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制度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制度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制度
签发人:
1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定义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具体组织施工的实施性文件,是月计划和工程技
术交底的依据,以下简称“施组”。

2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国家现行和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及交付使用期限。

(2)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政策、技术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操作规程,采用施工技术的先进性、针对性、适用性和经济合
理性相结合,体现技术先进、组织严密、管理科学和经济合理,同时内容简要、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图文并茂和醒目易懂。

(3)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做好技术、物资资源、劳动力、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现场的施工准备工作。

(4)必须采用网络计划技术、计划协调技术和系统分析方法安排施工进度。

积极开发计算机的推广和应用。

合理安排季节性施工的工程项目,保证施工活
动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5)结合现场及项目部实际情况,开展方案对比,选择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顺序、施工流向、施工方法,劳动组织,技术组织措施等。

(6)尽量减少临时设施,采用动态管理等方法,合理储存物资,减少物资运输量,科学地不止施工平面图,减少施工用地,做到文明施工。

(7)执行《计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加强计量器具、数据管理,使用法定的计量符号、单位。

3工作程序
3.1编制时间
工程中标后,项目经理部收到经营部转交的投标书及有关资料以及顾客提
交的施工设计图后,即可组织编制“施组”。

工程中标签订合同后组织编制,工程开工前完成审批发放。

最晚必须在开工后一个月内完成并上报。

3.2施组审核管理
(1)“施组”由工程部组织设物部、安质部等相关部门初审,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同时填写“施组”审批意见表。

(2)项目经理部必须按“施组审批意见表”进行完善工作。

以电子文档形式先报公司初审意见修正后,再报送监理审批。

(3)项目当有业主要求,需要进行集团公司审批程序时,项目经理部上报公司审批时间应提前至少25个工作日。

(4)“施组”经逐级审批后由项目经理部负责实施。

3.3调整与修改
由于工程的设计变更,施工条件、投资计划及其他一些因素发生变化不能保证按原“施组”实施时,由工程部列明调整原因、调整内容和方案,拟制人和项总工签字后提出书面申请报处工程部,工程部组织安质部、设物部等部门汇审后,报处总工程师批准。

“补充施组”的审核、发放、实施同“施组”,还应注意:
(1)“施组”规定的安全、质量目标不变。

(2)不可违反原合同和补充合同的规定。

(3)不可违反现行的“标准”和“规范”。

(4)不得盲目抢工期,忽视安全和质量。

(5)工序繁多、技术复杂的工程,宜采用网络技术进行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找到关键问题进行调整。

4施组执行情况的检查
严格落实施组各项内容。

工程部定期(按季度或半年度)检查施组落实情况,并进行奖罚。

5施组的格式要求
5.1编制的一般要求
5.1.1“施组”应形式简单、内容全面,以文字说明为主,图表为辅,文字表达准确,言简意赅,图表尺寸详实。

5.1.2重点突出,具有可操作性。

5.1.3施工方案要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5.1.4工期安排应结合施工条件,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经济、高效的
前提下,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安排进度,防止盲目为了按合同工期或提前完成
而倒排工期。

5.1.5组织连续均衡施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取大平行、小流水作业。

5.1.6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减轻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

5.1.7使用先进网络技术等手段。

5.1.8贯彻执行施工技术和施工安全规范,进行标准化作业。

5.1.9技术复杂、工艺新的施工项目,应组织专题研讨和咨询。

5.1.10考虑施工期间的季节、气候等变化因素。

5.1.11明确本项目的质量目标、质量计划、质量保证和安全目标、安全保证措施、环保及水保措施。

5.1.12明确本项目中成品的防护措施。

5.1.13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原“施组”不能满足或不符合工程要求时,可在一定的原则下补充和更改“施组"。

5.1.14文件尺寸:297mm×210mm/420mm,图表可以是复印的,也可以是蓝图。

5.2编制依据
5.2.1合同文件,设计文件(施工设计图纸),与顾客往来的技术文件、质量文件;
5.2.2合同确定的工期,合同文件中的“技术规范”、行业技术规范;
5.2.3国家、省(部)级、地方政府建设行业主管部门现行有关施工和技术规定;
5.2.4适用的“劳、材、机”定额;
5.2.5施工调查中的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气象等)和技术经济条件(资源、交通、电力、通讯等)资料。

5.3编制原则
5.3.1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及相关的工程施工规范、规定等;
5.3.2按照基本建设施工程序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期;
5.3.3贯彻技术与经济统一、科技优先的原则,积极采用适合工程的新技
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机械化、工厂化、装配化水平,以提高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5.3.4发挥专业优势,组织文明施工、科学施工、均衡生产,按经济规律搞好企业管理;
5.3.5符合国家环境、水土资源、文物保护及节能的要求。

5.4编制内容
应提出具体的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配备与安排计划,符合实际的进度安排,具体的适合于实际的施工方法与关键工艺流程,具体的施工技术与保证安全、质量的措施,应附加具体的图、表以及说明,对重要的指标、数据要进行必要的分析计算。

5.4.1文字说明
⑴编制说明(编制依据、编制原则)
⑵工程概况、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工程概况应包括如下内容:
a)全标段工程组成及设计概况
b)重点、控制工程的简要设计说明及参数
c)主要工程数量
d)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e)工程环境和施工条件
⑶施工总体部署
a)施工管理目标
b)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责
c)总体施工方案、施工顺序
⑷施工准备与临时工程
施工便道、生产生活场地及设施、临时供水、供电、供风设施、临时通信、弃碴场地等临时工程。

⑸进度计划(总进度计划、节点工期计划)
⑹资源计划(人力资源、机械设备、料具、材料、测量、量测、检验试验仪器计划等)
⑺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与方法
a)施工顺序
b)施工方法
c)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
d)环境保护内容及方法
e)本项目参建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状况分析与保护
⑻施工保证措施
针对工程项目的特点,制定项目实施的目标和措施。

应包括:
a)质量目标、创优规划及保证措施
b)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和保证措施
c)工期目标和保证措施
d)成本目标和保证措施
e)环境因素评价、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f)文明施工措施、季节施工措施
⑼技术培训等其他文字说明
⑽合同/顾客要求的其他内容
5.4.2图纸
⑴施工总平面、纵、横断面图(含地质纵断面图);
⑵施工进度图;
⑶施工大、小临时工程平面布置图(含水、电、交通、通讯);
⑷重要分部工程的施工场地布置图;
⑸施工组织机构图;
⑹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图以及关键工序和工艺流程图;
⑺必要的施工设计(如临时承重结构设计、隧道控制爆破、通风、排水设计、隧道辅助坑道、出碴进料提升设计等等);
⑻其他必要的图纸。

5.4.3表格
⑴工程量汇总表;
⑵管理人员配备表、作业人员配备表、劳动力计划;
⑶主要材料数量表
⑷拟投入的机械设备配备表和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表;
⑸量测、检验、测量、试验设备仪器配备表;
⑹临时工程数量表
⑺其他必要的表格。

公司工程部
2009年7月15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