搅动的液体在闭合曝气渠道中循环。
•
氧化沟的技术特点主要有:
• 1、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并且具有较强的脱氮功能,有一定的抗冲击
负荷能力。
• 2、工程费用相当于或低于其他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 3、处理厂只需要最低限度的机械设备,增加了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的安全性。
的去除对象是悬浮固体,可以去除SS约40%~55%,同时 可去除20%~30%的BOD,可降低后续生物处理构筑物的
有机负荷。二沉池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后面,用于沉淀分
离活性污泥或去除生物膜法中脱落的生物膜,是生物处理
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沉淀池常按池内水流方向不同分为平流式、竖流式
及辐流式三种。
统活性污泥法、A2/O法、A1/O法、氧化沟法、SBR法或BAF法等。
• AB法工艺流程图
SBR法(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也称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简称SBR),是在一个反应器中周期性
完成生物降解和泥水分离过程的污水处理工艺。在典型的SBR反应器中,按照进水、曝气、
沉淀、排水、闲置等5个阶段顺序完成一个污水处理周期。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行方式和参数不同,传统活性污泥法演变出传统曝气、完
全混合、阶段曝气、吸附再生、延时曝气、高负荷曝气、
深井曝气、纯氧曝气等工艺。
AO法
• 1、A1/O法(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 • 2、A2/O法(厌氧-好氧生物除磷工艺) • 3、A2/O法(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
工艺)
AB法(吸附-生物降解活性污泥法)
• 2、污水的浓度变化在A段得到明显的缓冲,使B段具有较低的、稳定的污染
物负荷,污染物和有毒物质的冲击不再影响B段,从而保证了污水的净化效果。
• 3、由于AB法属于两段工艺,并且A段的除磷效果好,使A-B工艺为污水的除
磷过程提供了条Βιβλιοθήκη 。•AB法主要缺点是产泥量较高,增加了污泥处置的费用。
•
AB法主要适用于进水浓度高的城市污水处理,B段可根据出水要求采用传
氧化沟工艺
•
氧化沟又称连续循环式反应池或“循环曝气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沟
渠型而得名。故有人称其为“无终端的曝气系统”。
•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型,它把连续式反应池用作生物反应池。
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在该反应池中以一条闭合式曝气渠道进行连续循环。
氧化沟通常在延时曝气条件下使用,这时水和固体的停留时间长,有机物质
•
吸附-生物降解活性污泥法简称AB法。A段污泥负荷高,泥龄短,水力停
留时间短,微生物绝大部分是细菌,其世代时间短,繁殖速度快。A段以较低
的能耗(约为常规活性污泥法需氧量的30%)去除50%~60%的有机物。在B
段以较低的负荷运行,继续氧化分解A段处理后残留于水中的有机物,可保证
较高的稳定性,达到较高的处理效率。
水中呈溶解状态、胶体状态以及某些并不溶解的 有机甚至无机物质,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 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沉淀池
•
沉淀池是分离悬浮固体的一种常用的处理构筑物。
•
沉淀池按工艺布置不同,可分为初沉池和二沉池。初
沉池是一级污水处理系统的主要处理构筑物,或作为生物
处理法中预处理的构筑物,对于一般的城镇污水,初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