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文学发展概况
秦文君
她的创作以《男生贾里全传》为代 表。秦文君追求的是“感动当下”,感 动我们今天的少年儿童,以直接表现当 下少儿的生活为切入点。秦文君的小说 更多的是展现了八九十年代少年儿童的 生存状态与价值观、理想观、审美观, 展现他们校园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内容, 因而容易受到小读者的认同。
董宏猷
董宏猷的代表作《一百个中国 孩子的梦》实际上是跨文体写作, 他以小说为基调,引入诗化的语言、 散文化的结构,甚至散文诗的意境、 纪实文学报告文学的叙事风格。他 的创作可以说是开创了儿童文学一 种新的风格。
第一代 开局大手笔 第二代 关注民族生存 第三代 历经坎坷 第四代 回归儿童 第五代 中国儿童文学的希望
第一代作家,主要活跃在中国儿童文学 产生之初的“五四”前后与二三十年代。 代表作家:周作人、叶圣陶、谢冰心、 茅盾、郑振铎、赵景深等。 比较经典的作品有以叶圣陶《稻草人》 为代表的童话创作,以冰心《寄小读者》 为代表的散文创作,并且在儿童诗、小 说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多的探索和实践,
曹文轩
曹文轩追求的是文学的永恒,反对咀 嚼庸常的人生,反对平庸。他以优雅的文 学姿态,优美的文学语言,忧郁悲情的人 文关怀来表现儿童世界,代表作是他的 《草房子》、《红瓦》、《根鸟》等成长 小说三部曲。 曹文轩的小说没有刻意展现我们当下儿 童生活,而是描写已经远离我们的那种童 年景观,所有的意境都有一种温情的色彩, 寄寓着作家的理想主义。
班马
班马的创作也颇值得玩味,他的早 期作品如《鱼幻》,写得比较感性、主 观主义,作家理念化的东西比较多。但 他以后的小说,如《六年级大逃亡》、 《玩水》等,在表现儿童情趣、儿童精 神尤其是在“儿童性”方面,可以说是 酣畅淋漓,地道纯熟,无人可及。
“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
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也在不断求 变。最初他追求动物与人的关系, 通过动物世界来表现人生,后来演 变为深入到动物世界的生存本质与 丛林法则中去,力求写出真正的 “动物”小说。
第三代作家的主要创作时段是在五六十年代 以及“文革”以后,这代作家现在已经步入 老年。 代表作家:叶君健、鲁兵、洪汛涛、任大星、 任大霖、任溶溶、葛翠琳、柯岩、黄庆云、 刘真、圣野、田地、萧平、邱勋、胡景芳、 刘厚明、金波、孙幼军等
他们的创作题材大多受制于当时具体的成人社会所 开展的各项中心运动的影响,有的作家自觉不自觉地把 文学创作与中心运动捆绑在一起;也有的作家有自己比 较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如叶君健小说的异国题 材,任大星、任大霖小说的浙东乡土风情,葛翠琳童话 的民间抒情,柯岩儿童诗的童心童趣,尤其是金波与孙 幼军,他们在童话、儿童诗的美学品格和诗艺形式方面 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已为当代儿童文学的艺术自觉提供 了新鲜经验。 这一代作家的创作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民族形式的继 承和加工,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洪汛涛的童话《神笔马 良》,人们可以感受到民间童话的传均出生 在六七十年代,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前一代 已经截然不同,是在一个安定和开放的社 会环境当中,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传媒多 样化的环境中长大的。 代表作家:杨红樱、汤素兰、徐鲁、祁智、 保冬妮、玉清、彭学军、薛涛、杨鹏、安 武林、张洁、殷健灵、谢倩霓、葛竞、钟 代华、罗英等
第四代就是80年代成长起来的那批作 家。 代表作家:曹文轩、秦文君、张之路、 班马、沈石溪、董宏猷、孙云晓、高 洪波、彭懿、刘健屏、赵冰波、金曾 豪、常新港、周锐、刘海栖、郑渊洁、 郑春华等。
他们的创作实践曾经历了“三个回归”: 第一个阶段是回归文学,这实际上是对“教 育儿童的文学”的不满意(“教育儿童的文 学”脱离了文学的本质,把文学当成教育儿 童的工具);第二个回归是回归儿童、回归 儿童本位。这一代作家的创作兴奋点比较集 中于关心儿童的现实,关心文学作品如何参 与少年儿童精神生命的成长,所以他们的作 品提出的基本上都是关于儿童自身世界的问 题,儿童今天的生存现状、儿童的发展、儿 童的成长等。第三个回归就是回归作家的艺 术个性。
专攻幼儿文学的郑春华
她创作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已经 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郑春华创造了一个幼儿文学的典型形象, 她写出了幼儿真正的天趣、童真,细腻 地传神地好玩地刻绘幼儿在现代家庭生 活中的亲情和温情、成长与感动,同时 还塑造了小头爸爸、围裙妈妈、隔壁大 大叔等同样可亲可爱幽默快乐的成人形 象。
开创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局面: 引入新的观念,比如儿童本位论;创 造新的文体,比如艺术童话、儿童小 说、儿童诗;尤其重要的是贡献出了 就整个20世纪来说都是比较经典性的 文学作品,同时开辟了“直面人生”、 帮助儿童“认识人生”的中国儿童文 学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第二代作家,生活在三四十年代这样一个动荡、 战争的环境中,经历了三四十年代的革命与救亡, 他们的创作一直延续到1949年以后。 代表作家:张天翼、陈伯吹、严文井、金近、贺 宜、郭风等。 一方面继承了第一代作家所开辟的现实主义的儿 童文学道路,另一方面又直接切入了当时中国的 社会形态和革命救亡等时代问题,他们的创作把 现实主义更深化了。假如说第一代作家还是比较 多地关注人类共同性的人生人性问题的话,那么 第二代则是具体关注中华民族的生存现状以及时 代所提出的当下性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