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学-城市轨道交通结课论文

建筑学-城市轨道交通结课论文

中国矿业大学城市道路交通
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简析学生:蒋铭舒
指导教师:齐燕军
学院: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学
班级:建筑学09-2班
学号:02090754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简析
摘要: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分析,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的作用和地位,并通过对轨道交通的认识展望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发展。

1城市轨道交通的简介。

1.1什么是城市轨道交通
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具有固定线路,铺设固定轨道,配备运输车辆及服务设施等的公共交通设施。

1.2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以其鲜明的特点,占据了在城市公共交通中不可动摇的领先地位。

其特点包括:
⒈城市轨道交通有较大的运输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高密度运转,列车行车时间间隔短,行车速度高,列车编组辆数多而具有较大的运输能力。

⒉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准时性。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在专用行车道上运行,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不产生线路堵塞现象并且不受气候影响,是全天候的交通工具,列车能按运行图运行,具有可信赖的准时性。

⒊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速达性。

与常规公共交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运行在专用行车道上,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车辆有较高的运行速度,有较高的启、制动加速度,多数采用高站台,列车停站时间短,上下车迅速方便,而且换乘方便,从而可以使乘客较快地到达目的地,缩短了出行时间。

⒋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舒适性。

与常规公共交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
由于运行在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的线路上,城市轨道车辆具有较好的运行特性,车辆、车站等装有空调、引导装置、自动售票等直接为乘客服务的设备,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好的乘车条件,其舒适性优于公共电车、公共汽车。

⒌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运行在专用轨道上,没有平交道口,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并且有先进的通讯信号设备,极少发生交通事故。

⒍城市轨道交通能充分利用地下和地上空间。

大城市地面拥挤、土地费用昂贵。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充分利用了地下和地上空间的开发,不占用地面街道,能有效缓解由于汽车大量发展而造成道路拥挤、堵塞,有利于城市空间合理利用,特别有利于缓解大城市中心区过于拥挤的状态,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并能改善城市景观。

⒎城市轨道交通的系统运营费用较低。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主要采用电气牵引,而且轮轨摩擦阻力较小,与公共电车、公共汽车相比节省能源,运营费用较低。

⒏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低污染。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采用电气牵引,与公共汽车相比不产生废气污染。

2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内外的发展现况。

2.1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外的发展现况
目前,世界上机动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大多有比较成熟与完整的轨道交通系统,有些城市的轨道交通运量占城市公交运量的比重达50%以上,有的高达70%,而北京仅占15%。

以下是世界主要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状况:东京:拥有世界大城市中最长的轨道交通线路,全长近2000公里;年运量在100亿人次以上,市郊铁路列车最小运行间隔为2分钟,最大编组为15节,每小时每方向运输能力多达10万人次;近20多年共新建地铁近140公里,总里程达230公里;有7家分布在郊区的私营铁路公司,服务质量优于国有铁路,同时价格较便宜。

伦敦:早已实现客运以轨道交通为主的目标。

地铁共有9条线路,总长408公里,其中167公里在地下;运行间隔为2-2.5分钟,郊区为10分钟,最大编
组为8节;市郊铁路共有650公里,550个车站,市中心有15个终点站,线路呈放射状布置,有的线路直通距市中心40公里以上的新城。

巴黎:其轨道交通包括地铁、轻轨铁路和市郊铁路,承担着全市公共交通70%的运量,另外的30%由市内和郊区汽车承担;有地铁15条,总里程达199公里,是内城公共交通的骨干,乘客徒步5分钟就可到达地铁站;列车最小运行间隔95秒,市郊铁路有16条,长760公里。

纽约:公共交通占总交通量的53%,到内城的客运80%采用包括地铁、市郊铁路和公共汽车在内的大容量交通工具;市区铁路线共有27条,长443公里,所有的车站通宵服务。

莫斯科:拥有一个跨及全市的立体交叉地铁网,总长243公里,140多个车站,由1条环线和8条放射线组成;每天运营20个小时,高峰时列车间隔为75秒,时速41公里,日运量高达800多万人次,居世界之首;客运密度为每公里1400多万人次,高于伦敦、纽约、巴黎。

2.2城市道路交通在国内的发展现况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全国现已有10座城市18条线425公里轨道交通系统投入运营,而在上世纪80年代前,我国轨道交通只有北京的40公里地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开始进入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加速发展阶段。

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大运量、高效率、低污染等优势,迅速成为许多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首要选择,并在我国形成以地铁、城市快速铁路、高架轻轨等为主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目前还有7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正在建设,建设项目总长度400多公里。

据国内1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到2010年,我国计划新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总长度将近1300公里,估计总投资约5000亿元,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城市规划以每年40公里的速度建设轨道交通,如此速度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

除里程增加外,我国的轨道交通也由地铁一种形式向多样化发展,如北京的地铁、大连的快速轻轨、重庆的跨座式单轨、上海的磁悬浮等。

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

由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比较短、经验也不足,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独立自主的城市轨道交通制造产业,很多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通讯
信号、控制等系统,以及盾构等设施、设备都是从不同国家引进的。

标准不同制式不同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可能给建设和运营管理留下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为解决好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建设部将从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方面的法规、政策,继续完善有关安全标准体系、职业安全防护标准等方面加强工作,以进一步促进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合理性、安全性。

3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的地位与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干线,客流运送的大动脉,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

建成运营后,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出行、工作、购物和生活。

城市轨道交通是世界公认的低能耗、少污染的“绿色交通”,是解决“城市病”的一把金钥匙,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建设史上最大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对城市的全局和发展模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建设生态城市,应把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改变为伸开的手掌形模式,而手掌状城市发展的骨架就是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带动城市沿轨道交通廓道的发展,促进城市繁荣,形成郊区卫星城和多个副部中心,从而缓解城市中心人口密集、住房紧张、绿化面积小、空气污染严重等城市通病。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提高市民出行的效率,节省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国际知名的大都市由于轨道交通事业十分发达方便,人们出行很少乘私人车辆,主要依靠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故城市交通秩序井然,市民出行方便、省时。

3发展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解决交通拥堵既提高了城市经济的运行效率,又解决了市民出行难的一大民生难题;城市轨道交通节能环保,节能主要是铁轨摩檫力小,怠车损失少;城市轨道交通节地,地下、地面和空中立体开发,空间利用率高,又利于市区造高楼,容积率高。

人口集中后,空出的土地可绿化或种粮;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准时和舒适,有利于提高出行生活的质量;城市轨道交通有利于社会和谐。

减少了由于交通事故和公交车上人挤人带来的冲突,有利于出行者之间的和睦相处;城市轨道交通有利于刺激经济和技术进步。

轨道交通建设带动面广,技术含量高。

大规模建设有利于降低成本、推动技术进步。

例如可收购兼并国外有关企业或以市场换技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参考文献
[1] 周翊民,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2,;
[2]孙章等,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3] 谭复兴,高伟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九月第一版;
[4] 周翊民,21 世纪全面发展中国的轨道运输,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