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品牌的浅析学院:经管学院班级:物流082 姓名:许黄燕学号:10摘要:当国家形象成为中国崛起的焦点话题时,品牌的意义就显得格外突出。
美国一家民调公司的调查表明,在全球各大国的国家形象中,品牌所占比重以日本、德国和美国领先,分别为38.5%、36%和34.3%,而中国的品牌对国家形象的影响仍处于较低水平。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中国的“老字号”民族品牌消失了,一些新品牌脱颖而出。
中国民族品牌的消亡与新生在经历着一个艰难的演变过程,它也在重新构筑着中国的国家形象。
只有坚持科技创新,努力打造民族品牌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合作,才能打造真正的民族品牌。
关键词:民族品牌创新质量保护自信心引文:汇源果汁9月3日发布公告称,荷银将代表可口可乐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约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可口可乐提出的每股现金作价为12.2港元。
这一信息的出现立马引起了市场广泛的反应,众人都有自己的不同观点,但无可厚非它存在着利与弊。
因为这向市场传递出一个信息,在全球经济减速的前提下,中国资产故事依然颇具吸引力,从而引发了媒体舆论的广泛重视,也引发了市场参与各方对于A股市场估值的重估讨论,因为上市公司的估值坐标不仅仅是市盈率、市净率等市场化的数据,而且还有产业布局、资产重置、渠道等这样的产业化的数据。
(1)一:为什么汇源并购案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引起这么大的震动呢?并首次因一个商业并购事件引起了普通网友极大的关注热情。
难道汇源果汁被并购,会对国家经济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答案显然不是!无论是被欧莱雅收购的小护士,还是被达能并购的乐百氏,我们曾经在并购之时看到的信誓旦旦的发展民族品牌的承诺似乎都没有在未来成真。
也许,这才是今天国人为何如此心忧大宝,心忧汇源的真正原因。
“没有什么可以掩饰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其实不止中国,只要是海外市场,他们的常用战略之一就是收购同业,冷冻其品牌,再以原品牌对市场形成较强优势。
这种对品牌所有权的明确占有意向一定会在合同里有所体现,并在所谓的‘同业竞争’条款中设下不平等的约束。
”一位专门服务于外商投资的法律界人士告诉记者。
而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由于民族品牌吸引外资的欲望极度强烈,令他们忽视了条款的公正性,及可能带来的品牌消亡危机。
不少人认为,汇源并购案产生这么大影响的主要原因,在于“汇源”是一个在中国消费者眼中颇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民族品牌,或者说是一个能够在未来若干年与外国知名饮料企业相抗衡的民族品牌。
汇源被可口可乐并购以后,中国失去的不只是一个企业、一个品牌,而是中国企业在饮料行业的竞争力和地位。
(2)在自己的国家,国人自己创下的在全球来说很有知名度的品牌,对我们国人来说就是民族品牌. “制造大国、品牌小国”,这就是中国品牌格局的现状。
品牌的背后是文化,民族品牌的成长与文化唤醒。
建立一个民族品牌不仅仅需要有政府的支持,有执著的精神支持下去,更重要的是全民的民族品牌意识。
要通过民族品牌唤醒中华的民族自信心,对中国的自信心。
在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中国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冲击,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但同时我们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又显得如此缺失,如此不得法。
一个民族如果形不成或保持不住一种民族精神,很难讲会有什么核心竞争力。
我们现在面临着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中国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冲击,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但同时我们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又显得如此缺失,如此不得法。
三天一个口号,两天一个标语,老百姓不感兴趣。
再比如我们的大学教育也有缺失,都在强调和鼓励外语学习,但大学生的汉字写得怎么样?历史知识又怎么样?据我所知,大学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情况并不少。
一个民族如果形不成、或保持不住一种民族精神,这个民族很难讲会有什么核心竞争力。
(3)汇源的被并购,更使一些人提出质问———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终极追求是什么,“不能忘记了,在‘民族工业’的语境之下,企业家还不能忘记自己身上所担负的实业报国的使命。
对于明天的中国来说,被收购意味着你的传奇成为历史,并不能够再参与创造新的历史,也无法感受民族复兴征途上的种种壮举。
”有人指责汇源老板朱新礼在可口可乐开出的“天价”面前选择了“出卖”,进而提出所有的“民族企业家”“如果不把‘产业报国’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而仅仅把个人最大化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那最终也不过是替跨国公司做‘为王前驱’罢了” (3)至于对汇源有什么好处,可以这样理解:第一,可口可乐既然要来,就一定得买本土品牌,为什么?因为可口可乐的酷儿和美汁源都完了,试了两次都大败而归,可口可乐不想再失败第三次。
可口可乐不买汇源,会不会买农夫果园?很难讲。
朱新礼想,与其多一个巨大的竞争对手,不如把自己就卖给他,省的闹心。
第二,朱新礼卖的是汇源的中下游,果林基地和果品加工没卖,也就是说,原材料没卖,朱新礼想致富,所以就少生孩子多种树。
可口可乐卖饮料,朱新礼卖给可口可乐原料,挣的是资源钱。
第三,朱新礼的孩子太多了,丫控制着国内40%的果汁市场,摊子铺的太大,至于是不是烂摊子我不知道,但是我们这里村口的最简陋的小卖部就有汇源果汁卖,朱新礼把一个很大摊子扔给了可口可乐,自己专心种树去了。
这事出乎意料但却也意料之中,是情理之中的。
所以无疑朱新礼的做法又看似是明智的。
我们之所以讨论民族品牌的建设,是因为在今天的市场中,一些跨国品牌和国外的品牌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于是才有了我们对民族品牌的追求。
二:面对民族品牌的逝去,我们又该怎样?1979年8月,中国国务院提出了15项经济改革措施,明确指出要出国开办企业。
同年11月,北京友谊商业服务公司与东京丸一商事株式会社合资。
在日本创办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家海外企业。
中国企业从此走上跨国经营之路,自2005年起,中国企业在政策鼓励下大举进入国际市场。
如今,中国的品牌正在大步走向世界。
但是,其中的艰辛是外人难以想像的。
(4)所以中国企业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创造自己的品牌。
品牌是综合的、立体的、多层次的。
就企业层面而言,品牌包括产品的品牌和公司的品牌。
而对于产业层面,品牌形象则包括产业品牌形象和国家品牌形象。
企业品牌构成产业品牌,而产业品牌又构成国家品牌。
因此,这三个层次的品牌实际上是相互关联,三位一体的。
在提升民族品牌国际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征途中,由于存在诸如经济基础薄弱等各种资源的制约,我们只能选择那些具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对该产业内极具潜力的成长性民族品牌进行重点扶持,构建由主干企业组成的产业品牌立体架构,形成相互呼应协调保护的良性循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顺利转变。
(6)第一:如何进行创新,发现新的机会呢?只有打破界限,进行新颖的组合,才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弱势品牌急需改变的不是产品,而是思路。
惟有改变思路,才能另辟蹊径,脱颖而出。
要善于发现机会,选择高知名度、用户面广的产品是每一位消费者共同的心理取向,这样的选择对于消费者而言投资风险最小。
此时,弱势品牌的产品就处在了劣势,要想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就必须在该产品领域中寻找能够领先的方面,寻找强势的方面,在这方面领先,从而成为赢家。
让我们看一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他并没有发现能量、质量和光速的原理,他只是以一种新奇和有力的方法把这些概念组合到一起。
通过这种方法他观察了别人同样看到的信息,却发现了不同的东西。
爱因斯坦模糊地把这种思考方式称作“拼凑剧”,对他来说这种方式是他的创造思维中必不可少的。
再看达·芬奇,从他的笔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建议要留意许多张美丽面孔最好的部位,而不是只创造你认为是漂亮的一张脸。
《蒙娜丽莎》这幅令人向往的画像,便是他对许多美丽面孔最美的部分观察和结合的结果。
这可能就是崇拜者们从这位妇人的脸上发现多种表情的原因。
这些例子足以说明:虽然你的产品在品牌上处于劣势,但只要你善于发现,并利用一些创新思维的方法,你一定会创造别人所没有的优势。
第二:质量高技术新,保护中国品牌出路所在。
没有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的崛起,何谈国家的经济实力。
日本一位著名人士说过:“日本人的左脸是松下电器,右脸是丰田汽车。
”如何保护我们的民族品牌?李建明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质量和技术方面必须高人一筹。
他举例说,国企广西柳工集团在与跨国公司合作时,在关键技术和海外营销领域一直坚持自己的主导地位;民营通信企业华为公司为了在技术领域保持领先,每年的研发投入都是全国企业中最多的。
在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中,我们的一些民族品牌消失了,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而像联想、海尔这些成功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品牌,代表的就是中国品牌的明天。
首先是我对品牌的认识,我觉得品牌第一是品质,品质里面又有品位,从品质到牌子有一个转换的过程,这就是我们应该怎样根据消费者的心理进行定位。
中国的消费者思维就是崇洋媚外,这就是我们今天探讨这个话题的原因。
一个民族品牌是强大国家的形象,但它的建立需要金融的支持和传媒的支持。
传媒最大的责任就是唤起民族自信心、唤起整个民族对民族品牌的信心。
第三:克服力量薄弱,集中所有的优势。
(1)品牌集中。
建议都统一到雅客这一个品牌上来,其它类别所需要的产品线细分,用副品牌的方式来完成。
(2)品种集中。
为什么贝克汉姆一上场,全世界妇女都喜欢看足球?大家知道,球星是一个市场的号召力。
所以一个球队里面没有球星,一个企业没有一个强势的品类,都不算是成功的。
如果没有一个适合的强势品类,也要创造出来。
弱势品牌必须是产品创新和打品牌同时进行,成功的胜算才大。
因为在任何一个品类诞生的时候都会诞生一个品类的领袖。
实在无法进行产品创新的时候,也要进行产品的概念创新。
(3)媒体集中。
在经济实力不强的情况下,集中火力,选择领袖气质的媒体。
谁是最有领袖气质的媒体?当然就是央视。
过去雅客也做广告,但比较分散,各个地级城市和卫视也在做。
现在把所有的钱都投入到央视做广告。
在尚未成熟的行业,在没有形成品牌垄断的行业里,弱势品牌一样也有机会,面对强者的成熟,当企业的资源不如别人的时候,只有速度更快。
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今时代,对市场反应速度的快慢愈来愈明显地影响到成功的几率。
在2003年的非典风暴中,很多企业都发现了板蓝根和抗病毒口服液的庞大市场需求,但最终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从中获得了可观的利润。
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些企业比竞争对手行动迅速的缘故。
作为弱势品牌,如果你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比竞争对手更快地行动和出击,那么机会就可能转瞬即逝。
而且如果你错失了机会,说明你的竞争对手把握住了机会,从而使之变得更加强大。
三:品牌后面带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之所以讨论民族品牌的建设,是因为在今天的市场中,一些跨国品牌和国外的品牌在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于是才有了我们对民族品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