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

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

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
李哲浩中医师
上海市乐善源公益服务中心
Health & Illness
现在的您健康吗?
Health & Illness
健康定义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健康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 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细则:
心理健康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躯体健康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官里,丙又代表心。所以,“丙火”又可以叫“心火”。中医所说的”内生邪气“。
分类:
疾病可分为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
Health & Illness
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主要是看在致病因素与机体的抗损伤作用下机体所处的状态来确定。
- 如果机体自稳调节功能运行良好,那么就处于健康状态; - 如果自稳调节功能处于不稳定期,也就是说中医角度说的”未病“,那么就处于亚 健康状态; - 如果自稳调节功能紊乱,那么处于疾病状态。
Health & Illness
常见病的防治 - 糖尿病
糖尿病的诊断
全血 静脉 正常 空腹 负荷后2小时 空腹血糖受损(IFG) 及 空腹 负荷后2小时(如行检测) 糖耐量受损(IGT) 及 空腹(如行检测) 负荷后2小时 空腹 负荷后2小时 <5.6(<100) <6.7(<120) >=5.6(>=100) ~<6.1(<110) <6.7(<120) <6.1(110) >=6.7(>=120)~<10.0(< 180) >=6.1(>=110) >=10.0(>=180) 毛细血管 <5.6(<100) <7.8(<140) >=5.6(>=100)~<6.1(<1 10) <7.8(<140) <6.1(<110) >=7.8(>=140)~<11.1(< 200) >=6.1(>=110) >=11.1(.=200) 静脉 <6.1(<110) <7.8(<140) >=6.1(>=110)~<7.0(<1 26) <7.8(<140) <7.0(<126) >=7.8(>=140)~<11.1(< 200) >=7.0(>=126) >=11.1(.=200) 血糖浓度(mmol/L(mg/dl)) 血浆
右,喝了中药睡着,第二天孩子精神状态良好,没有发热,第二天本来要过来按摩的因为孩子 没有发热所以没有过来,第三天孩子体温35.3度 精神状态良好停止喝中药而治愈。
Health & Illness
常见病的防治 - 高血压I
类别
正常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收缩压(mmHg)
< 120 120~139 >=140 140~159
7 Health & Illnes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危害健康行为

危害健康行为是个体或群体在偏离个人、他人、社会的期望方向上表现的一组 行为。 其主要特点与类型:
特点: 危害性:行为对自身、他人、社会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现存或潜在的危害:如吸烟行为。 明显和稳定性:行为有一定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非偶然发生。 习得性:行为多在后天生活中学到、养成。 类型 不良生活方式:是一组习以为常的、对健康有害的行为习惯,如不良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等。 不良生活方式与肥胖、心血管疾病、早衰、癌症等发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危害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致病性行为模式:导指可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如,A型行为模式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 相关;C型行为模式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等 不良疾病行为:指在个人从感知到自身患病到疾病康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利健康的行为。不良 疾病行为的常见表现:疑病、瞒病、恐病、讳疾忌医、不及时就诊、不遵从医嘱、求神拜佛、自暴 自弃等。 违规行为:指违反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并危害健康的行为,如药物滥用、性乱等。违规行为既直接 危害行为者个人健康,又严重影响社会健康。
糖尿病 或 或 两者
- 四种分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 糖尿病防治资料收集项目(DCDCP)于1997年在亚洲6个地区开始展开,1998年扩展到12个地区,我国共 有49个中心参与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多数患者空腹血糖、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处于发生糖尿病并发 症的危险或高危状态,已经有36%的患者有神经病变,23%患者有眼底病变,32%患者出现白内障,11%的患 者并发中风。 - 治疗只依靠西药是只能控制,无法治愈或者防治并发症出现。所以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审判了“无期徒刑”, 是无法根治的终身服用药物的疾病。但是实际上可以通过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氧运动,中医理疗,中药 等方法有机结合治疗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表现为:
躯体方面:疲乏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脘 腹不适、便溏便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 心理方面可表现有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 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 社会交往方面可表现有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不能正常地处 理好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8 Health & Illness
获得健康方法探讨
发病原因:
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作息不规律、睡眠不足、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长期不良情绪 等。中医认为:外因(外感六淫),内因(七情),不内外因(外伤,毒物,化学等)。

饮食习惯:定时、适量;避免油炸类、动物蛋白、加工食品、过度肥甘。 七情六欲:喜怒忧思悲恐惊都需要,但是不能太过或不及;六欲都需要也是不可太过。 科学运动:运动后不能有肌肉酸痛的量和次数;运动量太多太强都不好要适量。根据每
物质转化质量不变规律等等。
Health & Illness
常见病的防治 - 感冒
病因:西医- 病毒、细菌;中医-风寒暑湿燥火。 病机:病原菌或外邪侵入人体,机体第一道免疫系统启动。 预防:预防平时提高机体免疫。中药调理,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 治疗:体温不超过39度以上,多喝温水,保暖;超过39度以上适当物理降温。尽
Health & Illness
常见病的防治 - 高血压II
致病因素:
1、遗传因素: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基础。数据表明,双亲中有一人或均有高血压病者,其子女患 高血压的几率要比普通人群高1到2倍。 2、年龄因素: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女性更年期前的患病率低于男性,而更年期后 则高于男性。 3、地域因素:一般来说,寒冷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要高于温暖地区,海拔高的地区发病率高于海 拔低的地区。 4、季节因素:在同一人群中,冬季高血压的发病率要高于夏季。 5、饮食因素:吃盐多的人群比吃盐少的人群更容易患高血压,习惯吃动物脂肪的人群比不吃的 人群发病几率要高。 6、饮酒因素:饮酒量与高血压的发病率成正比的关系,饮酒越多,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 7、环境因素: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精神紧张、噪声刺激等人群,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 8、体质因素:肥胖者比正常人更容易患高血压,与其血脂高有非常大的关系。 9、疾病因素:肾脏疾病、妊娠、动脉狭窄、颅脑病变均可引起高血压。
个人的身体状况选择最适合的运动方式。

心灵修养:内外一致不做亏心事,心灵真善美,遵守公共道德,体谅别人,乐于助人,
坦坦荡荡,多积德等。

创造健康环境:安定、整洁、和谐、文明、无污染的社会环境,还有幸福、美满、快乐、
干净的家庭环境都直接影响身心健康。

顺应自然:尊重敬畏大自然规律,如得与失不变的规律,阴阳平衡规律,善恶果报规律,
量不用西药,使用按摩,针灸或中药治疗为宜。老年人因为免疫功能低下一般很少
发热,所以平时需要通过中药或有氧运动的方法提高免疫力。
上个月有一位舟山来的6岁患者,父母带他在当地,上海三甲医院等西医方式治疗20天,但 始终提问不降39度上下,后来从哪里听说小儿按摩就到我们门诊部过来治疗,就真的时候孩子
口唇发干,精神有点萎靡,发热,我做了一次按摩,然后开了3付中药,当天晚上发热38度左
舒张压(mmHg)
< 80 80~89 >=90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60~179
>=180 >=140
100~109
>=110 >=90
对于≥60岁的老年患者,当血压≥150/90 mmHg时可考虑启动药物治疗。年龄<60岁者和(或)糖尿病与慢性 肾病患者,血压≥140/90 mmHg即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2014年新指南继续强调改善生活方式在降压治疗 中的基石地位。60岁以上血压<150/90 mmHg,合格;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的患者,血压<140/90 mmHg, 即可. β-受体阻滞剂被剔出5大类首选药物之列。噻嗪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 受体阻滞剂(ARB)以及钙通道阻滞剂(CCB)和 β-受体阻滞剂(BB)这些可用于高血压患者的首选治疗。 但2014年新指南认为,BB虽然能够有效降低血压,但其预防心血管事件(特别是卒中)的效果弱于其他4类 药物,因而不建议其作为一线降压药物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