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考研模拟试题简答题
1. 6分
简答如何检验和消除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答:进行对照试验,回收试验,空白试验,校准仪器和用适当的方法对分析结果校正。
2. 什么是基准物质?什么是标准溶液?
能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是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的溶液。
3. 分别简单阐述酸碱滴定指示剂,络合滴定指示剂,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和沉淀滴定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
答:酸碱指示剂变色是随着酸度的变化,指示剂结合或离解出H+,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发生颜色改变;络合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络合前后颜色不同,游离的试剂为一种颜色,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又一种颜色;氧化还原指示剂变色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随氧化还原电位变化的试剂,在氧化态和还原态,结构不同,各有不同颜色,如二苯胺磺酸钠,还原态无色,氧化态紫红色;另一种自身指示剂,如高锰酸钾;还有显色指示剂如I2,与淀粉显兰色。
沉淀滴定指示剂,是根据溶度积大小,在化学计量点被测物质沉淀基本完全后,指示剂与被测离子形成有色沉淀或有色络合物指示终点。
还有吸附指示剂,吸附在沉淀表面后发生颜色变化。
4. 在进行络合滴定时,为什么要加入缓冲溶液控制滴定体系保持一定的pH?
答:络合滴定过程中,随着络合物的生成,不断有H+释放出,使体系酸度增大,会降低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使滴定突跃减小;也会使指示剂变色范围改变,导致测定误差大。
所以,要加入缓冲溶液控制溶液pH;还用于控制金属离子的水解。
5. 吸光光度法中测量条件的选择应注意哪几点?
答:测量波长选具有最大光吸收,干扰最小;吸光度读数在0.2-0.8范围,最好接近0.4343;选择适当参比溶液。
6.什么是准确度?什么是精密度?
答:准确度指分析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精密度指平行测定分析结果间的靠近程度。
7. 10 分
某同学拟用如下实验步骤标定0.02 mol/L Na2S2O3, 请指出其三种错误(或不妥)之处, 并予改正。
称取0.2315 g 分析纯K2Cr2O7, 加适量水溶解后, 加入1 g KI, 然后立即加入淀粉指示剂, 用Na2S2O3滴定至蓝色褪去, 记下消耗Na2S2O3的体积, 计算Na2S2O3浓度。
[Mr(K2Cr2O7)= 294.2]
答:(1) K2Cr2O7试剂含吸附水, 要在120 C 烘约3h。
(2) n(K2Cr2O7): n(Na2S2O3)= 1:6 ,
0.23 g K2Cr2O7耗Na2S2O3体积为:
0.23×6
V(S2O32-)≈───────= 253 (mL)
294×0.02
显然体积太大, 应称约0.25 g K2Cr2O7配在250 mL容量瓶中, 移取25 mL滴定。
(3) 此反应需加酸。
(4) 反应需加盖在暗处放置5min。
(5) 淀粉要在近终点才加入。
8. 8 分
就K2Cr2O7标定Na2S2O3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 为何不采用直接法标定, 而采用间接碘量法标定?
(2) Cr2O72-氧化I-反应为何要加酸, 并加盖在暗处放置5 min, 而用Na2S2O3滴定前又要加蒸馏水稀释? 若到达终点后蓝色又很快出现说明什么? 应如何处理?
答:1. 因为Cr2O72-与S2O32-直接反应无确定计量关系, 产物不仅有S4O62-还有SO42-, 而Cr2O72-与I-以及I2与S2O32-的反应均有确定的计量关系。
2.Cr2O72-是含氧酸盐, 必在酸性中才有足够强的氧化性。
放置是因反应慢。
放于暗处是为避免光催化空气中O2氧化I-。
稀释则是为避免酸度高时空中O2氧化I-,同时使Cr3+绿色变浅, 终点变色明显。
若终点后很快出现蓝色, 说明Cr2O72-氧化I-反应不完全, 应弃去重做。
9. 10 分
今欲测定HCl-FeCl3混合液中两组分的浓度。
试利用EDTA (Na2H2Y) 标准溶液和NaOH 标准溶液来作测定,可以选用酸碱试剂以及缓冲剂和指示剂,但不能选其它标准溶液和试剂。
简要说明分析步骤以及两组分浓度计算式。
答:1. EDTA滴定Fe3+: 移取一定量试液调节pH=2,加热,以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 以EDTA 滴定至紫红→黄。
2. 中和法测总量: 另移取同量试液,加入滴定Fe3+所耗EDTA标准溶液量。
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黄色。
c(EDTA)·V(EDTA)
c(Fe3+) = ─────────
V试液
c(NaOH)·V(NaOH)-2 c(EDTA)·V(EDTA)
c(HCl) = ───────────────────
V试液
10. 8 分
某同学如下配制0.02 mol/L KMnO4溶液, 请指出其错误。
准确称取3.161 g 固体KMnO4, 用煮沸过的去离子水溶解, 转移至1000 mL 容量瓶,
稀释至刻度, 然后用干燥的滤纸过滤。
答(1) KMnO4试剂纯度不高, 不能直接配制, 因此不必准确称量, 也不必用容量瓶。
(2) 试剂与水中含还原物质必须与KMnO4共煮一定时间, 而不是单独煮水。
(3) 滤去MnO2应当采用玻璃砂漏斗抽滤, 用滤纸会引入还原物质,而使KMnO4还原为MnO2, 使KMnO4不稳定。
11. 5 分
利用络合滴定法测定Bi3+,Al3+,Pb2+混合液中三组分浓度,请用简单流程图表明分析过程,指出滴定剂,酸度,必要试剂、条件及指示剂。
答:
EDTA标液Zn2+标液Zn2+标液
↓↓返滴↓
Bi3+BiY
pH=1 加过量EDTA,△NH4F,△
Al3+ ───→Al3+────────→AlY ────→AlF63-
Pb2+二甲酚橙Pb2+pH=5-6,冷滴PbY 冷滴PbY
测Bi 测Al+Pb 测Al
两者之差即Pb
12.吸收光谱曲线和标准曲线的意义是什么?如何绘制这两条曲线?
答:吸收光谱曲线是让不同波长的单色光依次照射到某一吸光物质并测量该物质在每一波长处的吸光度(A)的大小,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做图所得的曲线,叫做吸收光谱曲线。
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曲线形状及最大吸收波长,是物质定性的依据。
标准曲线的是在一定条件下,配制一系列具有不同浓度吸光物质的标准溶液,在确定的波长和光程等条件下,分别测定系列溶液的吸光度,绘制(A-c)所得的曲线,叫做标准曲线。
不同浓度的物质有不同的吸光度是物质定量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