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外骨肉瘤ppt课件

骨外骨肉瘤ppt课件

◆ MRI检查显示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 像呈高,低信号混合,但主要为高信号改 变,提示肿瘤有出血、坏死及囊性变。
◆ 骨外骨肉瘤的转移性播散和局部复发很常 见。90%以上发生转移或局部再发,转移 性播散最常见的部位是肺
组织学特点
◆ 巨检:多数肿瘤直径为5~10 cm,可有假包膜或 无包膜,部分病例边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质 地多较硬,切面呈颗粒状、灰白色,常有多灶性 出血和黄色坏死区。
总结
◆ 总之:骨外骨肉瘤的诊断要点是 :
◆ ①发生于除骨外的器官或软组织,不附于骨 或骨膜;
◆ ②多具有一致的骨肉瘤影像及病理表现: ◆ ③产生骨样和/或软骨样基质特点的肿瘤; ◆ ④血清AKP高于正常水平; ◆ ⑤影像学上病灶内骨化或者钙化。 ◆ 最终确诊需要临床病史、影像学表现、实验
室检查及病理检查相结合
◆ (3)产生骨样和(或)软骨样基质特点的肿瘤, 必要时结合免疫组化有利于诊断。
鉴别诊断
◆ 骨化性肌炎:有明 确的创伤史,主要 发生于软组织内孤 立、界限清楚的肿 块 。在软组织内逐 渐出现程度不同的 骨化,与骨肉瘤不 同的是骨化自外周 向中央发展。
骨旁骨肉瘤
女性多见,常侵犯干骺端。 肿瘤以宽基底附着于骨皮 质,常呈分叶状。瘤体突 向周围软组织,与周围组织 分界清楚,在肿瘤与母体骨 之间可见一特征性透亮线, 肿瘤增大后,此间隙逐渐 消失,肿块内部常有钙化、 骨化;晚期邻近的骨皮质 及髓腔均可被侵犯,受侵 犯的骨皮质可增厚,但骨 膜反应少见。
临床表现15%病例发生于先前 遭受创伤或射线照射的部位。此瘤病程可为 数周或数月不等。肿瘤大多位于深层肌肉内, 但亦可位于浅表真皮或皮下。实验室检查多 在正常范围内,但血清碱性磷酸酶在出现转 移灶时可升高。
影像表现
◆ X线、CT及MRI检查显示软组织块影伴 有点状或大量钙化及骨化,骨无受累。
◆ 镜检:与发生于骨内的骨肉瘤相似,以产生肿瘤 性的骨样组织、骨组织和软骨组织为特征,诊断 要点在于找到肿瘤性成骨及骨样组织,其中骨样 组织多呈纤细的网格状或花边状。
◆ 骨外骨肉瘤的最终诊断必须有明确的病理 学依据,须符合下列条件:
◆ (1)发生于软组织而不附着于骨或骨膜; (2)具有单一的骨肉瘤图像(排除混合性恶性 间质肿瘤);
◆ 皮质旁软骨肉瘤 :
◆ 起源于皮质外部,肿 块周围可见厚层纤维 性假包膜,与骨外膜 延续 ,其内可出现 “爆米花”样、弧形 和环形软骨源性肿瘤 的特征性的钙化,部 分病灶可只出现斑块 状钙化或骨化影, 骨皮质增厚、毛糙, 外缘可呈“蝶形”改 变
◆ 软组织中可发生骨化的肉瘤:如恶性纤维组 织细胞瘤、滑膜肉瘤、上皮样肉瘤,化生骨 仅见于少部分区域,而且分化良好,结合组 织形态学特征 ,可帮助诊断。
骨外骨肉瘤
骨外骨肉瘤(extra skeletal osteo sarcoma, ESOS)是一种原发于软组织的骨肉瘤,是非常 罕见的恶性间叶性肿瘤。在所有骨肉瘤中比例 不足4%,约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1.2%,
ESOS多见于40岁以上年龄患者,发病年龄 16~87岁,平均54.6岁,男性略较女性多见。 分布较为广泛,以四肢多见,尤其是大腿肌肉 内,腹膜后也较常见,其次为臀部及肩部大肌 群,少数病例可发生于腹腔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