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骨肉瘤(Osteosarcoma)-ppt课件
骨肉瘤(Osteosarcoma)-ppt课件
• 生长软骨的长期存在可推迟肿瘤入侵骨髓
-1 0
• 初期常无典型的症状 • 在数周内,病情进展展,疼痛加剧 • 局部皮肤温度增高 • 邻近关节功能障碍,红肿、浅表静脉网状怒张 • 骨质溶解,并发病理骨折。 • 局部淋巴结并不增大和增多 • 体重下降和贫血现象,预示肿瘤开始/已经转移
-1 1
• 对骨肉瘤性质判断最准确的影像学方法。 • 肿瘤扩散-破坏骨质-骨膜隆起-穿破骨膜-
难以确诊
-2 5
-2 6
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 手术治疗 • 化学治疗 • 放射治疗 • 免疫及其他辅助治疗
-2 7
• 保肢术 • 截肢术:高位截肢或关节离断术
-2 8
• 仍是治疗骨肉瘤的重要手段 • 应用于ⅡB期以及Ⅲ期不伴肺外转移的骨肉瘤 • 一经确诊,应尽快实施。 • 优点
• 最大限度地切除原发病灶 • 手术操作简单 • 术后即可尽快施行其他辅助治疗
• 经影像学检查排除远处转移,手术截肢 +化疗
• 约有80%的患者在术后6~12个月发生 肺部转移,这说明骨肉瘤患者在就诊时,
-3 3
• 大剂量MTX7.5 +CF解救疗法可使: 30-40%骨肉瘤患者的肿瘤缩小,5年 以上无瘤生存率约为40%
• 单剂ADM可使: 20~30%患者肿瘤缩小,5年无瘤生
• 12岁以下的患儿
• 瘤段切除+关节固定术 • 化疗 • 骨延长术、Salz(沙氏)旋转截骨重建
术
-3 1
• 根治切除原发病灶-肺转移病灶可 考虑行手术切除
• 转移病例的化疗问题
• 初次术后<1y肺转移,改用其他化疗药物/方案 • 肺转移发生在>1y,沿用以前的化疗方案/药物
-3 2
• 手术结合辅助化疗-单纯的手术治疗, 骨肉瘤的治愈率已有明显提高。
• ⅡB期患者,如化疗反应良好,应从严掌握
-Hale Waihona Puke 9• 骨骼发育已基本趋于成熟,年龄<1 5y
• Enneking外科分期ⅡA期 • 术区组织条件要求:无主要的血管
神经受累、病理性骨折、局部感染 和弥漫性皮肤浸润。 • 能行边缘切除肿瘤 • 保肢重建后,预期功能好于假肢
-3 0
• 瘤段切除术
• 人工假体置换 • 同种异体骨移植 • 复合人工关节移植 • 肿瘤骨灭活再植 • 自体骨移植
-6
• 年龄与性别 • 好发部位 • 症状与体征
-8
• 好发于男性,男与女之比为1.5~2:1 • 75%病例在10~30岁发病
-9
• 在四肢长骨的好发部位为干垢端和骨干旁
• 最常见为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 • 其次为股骨近端,约3/4的骨肉瘤出现在膝或肩 • 再其次为股骨近端,股骨干和骨盆 • 前臂和跗骨不常见
-1 7
• 明确显示骨肉瘤的境界及其扩展情 况
• 发现遗漏的转移或在其他部位的病 灶
-1 8
• 病灶呈圆形,多处分布 • 高密度影,大小不一,密度一致 • 一般并不钙化,偶尔表现为散发的钙化 • CT显示在X线放射影像呈阴性的转移
灶
-1 9
• 大体病理学特征 • 组织病理学特征
-2 0
• 在硬化区则以象牙质样硬固为特征。 • 起源于肿瘤骨的小梁骨结构呈现带状、束状和
标准方法 • 术前化疗,原发病灶手术切除后经静
脉化疗
-3 7
• 肿瘤细胞坏死率达到90%,术后可沿用术前化 疗方案
• 肿瘤细胞坏死率低于90%,术后化疗方案需予 以调整
• 肺转移经联合治疗, 长期无瘤生存率为22%~ 40%
-3 8
• 放疗远没有化疗研究深入 • 骨肉瘤放疗目前仍争议颇多
-3 9
• 病程短,进展快,一经确诊,自然病程 <10m
• 肿瘤可在数日内因肿瘤出血明显增大膨 出
• 血行转移至肺,晚期可骨转移,内脏转 移者少
• 局部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者非常罕见
-4 0
• 又称出血性骨肉瘤 • 属高度恶性骨肿瘤 • 发病约占骨肉瘤的5%
-4 1
• 其发病与典型骨肉瘤在性别和 年 龄方面并无差别
-1
许建波 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云南省肿瘤医院
-2
• 起源
• 于未分化的骨纤维组织 • 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形成骨组织
及其骨样组织
• 又称为成骨肉瘤
-3
• 占原发性骨肿瘤16.79% , • 占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首位(40.51%)
-4
-5
• 是最常发生在骨的原发性恶性肿瘤 • 起源于骨内,由产生骨质的间质细胞生成 • 肿瘤骨较多 • 偶见肿瘤骨稀疏及散发
新生骨/骨样组织 • 关联因素:年龄、肿瘤部位、生长速度、发展
方式及新生骨情况
-1 2
• 骨内局部性的改变,溶骨改变/混合 性改变/硬化(成骨)影像。
• 骨膜反应,一般均呈薄层或分层改 变,或伴有小的放射样骨针。
-1 3
• 骨皮质被破坏并多处穿破 • 软组织内肿瘤性肿块 • 阳光射线影像 • 高度不透过放射线的结节
• 病灶常起源于骨干,侵犯干垢端 • 以股骨远端、胫骨、肱骨、腓骨、
肩肿骨及骨盆常见 • 本病进展迅速 • 病理骨折较典型骨肉瘤多
存率也约为40%
-3 4
• 多药联合化疗较单剂药物化疗更为有效
• 大剂量 MTX+CF解救合并阿霉素的联合化 疗方案5年生存率达59%
• 顺铂、博来霉素、环磷酸胺和更生霉素也是 常用药物,可提高化疗效果
• 多药联合配伍方案相继出台
-3 5
• 术后静脉途径给药
-3 6
• 1982年,由Rosen提出 1990年以来,已成为治疗骨肉瘤的
厚密的网状。 • 肿瘤组织具有侵袭性 • 当生长软骨仍然存在时,往往不致被肿瘤穿破
-2 1
-2 2
• 早期出现贫血及白细胞升高 • 碱性磷酸酶增高
• 切除肿瘤后,碱性磷酸酶可立即降低 • 复发或转移,碱性磷酸酶再次增高
-2 3
• 严格遵循 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三结合的原 则
-2 4
• 一般均可经套管穿刺活进、检而确诊。 • 并非所有的骨肉瘤的放射线影像均典型 • 组织学表现特殊,个别情况下,病理也
和分支状影像。 • Codman三角 • 洋葱皮样改变
-1 4
• 了解肿瘤在软组织中扩展的情况 • 与大血管或重要脏器的关系 • 对关节组织和关节腔的侵犯
诊断--手术--预后
-1 5
• 检测肿瘤在松质骨和循骨髓腔扩展情况 • 显示遗漏的肿瘤转移 • 了解肿瘤与其周围软组织关系
-1 6
• 显示由于肿瘤性栓塞所致的静脉梗阻 • 肿瘤血供和滋养血管分布情况 • 常可见到“血池”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