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1)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1)

思考题、作业:
1.药物的特性溶解度与表观溶解度有何不同?如何求弱酸性药物的特性溶解度?
2.药物的真实分配系数与表观分配系数有何区别,能否求得真实分配系数?
3.测定药物的溶解度与分配系数时应当考虑哪些主要影响因素?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结果、结论及讨论、思考题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10)
2.通过液状石蜡微囊的制备,进一步理解单凝聚法和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基本原理。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1)
授课题目: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课时安排
4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液体制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熟悉影响液体制剂质量的因素使用、作用机制及常用量。
讲授提纲:制备溶液型液体制剂
重点:1.不同稳定剂对混悬剂的稳定作用。
2.设备:见《药剂学实验》
思考题、作业:
1.软膏剂制备过程中药物加入方法有几种?
2.影响药物从软膏基质中释放的因素有哪些?
3.软膏中药物释放试验中,半透膜选择有何要求?
4.不同类型软膏基质的作用特点是什么?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结果、结论及讨论、思考题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9)
(一)休止角的测定
(二)流出速度的测定
教具与设备要求:
1.原辅料、试剂:自制阿司匹林片、羟丙甲纤维素、防潮性欧巴代
2.设备:见《药剂学实验》
思考题、作业:
1.影响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助流剂的机制时什么?助流剂量过多会影响流动性的原因是什么?
3.硬脂酸镁是润滑剂,与助流剂的作用机制有什么不同?
2.熟悉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形状、颗粒大小、助流剂种类和含量)。
3.了解粉体助流剂的助流原理。
讲授提纲:讲解流动性参数(休止角、流出速度、压缩度)的测定方法
重点:1.使用休止角测定仪。
2.使用流出速度测定仪。
3.使用粉体振动仪。
难点:1.休止角的测定。
2.流出速度的测定。
3.压缩度的测定。
基本内容:
2.物理混合物与共沉淀物的熔点及溶出速度是否一样?为什么?
3.本实验中制备固体分散体的方法是什么?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结果、结论及讨论、思考题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11)
授课题目:
微囊的制备
课时安排
6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微囊制备的常用方法。
讲授提纲:讲解不同基质的软膏剂制备方法
重点:1.O/W型乳剂基质软膏的制备。
2.W/O型乳剂基质软膏的制备。
3.软膏剂质量检查及质量评定。
4.琼脂扩散法测定软膏中药物释放。
难点:1.基质熔化、水相与油相混合的方法。
2.软膏中药物释放测定的操作。
基本内容:
(一)单软膏的制备
(二)乳剂型软膏基质的制备
1.O/W型乳剂型软膏基质2.W/O型乳剂型软膏基质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结果、结论及讨论、思考题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8)
授课题目:
软膏剂的制备
课时安排
8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不同类型基质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2.了解软膏剂的质量评定方法。
3.掌握软膏中药物释放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基质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2.设备:见《药剂学实验》
思考题、作业:
1.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2.石灰搽剂的制备原理是什么?属于何种类型乳剂?
3.分析液体石蜡乳中各组分的作用。
4.干胶法与湿胶法的特点是什么?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结论及讨论、思考题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4)
授课题目:
注射剂的制备
4.粉体的流动性在制剂过程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结果、结论及讨论、思考题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7)
授课题目:
片剂的包衣技术
课时安排
8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包衣工艺对素片的要求。
2.掌握包衣材料的种类与特点。
3.熟悉用锅包衣法制备包薄膜衣片的技术。
授课题目:
药物溶解度与分配系数的测定
课时安排
6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药物溶解度与分配系数的测定原理与测定方法。
2.熟悉影响药物溶解度与分配系数的因素。
讲授提纲:讲解溶解度和分配系数的测定方法及分配平衡的判断
重点:1.溶解度测定方法。
2.分配系数的测定方法及分配平衡的判断。
3.溶剂的蒸发除去操作。
4.固体分散体的干燥操作。
基本内容:
(一)黄芩苷固体分散体(共沉淀物)的制备
(三)质量检查:物相鉴别
1.溶出速率的测定
教具与设备要求:
1.原辅料、试剂:黄芩苷、PVP K-30、PEG6000、无水乙醇、50%乙醇溶液
2.设备:见《药剂学实验》
思考题、作业:
1.固体分散体可分为几种?其提高难溶性药物和生物利用度的机理有哪些?
(三)水溶性软膏基质的制备
1.羧甲基纤维钠软膏基质2.卡波沫凝胶基质的制备
(四)水杨酸软膏剂的制备
教具与设备要求:
1.原辅料、试剂:蜂蜡、植物油、硬脂醇、白凡士林、液体石蜡、月桂醇硫酸钠、尼泊金乙酯、甘油单硬脂酸甘油脂、石蜡、硬脂酸、双硬脂酸铝、氢氧化钙、甲基纤维素、甘油、苯甲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卡波沫940、三乙醇胺、双氯酚酸钾。
4.了解包衣材料的配制方法。
讲授提纲:讲解包衣工艺对素片的要求及包衣材料的种类与特点
重点:1.包衣材料的塑性比较方法。
2.制备薄膜包衣片。
难点:1.增塑剂在包衣材料中的作用及对包衣片剂质量的影响
2.掌握包衣材料对包衣片剂的影响
3.片剂包衣锅进行片剂薄膜包衣的方法
基本内容:
(一)包衣材料的塑性比较方法
基本内容:
(一)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片剂的制备
教具与设备要求:
1.原辅料、试剂:淀粉、糊精、阿司匹林、酒石酸、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乳糖、聚山梨酯、淀粉、羧甲基淀粉钠。
2.设备:见《药剂学实验》
思考题、作业:
1.制备阿司匹林片剂时,如何避免阿司匹林的分解?从处方和工艺的角度说明。
2.设备:见《药剂学实验》
思考题、作业:
1.制备薄荷水时加入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的作用是什么?还可选用哪些具有类似作用的物质?欲制得澄明液体的操作关键是什么?
2.简述影响胃蛋白酶活力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结果、结论及讨论、思考题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2)
课时安排
6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延缓药物氧化分解的基本方法。
2.掌握注射剂(小针)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3.通过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稳定性考察,熟悉注射剂处方设计的一般思路。
讲授提纲:制备注射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重点:1.注射剂(小针)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1.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及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2.掌握测定油乳化所需HLB值的方法。
3.熟悉乳剂类型的鉴别。
讲授提纲:制备乳剂的方法
重点:1.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及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2.测定乳化植物油所需HLB值的方法。
难点:1.手工法制备乳化剂。
2.液状石蜡乳的制备。
3.乳剂类型鉴别。
4.乳化植物油所需HLB值的测定。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5)
授课题目:
片剂的制备
课时安排
6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湿法制粒压片法与干法制粒压片法的制备工艺。
2.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测方法。
3.熟悉片剂的常用辅料与用量。
4.熟悉单冲压片机的结构、使用方法及保养。
5.了解片剂的处方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稳定性、崩解、溶出等)。
授课题目:
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课时安排
6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混悬液体制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掌握混悬型液体制剂质量评定方法。
3.熟悉按药物性质选用合适的稳定剂。
讲授提纲:制备溶液型液体制剂
重点:1.不同稳定剂对混悬剂的稳定作用。
2.电解质对混悬液的影响。
难点:1.不同稳定剂对混悬剂的稳定作用。
讲授提纲:制备片剂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重点:1.片剂制备过程中黏合剂配制、软材制备、颗粒制备、压片操作。
2.片剂四用仪测定崩解时限和硬度,脆碎度测定仪测定脆碎度、厚度测定仪测定片剂厚度的方法。
3.溶出度仪测定溶出度的方法。
难点:1.片剂制备过程中的黏合剂配制、软材制备、颗粒制备、压片操作。
2.片剂的质量检查。
(二)制备薄膜包衣片
教具与设备要求:
1.原辅料、试剂:自制阿司匹林片、羟丙甲纤维素、防潮性欧巴代。
2.设备:见《药剂学实验》
思考题、作业:
1.有机溶剂包衣和水分散系包衣工艺的优缺点。
2.薄膜包衣材料应具备哪些条件,在包衣过程中哪些因素对包衣质量的影响较大,如何控制和调整。
3.什么情况下需要包衣。
实验报告要求:
2.电解质对混悬液的影响。
基本内容:
(一)加液研磨法制氧化锌混悬剂
(二)电解质对混悬液的影响
(三)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