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区域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区域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经济述评
区域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 南昌大学
王莹
南昌 $$""$& ’
经济与管理学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江西
摘要:产业区域间的转移直接影响着区域间分工格局的形成及变 化, 影响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本文从引发产业转移的动因入 手, 对国内外对产业区域间转移的起因、 转移的模式、 发展趋势及其量 化指标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大体的回顾和陈述,并简要概括了产业区域 间转移所呈现的特点。 关键词: 区域产业转移; 要素流动; 区域经济 PA>Q;74QS F5+ 2.Q+;;+B2-.7= Q;7.>T+; -T 2.@I>Q;2+> 57> Q5+ @2;+4Q 2.T=I+.4+ -. Q5+ T-;,2.B 7.@ 457.B2.B -T Q5+ @2D2>2-. -T =7A-I; U7QQ+;. Q5;-IB5 7;V ,7G2.B 2Q ,-@I=7Q+ 、 -UQ2V +7>( P.@ 2Q 7=>- R-;G> -. Q5+ 2.@I>Q;27= >Q;I4QI;+ , ,2W+ 7.@ IUB;7@+( F52> Q+XQ >Q7;Q+@ R2Q5 Q5+ ;+7>-. T-; Q5+ Q;7.>T+; -T 2.V @I>Q;2+>, Q5+. B7D+ 7 B+.+;7= ;+D2+R -T Q5+ Q5+-;2+> 7A-IQ -;2B2.>、 ,+Q5-@> 7.@ Q;+.@> -T Q52> Q;7.>T+;( YQ 7=>- >Q7Q+@ Q5+ ,72. ,+Q5-@> Q- ZI7.Q2T3 Q5+ 2.@+X>( T74Q-; T=-R>; ;+B2-.7= 1+3R-;@>S Q5+ 2.Q+;;+B2-.7= Q;7.>T+; -T Y.@I>Q;2+>; +4-.-,3
等贸易限制措施造成的市场扭曲, 寡占产业林立,企业为寻求进 一步的发展必须扩展海外势力。 不少西方学者沿着这一方向进行 了研究, 其中有约翰逊 ( 的占有能力理论, 凯夫 :( C-5.>-., &/8" ) 斯 ( )( <7D+>,&/8& ) 用产品的差异性解释了跨国公司的垄断优 势。尼克博克 % E( F( 1.24G+;A-4G+;, &/8$ ’ 提出寡占反应论。 % ’ % J( <( 47>>-. ’ ( 巴克莱 、 卡森 的内部 $ &/0/ ) ?( C( HI4G=+3 化理论用交易成本理论解释跨国公司的形成和运行, 认为由于存 在某些市场失灵, 交易成本增加,以致企业在让渡中间产品的知 识性产品时难以保障其合法权益或不能保障其在这种交易中获 得最大经济效益。因此, 企业通过建立跨国公司将竞争优势内化 为由自己公司生产和经营的产品优势, 这就是跨国公司的形成和 运行的动因。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当企业 % 邓宁 ( C-5. KI..2.B, &/88 ) 拥有无形资产的所有权优势和将这种优势内部化的倾向时, 如果 将这种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与东道国的生产要素结合比在 本国运用更为有利,企业将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由此会实现产业 的国际转移。 除了以上观点外,刘易斯、 普雷维什等发展经济学家从一国 要素供给条件的变化以及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等方面解释了 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缪尔达尔 ( 对区域经 LI..7; J3;@7=, &/M8 ) 济梯度发展理论进行了动态的研究, 提出了极化、 扩散、 回程三种 劳 尔 % 9( N7==,&//$,&//8 ’ 、 效应。威尔斯 % N( F( O+==>,&/#$ ’ 、
坎特威尔 % C( P( <7.QR+==,&//M,&//# ’ 等人从局部技术创新的 角度对产业转移现象进行了分析。产业转移的动因是多方面、 相 互交叉的,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产 业转移的动因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 国内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研究 — 地理空间存在 “ 成长 ! 王先庆 ( &//#)认为,不同经济—— 差” ,不同区域产业主体之间存在相关 “ 利益差 ” ,二者共同构成 “ 产业差 ” 并成为产业转移的基础。 “ 成长差 ” 的存在导致不同区 域间进行无休止的产业升级运动,“ 利益差 ”则是的各类产业总 是向着能获取最大利益的区域转移。 结合浙江 &"M 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报告,研 " 陈建军 ( !""!) 究了特定地区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现象,认为导致企业进行产 业转移决策的主要因素分为两类:市场扩张因素和资源利用因 素。 认为由于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不同地区 # 戴宏伟 ( !""$) 在产业结构方面具有极大的差异性,这种产业梯度与要素禀赋 的差异带动了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与组合以及区域间的经济合 作, 推动产业在区际的转移。 通过研究国际资本流动的区位导向和产业 $ 陈明森 ( !""$) 导向, 一方面, 提出资本流动主要源于地区之间资本的边际收益 率的差异; 另一方面, 又提出资本对区域不同产业的投资选择与
产业区域转移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自发的行为, 是 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 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 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 这是一个包含 国际间与地区间投资与贸易活动的综合性的要素与商品流动过 程,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 是国际间或地区间 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 也是转移国和地区与转移对象国和地 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一、 产业转移的动因 &( 国外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理论研究 认为通过国际分工可以实现本国产 ! 弗农 ( )( *+,-., &/00 ) 业结构的升级, 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国际一体化。他认为工业先 行国在大量出口某产品后,随着生产技术在世界范围的普及, 将 逐渐失去生产和销售该产品的优势地位, 于是将投资转向具有丰 裕劳动力资源或占有地区自然资源优势的国家, 以此来提高其成 本优势, 产品以较低的价格返销本国又将迫使先行国放弃该产品 的生产, 转向新产品的开发。 即随着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 产品生 产将在生产要素丰裕程度不一的国家之间实现转移, 这就带动了 产业的国际间转移。 的“ 边际产业扩张论 ” 认为在 " 小岛清 ( 123-452 1-6,7, &/8# ) 本国的那些已经失去或者将要失去比较优势的 “ 边际产业 ”将会 转移到具有或者潜在具有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国家, 同时经 营资源也将从本国那些失去了比较优势的产业中撤出, 转移到其 他国家的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中。 他以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 内容, 以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 — 俄林的要素禀赋 理论为基础, 揭示了国际间产业转移的动因。 — 金 德 尔 伯 格 % <57;=+> #海默 ( 9( :3,+;, &/0" ’ —— ) ?( 12.@=+A+;B+;, &/0/ 的垄断优势论从微观角度解释了企业为什 么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由于市场不完全, 规模经济和政府的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