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教育专业实习中钢琴教学法的应用

音乐教育专业实习中钢琴教学法的应用

音乐教育专业实习中钢琴教学法的应用钢琴教学法是研究钢琴教学的一门科学,它包含钢琴演奏技巧、钢琴音乐史、音乐教育学等和钢琴相关的综合性学科知识,是音乐
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是学生学习阶段建立知识体系和个人
能力的综合运用。

本文之研究,是针对音乐教育专业毕业实习中采
用的钢琴教学法,在普通中学艺术考生钢琴课程中的教学应用。


琴课应用在普通中学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钢琴演奏个别课、钢琴
作品欣赏课、及声乐伴奏、四手联弹、器乐合奏等艺术实践。

钢琴
个别课一般开设在艺术高中音乐班或非艺术高中的艺术班中,它的
授课目的是学习钢琴基础演奏并为艺考做准备。

钢琴作品欣赏课则
是义务教育阶段中学音乐课的常设内容之一。

本文着重研究的则是
普通高中艺考生的钢琴演奏个别课。

钢琴演奏个别课是学生学习中
接触最多的课程,但学生往往仅有作为接受者的学习经验,较少有
教学实践经验。

多数同学在教学过程中随心所欲,把自己零散的学
习经验视为圭臬并套用在他人身上。

此类现象目前已成趋势,但未
形成不可逆转的局面,本文将针对这一状况探讨如何有针对性地应
用钢琴教学法。

一、教学对象与教学目的
在中学教育实习的过程中,要熟悉并认清教学对象才能与其建
立最基本的互动条件,目前社会各界把本文的教学对象统称为“艺
考生”。

“艺考生”指在高中阶段除了高考,还需参加艺术类招生
考试的学生。

有学者认为目前普通高中内音乐类的“艺考生”主要
有三种情况:一是曾学过音乐,但文化成绩较弱,因升学困难而转
成艺考生;二是没有任何音乐基础,文化成绩较弱,音乐技能培训
从零开始。

三是文化成绩适中且有一定音乐基础,该类考生属能力
较强者,但通常易产生骄傲或浮躁的情绪。

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应根
据教学对象的所属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中学教育实习的周期较短,很难为考生带来突破性的进展,这样的教学过程容易产生倦怠
或盲目的情绪,此时就应掌握清晰的教学目的,让考生在短期的学
习中获得最高的效益。

那么主要目的为:学习规范的钢琴演奏技巧;形成正确地识谱及练琴习惯。

在课堂里中应着重于该两点目标进行
培养,而非针对个别曲目或者拔高性训练。

二、授课计划及备课方案
在实习阶段,授课计划应结合实习指导老师布置的教学内容与
总课时的要求,提前制定,其中需涵盖整个实习周期的总授课计划,以及每一节课的授课计划。

钢琴个别课的备课包含四个步骤:第一,研究乐曲的风格背景;第二,研究乐谱,包含表情术语记号、曲式
结构、和声与调性、分句、节奏;第三,视奏,找到乐曲的难点作
为教学重点;第四,撰写教案,整理教案。

有效利用上课时间。


成这四个步骤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敏锐的判断和对
音乐基础知识的熟悉程度。

授课教案的编写需做到简要且面面俱到,其中应涉及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课后总结。

一份有效的教案需要有整体的结构规划和栏目设计,教师应因
材施教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可包括讲授法、指导法、示范法、练习法等。

而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学生回课、示范讲解、课堂练习、课后总结四个阶段。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需注意要针对性的分布教
学过程的阶段和时间。

三、质量标准
在完成备课后,教师还需明确,一堂合格的钢琴个别课应达到
的质量标准。

这可以从三个标准衡量:教材安排、授课思路和时间
分配。

对于教材的安排,要做到因人制宜、因需制宜。

了解学生自
身的教学需求和学习程度,选择适合学生的作品,尽量坚持四个教
学板块并重:基本技术、练习曲、复调、中外乐曲。

由于学生回课
会有质量上的好坏,所以教师要组织好每节课的教学进程,尤其是
明确每节课的重点,并要让学生明确教师提出的要求、授课重点、
课后需要达到的学习任务。

关于上节提及的教学过程的四阶段,教
师应合理安排其中的时间比例,避免口头讲述太多,直观示范太少;示范太多,学生体验太少;学生演奏太多,教师指导太少等比例失
衡现象。

四、常见问题
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考生会暴露很多问题,一类是考生常年
累月的不良习惯造成的,这类问题需要教师及时指出并与其在校的
专业老师沟通。

另一类属于考生意识上不够重视,经教师点拨便可
改善,本节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列举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识谱中的常见问题1节奏在基础教学中,多数学生易忽
视节奏的准确性,尤其在于节奏型的准确演奏和整首乐曲节拍的稳
定性、一致性两个方面。

节奏把握的常见错误包括学生不重视休止符,转换节奏型时速度出错等。

另外,在练琴时忽略节拍器会使整
首乐曲的节拍恒定性混乱。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强调节奏的
重要性,提醒学生使用节拍器。

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学生没有边
演奏边打节奏的习惯,但演奏至重点难点时却突然开始打节奏,这
样容易造成所演奏作品整体节奏混乱不一致,所以教师应及时指出
并尽量让其养成从头至尾打节奏的习惯。

2音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提前检查学生的谱子,若见学生谱子中用简谱标明音高或圈出所
有黑键音等情况,都是在识谱过程中缺乏音准的准确度。

这样的问
题普遍出现在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当中。

教师需明白这并非帮助学生
提高识谱的技巧,而是未能建立起完整的调性听觉视觉反映,长远
起见会阻碍识谱能力以及大型曲目的掌握度。

所以一经发现此类问
题就应立刻指正。

3指法多数学生存在不按指法演奏的习惯,这将
对于演奏的分句及流畅性造成很大影响。

教师在讲解时需注意不可
强行纠正,而是让其了解指法的重要性,示范说明按指法演奏能取
得的效果。

尤其强调在最初接触曲目的时候采用标准的指法,同时
对学生讲解常见的指法规律。

(二)演奏技巧的常见问题1灵活性欠缺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常
会碰到学生演奏速度不够,若是加速更会导致节奏紊乱、错音的现象。

学生普遍认为是因为自己的手指灵活性不够,但钢琴演奏是一
个需要身体整体参与的运动,灵活性不够的学生,通常都存在不会
运用手腕、手臂僵硬、肩部收拢等问题,从而导致手指无法在琴键
上自如跑动,且演奏时间稍长就会出现酸痛甚至无法坚持下去的状况。

此时教师应科学地讲解及示范,进而配合音阶、琶音等基本练习,让学生慢慢掌握手腕灵活、手臂放松的演奏状态,而不是一味
地追求速度。

2音色缺乏重视大部分学生演奏时的自我要求仅仅停
留在追求速度快、声音大的层次上,对音色的好坏缺乏辨别力。


一些基础较弱学生更会因为器乐是通过演奏动作产生声音,因此把
注意力全放在了研究动作上,而没有耳手并用,用声音来指引动作。

在实习过程,教师要以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钢琴是声音的艺术,追求动听的声音。

课堂上,教师可用不同的动作来演奏相同的乐句
体现音色的差别,然后再剖析动作,引导学生放松肌肉,柔和地触
键以发出悦耳的声音。

(三)练琴方法的常见问题钢琴教学法中常常强调科学练琴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