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代人的入党故事

三代人的入党故事

三代人的入党故事篇一:我的入党故事难忘悠悠党情—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仙居实验小学应娇君时间的流逝总能冲淡脑海中的很多记忆,但有些事却历久弥新,永远不能忘怀,就如我的入党故事。

很小的时候,“入党”这个词便占据了我的心灵,爷爷是个老红军,经常讲战斗故事以及无数优秀战士的感人事迹给我听。

在那些故事里,我模糊地感觉中国之所以不断强大,与老一辈革命先烈以及广大党员分不开。

尤其是爷爷牵着我的小手教我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场景让我记忆犹新,我挥舞着稚嫩的小手咿咿呀呀地跟着爷爷学唱这首脍炙人口的红歌,那时候还小,说不出是什么感觉,只觉得思绪随着歌声激昂畅快,懵懂无知的我对党有了最为直观的认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记得大学一年级的时侯,我偶尔看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段至理名言,他说:“人一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是应该这样渡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一事无成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样,在他临死时,就可以说,我将我全部的生命都贡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共产主义!”这句话一直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热血沸腾。

是啊!我该为自己的未来确定目标了,而这个目标就是我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为了实现我的目标,我向党郑重的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大学前两年,自己比较随性而为,成绩很是一般,而发展党员名额与标准异常严格。

在第一次编审年度发展计划的时候,我即被刷,当时特别伤心,曾经一段时间的异常沉沦,意志颇为消极。

后来,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高阳老师找到我,措辞严厉:“不能因为一次入党机会的错失而灰心意冷,党员是一个进步性、先进性的身份,入党意识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时机不成熟,同学们也不会同意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一番话例如醍醐灌顶,让我幡然醒悟。

于是在大三的时候,入党意愿的逐渐强烈让我勤奋的学习,倒逼直追。

大学里的各项测试我都优秀通过,我也积极参加学校里各项活动,提高自己更方面的能力。

在大三下学期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努力准备考研,后来因为在家乡考上了教师所以放弃了考研的选择。

在我的再一次申请下,我又一次参加了大学的党课培训,对党的历史、认识进一步深化。

终于,在大四时我成功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现在我是一名受人尊敬的小学英语教师,我非常珍惜也非常热爱这项事业。

在工作中,我时刻牢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这一句话,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新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上好每一节课。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教师,我要求自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地投身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中去,不断树立现代教育意识,刻苦钻研,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真正地把博大的爱倾注在教学中,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

可以说,对孩子充满爱的每一堂课,都仿佛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近9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的十几个党员,发展到今天的近8000万党员;从一个非常小的党成为执政党,并带领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时刻提醒着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不会有中国今日之成就,这就更加坚定我们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振兴中国的信念和决心!我会时刻牢记着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我会用我毕生的精力投身于教育事业,为共产主义事业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篇二:我的入党故事我的入党故事时光飞逝,大学行将,我也终于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加入了这个伟大的组织,我为之骄傲而自豪。

回首过往,从孩提时代开始,每每想到这个光荣响亮的名字,每每联想到镰刀和锤头的鲜明模样,每每想起共产主义事业的光明前途,总能让我辗转反侧并为之牵肠挂肚,总能让我魂牵梦萦并为之潸然泪下。

自1921年建党至今,将近95载匆匆而过,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的十几名党员发展为现今拥有8000万党员的庞大群体,是什么让其可以经受住历史与人民的考验?从一个非常小的组织成为而今的执政党,并带领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又是什么让他可以充满活力、奋勇向前?我不曾感受党在艰难困苦中挣扎蜕变的日子,但是我知道是百折不挠的精神与知错必改的原则成就了这个政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不会有现今中国的成就,这更让我坚定不移地跟随党的领导,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

其实,纵然有儿时父亲关于党的光辉历程方面的谆谆教诲,真正坚定我入党信念的只是因为我想、我愿。

在2013年9月,我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在班级选举上,我有幸自荐为班级主要负责人,自此我便时刻奔波于学院与同学之间,处理班级事务,学习如何与人交际,学习如何磨平棱角,学习如何在得失之间、在起落之际心如平湖,荣辱不惊,我希望在同学老师们看来我是一个称职的班干部。

自那时起,我就深刻体会到焦裕禄、雷锋同志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人格气质与魅力情怀,这让我想加入党的意愿更加强烈,并且我意识到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将是对我过去学习、工作的方式与态度最有力的认可,并且这也会是我更好提升自己的渠道,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更何况行者是优秀的党员呢。

之后我第一批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立志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虽然看来,太过遥远,但我可以充满底气地讲那时候的想法必为最真诚,最纯粹。

由于我端正的态度与良好的表现,我首先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有资格学习党课来充实我的理论知识,这无疑为我入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一直以身边优秀党员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上踏实勤勉,工作上任劳任怨,终于在大二下学期通过了民意调查,被推选位班内第一位预备党员,这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鞭策,鞭策我在各方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标榜他人。

成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在党组织团结求实,温暖有爱的大家庭中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团结奋斗的快乐,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在党员同志的悉心帮助下,我积极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

我时常关注时事政坛热点,但往往在重大问题上就变得不敏锐,甚至失去了辨别能力,这当然与我浅薄的资历有关,但追根究底还是缺乏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素养。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章规定共产党员义务的第一条。

当时的我并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程度,我清楚的认识自己在哪些方面的不足,因此我积极参与学院党组织安排的各类活动,从“党章的学习测试”到关于“两学一做”的学习交流会等,亦步亦趋,走向成熟。

在考察期间,各式各样的经历都能促使我们成长。

恰逢当时南航徐川同志写了一篇名叫《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文章,当是字字珠玑,言之凿凿。

我在仔细研读之后深有感触。

犹记得从前在组织谈话,我对党内前辈谈及动机是“受党员父亲的熏陶”这类套话,着实让现在的我一阵脸红。

当然,家庭氛围的熏陶的确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是真正影响我们的是信仰和责任。

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的进步,我对自己当初意愿看法可能也在与时俱进,而这种良性循环的思考也陪伴了我整个考察期。

今天,我已然是一名党员,但入党时的种种情景却历久弥新。

曾记得在学生党支部大会全票通过我的入党申请是我是多么的激动,多么的振奋。

曾记得在鲜红的党旗下右手高举头顶,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我是多么的百感交集。

“行百里者半九十”,想要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共产党员,我也必须有始有终踏踏实实学习,兢兢业业工作,无愧于组织培养,无愧于人民重托,做好一名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

唐锦文2016年6月22日篇三:入党的故事难忘悠悠党情—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仙居实验小学应娇君时间的流逝总能冲淡脑海中的很多记忆,但有些事却历久弥新,永远不能忘怀,就如我的入党故事。

很小的时候,“入党”这个词便占据了我的心灵,爷爷是个老红军,经常讲战斗故事以及无数优秀战士的感人事迹给我听。

在那些故事里,我模糊地感觉中国之所以不断强大,与老一辈革命先烈以及广大党员分不开。

尤其是爷爷牵着我的小手教我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场景让我记忆犹新,我挥舞着稚嫩的小手咿咿呀呀地跟着爷爷学唱这首脍炙人口的红歌,那时候还小,说不出是什么感觉,只觉得思绪随着歌声激昂畅快,懵懂无知的我对党有了最为直观的认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记得大学一年级的时侯,我偶尔看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段至理名言,他说:“人一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是应该这样渡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一事无成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样,在他临死时,就可以说,我将我全部的生命都贡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共产主义!”这句话一直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热血沸腾。

是啊!我该为自己的未来确定目标了,而这个目标就是我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为了实现我的目标,我向党郑重的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大学前两年,自己比较随性而为,成绩很是一般,而发展党员名额与标准异常严格。

在第一次编审年度发展计划的时候,我即被刷,当时特别伤心,曾经一段时间的异常沉沦,意志颇为消极。

后来,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高阳老师找到我,措辞严厉:“不能因为一次入党机会的错失而灰心意冷,党员是一个进步性、先进性的身份,入党意识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时机不成熟,同学们也不会同意加入中国共产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近9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的十几个党员,发展到今天的近8000万党员;从一个非常小的党成为执政党,并带领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时刻提醒着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不会有中国今日之成就,这就更加坚定我们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振兴中国的信念和决心!我会时刻牢记着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我会用我毕生的精力投身于教育事业,为共产主义事业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篇二:我的入党故事我的入党故事谈起自己当年的入党经历,王卫红先是沉吟了半晌,才缓缓说道:“其实我的入党经历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都是写申请,然后被批准,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不过,我记得那是2001年11月,自己刚刚从南昌分公司出差开会回去,得知入党申请被批准时,我还是家里兄弟姐妹的头一个,怎么说呢,心里有骄傲,也有责任感。

我爸爸是1962年入党的老党员,得知我入党,他们特别高兴,觉得女儿终于长大了,成熟了。

”王卫红说,他的入党介绍人是金如福,“金老师给了我很多指导,我的入党申请被顺利通过,他功不可没。

” 1978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在那个时候入党,濮存昕坦言自己当时非常自豪,洋溢着一种使命感:“从政委通知我入党申请被批准的那一刻开始,我就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了。

宣誓仪式是在几天后举行的,唱《国际歌》的情景我现在还记得。

其实《国际歌》我平时也常唱,但只有在那一天,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它的内涵和意义。

” 做了十几年的党员,濮存昕说,他时刻以党员的标准鞭策着自己,“我爸妈常常教育我,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