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令狐采学河图洛书是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
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追源至此。
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形意墓,距今约6500多年。
墓中用贝壳摆绘的青龙、白虎图像栩栩如生,与近代几乎没有不同,河图四象、28宿俱全。
其安插形意,上合天星,下合地理,且埋葬时已知后人会开掘。
同年出土的安徽含山龟腹玉片,则为洛书图像,距今约5000多年。
可知那时人们已精通天地物理、河图、洛书之数了。
据专家考证,形意墓中之星象图可上合二万五千年前。
这说明邵庸等先哲认为“河图、洛书乃上古星图”,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的。
1、河图由来相传在上古宓羲氏时,宓羲氏教民“结绳为网以渔”,养蓄家畜,增进了生产的成长,改良了人们的生存生活条件。
因此,祥瑞迭兴,天授神物。
七八千年前的某一天,宓羲沿黄河检查民情,在今天洛阳西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边,他忽然发明在湍流的河水中,有一种龙背马身的神兽,生有双翼,高八尺五寸,身批龙鳞,凌波踏水,如履平地,背负图点,由黄河进入图河(今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送庄乡境内),游弋于图河之中的马头龙身的神兽——龙马凌波而驰。
龙马奇异,头似龙,身若马,有龙鳞,赤纹绿色,踏水而行。
宓羲心惊,再仔细观之,更见龙马背负图点,神光迭现。
宓羲年夜喜,以为龙马降临,必有天书神授。
于是,他紧随龙马,由黄河进入图河。
待宓羲追上时,龙马倒显得很是温顺。
宓羲用草绳系之,拴龙马于树桩之上,此后观察其体态,摩其皮毛,竟发明其背上卷毛形成多个较为规则的旋涡。
是龙马把身上的旋毛酿成一块玉版献给了宓羲,宓羲心中奇怪,认为其中必有奇妙。
于是他依龙马旋涡排列方位的图点绘制了图形。
这个图形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龙马背负河图”。
“河图”,或曰“八卦”。
2、河图内容《系辞传》曰:河出图,洛出版,圣人则之。
又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此所以成变更而行鬼神也。
此河图之数也。
河图也称为马图。
河图中的十个数即为天地之数,故这十个数为先天之数。
其中双数为阳,为天数;偶数为阴,为地数。
这十个数与方位对应,既为: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
这十个数再与五行对应,即为万物生成之数。
口诀: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所以,一为水之生数,六为水之成数;二为火之生数,七为火之成数;三为木之生数,八为木之成数;四为金之生数,九为金之成数;五为土之生数,十为土之成数。
在这五对数中,若生数为阳,则成数为阴;若生数为阴,则成数为阳。
万物有生数,当生之时方能生;万物有成数,能成之时方能成。
阴阳和合,才可生成万物,所以,万物生存皆有其数也。
取其中五个生数,即一为水,二为火,三为木,四为金,五为土。
其中一、三、五为阳数,其合为九,亦合于阳数之极为九,即八卦中的阳爻为九;二、四为阴数,其合为六,亦合于阴数之中为六,即八卦中的阴爻为六。
这也说明,为何八卦中的阳爻取九、阴爻取六。
此阴阳生数之合,即九与六合为十五。
十五又称为小衍之数。
综合五行方位:北为水,一、六位于北;南为火,二、七位于南;东为木,三、八位于东;西为金,四、九位于西;中为土,五、十位于中。
1、洛书起源传说年夜禹治水的举动感动了神龟,禹治水来到洛河(今洛阳洛宁长水境内)见神龟负文(驮着背上的洛书来到洛河边,把洛书献给年夜禹)列于背,有数自一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畴。
《册府元龟*帝王部》也说“夏禹即天子位,雒出龟书,六十五字,是为洪范,此所谓雒出版者也”。
这是说,年夜禹因治水有功,有德于天下,故万民称誉,上天赐瑞。
洛河入迷龟,龟长1.2尺,背负玉版,上刻洛书。
龟背上有65个赤文篆字。
年夜禹从洛书中悟出治理天下的九类年夜法,治服了洪水,划天下为九洲进行治理。
又依此定九章年夜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版,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今天,在传说中年夜禹发明洛书的洛宁长水西街仍存有两碑一井,一碑古朴浑厚,风化班驳,年代已无从考证,而今只能看到一“洛”字,据看护的老汉讲,此碑乃洛书出处的现存最早物证。
另一碑比较完好,是清朝雍正时期旧物。
2、洛书内容洛书也称为龟书。
关于洛书有两个口诀:其一为洛书方位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十居中。
即,龟头为九,居上,亦为南,亦为火;龟尾为一,居下,亦为北,亦为水等。
洛书数即为九宫数,亦为后天八卦数,或称文王八卦数。
这就是第二个口诀: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十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九宫中,包含中宫共九个方位,请初学者对比洛书图辨晰。
历史上有很多诗人赞河图洛书:唐代诗人李矫在《咏洛》诗中有:“神龟方锡瑞,绿字重来臻”之句,歌颂洛龟负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光明。
龟书,可能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甲骨文”。
北宋王安石说:“图必出于河,而洛不谓之图。
书必出于洛,而河不谓之书者,我知之矣。
图以示天道,书以示人道故也。
盖通于天者,河而图者以象言也,成象之谓天,故龙负之,而其出在于河。
龙善变,而尚变者天道也。
中于地者,以法言也,效法之谓人,故使龟负之,而其出在洛。
龟善占,而尚占者人道也。
此天地自然之意,而圣人于《易》所以则之者也。
”(《河图洛书义》宋•王安石)古人曰:河图洛书,经纬天下。
河图洛书,在中华文化成长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河图洛书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渊源。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华夏文明之源,作为华夏之源的河图洛书,同样来自神秘的水底世界,河图从黄河的波澜中跃出献给世人。
河图洛书是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创作创造出来的,但绘有河图、洛书的物以及这些图的真实用途却未能流传下来。
直到宋代,一些研究《周易》的著作中才呈现各种图式。
而这些图式在上古时代是否存在,它们在上古时代的真正用途是什么,至今仍是一个千古难解之谜。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被认为是河洛文化、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
一、河图之象河图用十个黑白园点暗示阴阳、五行、四象,其图为四方形。
如下:南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暗示玄武星象,五行为水。
西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暗示青龙星象,五行为木。
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暗示朱雀星象,五行为火。
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暗示白虎星象,五行为金。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暗示时空奇点,五行为土。
(其中,双数为白点为阳,双数为黑点为阴。
四象之中,每象各统领七个星宿,共28宿。
)以上为《河图》。
其中四象,按古人座北朝南的方位为正位就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也是我们平常说的风水象形之源。
)二、河图之数天地之数:河图共有10个数,1、2、3、4、5、6、7、8、9、10。
其中1、3、5、7、9为阳,2、4、6、8、10为阴。
阳数相加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加共为55数。
所以古人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数为55,“以成变更而行鬼神也”。
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罢了。
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奇妙;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即是十五,十分奇妙。
对此,中外学者长期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
《周易》和《洪范》两书,在中华文化成长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渊源的河图洛书,更有其深远的影响。
河图之象、之数、之理、至简至易,又深邃无穷。
河图洛书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魔方,河图洛书通过点数的奇妙组合,把天文地理和人世间的万事万物结合起来,是天人合一思想观念的体现。
《老子》第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指的是宇宙的气体,“一”是指宇宙间混沌未开的元气,“二”是指由元气分化而成的阴、阳二气,“三”是指由阴、阳二气交合变更而成的事物,这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观。
河图洛书反应了西方天人合一思想的哲学精髓,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人文之祖”——河图洛书洛书图中纵向、横向、斜向的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字之和皆即是十五,这是世界上最早呈现的魔方。
特别是易卦的阳爻称九、阴爻称六,九六之和正好是十五。
《易纬•乾凿度》云:“《易》一阴一阳和而十五之谓道。
”这使洛书十五之数更为人们所推崇,成为我国古代国都的规划模式,例如洛阳东周王城南北七里、工具八里,汉魏洛阳城南北九里、工具六里,它们的长度之和皆为十五里。
西汉长安城和隋唐洛阳城都是“经纬各长十五里”的方形结构。
北魏洛阳城、隋唐长安城的南北长皆为十五里。
这是历代统治者为了达到国泰民安、社稷兴盛之目的,以河洛数理作为国都制度之规范,取其法天则地、阴阳调和、吉祥亨通之义的结果。
河图洛书在没有文字的时代,除语言可以利用外,其余的就只有依靠客观世界了。
我国在文字产生以前,祖先们的记事办法一是用结绳来记事(故宫博物院保管有)。
把一件事记到绳子上不但记事者自己能懂,也应该让其他人看懂,这就要求结绳必须有一定的规则,先按一定的规则把某件事“记录”到绳子上(打结),他人再按这个规则来“阅读”这条结绳上记的事,这样才干达到“记录”和传递信息的目的。
记事办法二是以所在部落(或氏族)为中心,画一个圆,圆心代表部落(或氏族)的中心,圆代表周围的世界人们从日出日落最初先认识了工具两个标的目的,后来又逐渐认识到南北等标的目的。
与老子同时代的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也提出数是万物根源的著名哲学观点。
他认为1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1形成点,2形成线,3形成面,4形成体,体形成万物。
老子和毕达哥拉斯是同时代的人,都提出了数是万物根源的原理,工具方的两位学者“心灵相通”。
河图洛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数学家华罗庚曾指出:河洛图“可能作为我们‘地球文明’和另一个星球交流的媒介”。
由此可见河图洛书在人类文明史中的价值。
《河图•洛书》先秦典籍中只有文字记载而无图案,后世从其点线图呈现之日,便争议不竭,今天史学家们仍在争论,千年的河图洛书之谜依然难以获得真正的昭示天下。
河图洛书的根来源根基理是什么?黑点连接的数字代表阴,白点连接的代表阳。
河图的空间,只存在上、下、左、右、中的概念,河图主要体现的是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
1阳与6阴是一个组合,代表水的特性;2阴与7阳是一个组合,代表火的特性;3阳与8阴是一个组合,代表木的特性;4阴与9阳是一个组合,代表火的特性;5阳与10阴是一个组合,代表土的特性;这些数字组合中明显存在着+5的联系,也标明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