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天津卷作文: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
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宽容大度典故
1、齐桓公用管仲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2、晋文公不计前嫌
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而且是惟一得到周天子正式册封的诸侯盟主。
他之所以能够由一个流浪汉、逃亡者成为霸主,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能听从别人的劝告,正确地处事待人,表现出成大事者应有的大度。
(1)有个叫勃靼的人,曾受晋献公之命,领兵追杀重耳,挥剑砍到过重耳的衣袖。
当重耳回国执政后,这个曾加害过他的勃靼,却前来求见。
重耳不计前嫌,同意接见。
结果从勃靼嘴里得到有人谋划火焚王宫的重要情报。
想想这有多悬,如果他不够大度,很可能难逃此劫,葬身火海,又何言成就霸业?
(2)还有个人叫头须。
头须当初与重耳一同离晋外逃,是一个为重耳掌管财物的小吏。
当重耳再次被追杀时,头须不言不语,把重耳的财物席卷一空,独自私逃而去。
害得重耳在出逃的路上,没吃没喝没盘缠,处境艰难。
重耳终于返国当政,为平息内乱,他杀了几个为首的政敌,为稳定人心,重耳采取了一些宽赦办法,但没能达到让人信服的程度。
在这事关重大的时刻,他听从建议,收留头须,让头须为他驾车,以巡城为名,招摇过市,随后又让头须执掌府库,以示他不念旧恶,可宽容大度待人。
别人由此看到,连头须这样让重耳切齿痛恨的人都既往不咎,自己当然可以安然无祸。
正是由此,人心安定了,流言没有了,局面稳住了。
(3)春秋时期,强国需强军,为适应这一形势,晋文公一再扩军。
但一班旧臣,均年事已高,从而显得三军易得,一帅难求。
这时,有人向他推荐隙缺,说此人堪当大任,堪为重用。
隙缺何人?他系隙芮之子,而隙芮,则是曾图谋放火烧宫的为首分子之一,业已被杀。
依一般之见,仇敌之子,安可用之,这不是引火烧身,后患无穷吗?但由于隙缺的确系难得的人才,重耳不记前嫌,委以重任,尽其才华,以后的事实证明,隙缺为晋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廉颇负荆请罪
当年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大功,拜为上卿,位在大将军廉颇之上。
廉颇自恃功高,很不服气,扬言要羞辱他。
蔺相如听到廉颇的话,常常称病不上朝,不跟廉颇争位。
有时蔺相如坐车外出,碰见廉颇就赶紧避开,门客以为他胆小怕事。
蔺相如说:“秦王那么厉害,我都不怕,难道还怕廉颇。
我是考虑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入侵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
如今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势必削弱抵御外敌的力量。
我之所以躲避廉将军,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啊!”蔺相如这是何等的气量与洒脱啊。
正因如此,廉颇才悔悟,登门“负荆请罪”。
4、韩信不计前嫌
韩信年少时曾在淮阴城里遭受屠夫之子的胯下之辱。
但在受封楚王荣归故里时,韩信不仅不计前嫌,还封其为官。
5、唐太宗与魏征
魏征曾担任太子洗马,在此期间,他屡次给太子李建成提出过许多对付李世民的建议。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后,俘虏了这个有才华的魏征,并当众责问他说:“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间的关系呢?”但魏征坚持不屈,还为李建成没有听从他的忠告、最终败给了李世民而遗憾。
对此,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没有为难他,反而十分赏识和钦佩他的胆识和才干,赦免了他,并任用他为掌管太子文书的管事主簿,后又提升他为谏议大夫和随侍左右参与决策的尚书丞,开始了他一生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时代。
魏征劝谏唐太宗的内容,大到长治久安的军国大计,小到皇帝个人的起居生活,涉及到许多方面,批评的方式无情而严厉,常常使唐太宗打心底里受不了。
魏征死后,唐太宗十分痛心,悲叹道:“用人作镜子,可以看到自己的过错。
现在魏征去世了,使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6、六尺巷
清朝时期,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
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
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
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做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
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张廷玉失去的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换来的确是邻里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7、曼德拉的宽容
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曼德拉,曾因反对南非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27年,在狱中受到狱卒的虐待。
1991年,出狱后的曼德拉依靠巨大的政治声望当选总统,当年看守他的3名前狱方人员应邀参加就职典礼。
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宽宏的精神,让那些残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汗颜得无地自容,也让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
名人论宽容
1、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西汉)刘向
2、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北宋)林逋
3、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中国谚语
4、一味的正直是不够的,还得考虑温厚和宽恕才是。
——(英国)乔叟
5、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场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
——(英国)西德尼·史密斯
6、如果两个人争吵起来,错在那个比较聪明的人。
——(德国)歌德
7、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法国)笛卡尔
8、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法国)雨果
9、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
──(法国)雨果
10、理解一切便宽容一切。
——(法国)罗曼·罗兰
11、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俄罗斯)屠格涅夫
12、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
——(美国)斯特恩
13、困厄时若想得到援助,在平日就应待人以宽。
——(波斯)萨迪
14、宽容是在荆棘里长出来的谷粒。
——(印度)普列姆昌德
15、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黎巴嫩)纪伯伦
具体提两个人物。
第一个,蔡元培的宽容。
何以见得?
第二个,周恩来的宽容。
如何表现?
顺便说一下,周恩来就是“如瓷”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