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构建书香社会

如何构建书香社会

如何构建书香社会
书香社会是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概念,以便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指引的是当代人的价值取向、是社会的发展方向,更是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能量“反应堆”。

我认为倡导建设书香社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中国社会充斥着物质欲求高涨、精神需求萎缩的现象。

建设书香社会,有利于扫涤社会上的浮躁之气,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创造能力。

第二,国民的阅读力反映出社会的精神面貌,也直接关系到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公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社会阅读的普及、书香社会的建设。

第三,全国政协委员吴志明说:“一个好书店温暖一座城市,一片书香提升整个民族的素养。

文化自信离不开崇尚阅读、尊重文化的氛围。


要实现“书香社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我们必须让民众有好书可读,这就要求我们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文学作品。

应大力扶持优秀的文字创作者,逐步放开文化市场,进一步优化书籍的审查、出版、销售等环
节,以激发创作活力;进一步完善我国关于知识产权和著作权的相关法律,以维护版权和著作权拥有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如果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种“软件”,那么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文化中心等基础设施就是推动书香社会建设的“硬件”。

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传统的阅读基础设施,包括城市图书馆、单位阅读室、农家书屋、社区书社等阅读阵地的建设。

逐步推进学校、单位的图书馆对外开放,共享公共图书资源;同时,还可以增加图书馆读书的功能空间,加大自助图书馆的建设力度。

最后,在软硬件齐全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创造人人想读书的社会氛围。

一是广大党员领导及公众人物应带头示范,转变生活方式,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

选拔一些形象正面、有公众影响力的人物来担任“劝读形象大使”,借助“互联网+”的快捷方式传播全民阅读的理念,以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书香社会的建设中来。

二是在读书中融入年轻人喜欢的时尚元素,以期符合青年人的审美心理,让读书成为一种更浪漫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时尚。

一个缺乏阅读精神和书香气息的社会,是功利、浮躁的社会,也是缺乏创新和活力的社会。

少一些饭桌上的觥筹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