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我国刑事诉讼的立法目的与任务
第四章我国刑事诉讼的立法目的与任务
二.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法条第2条)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法条第2
(一)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 保证准确、 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 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 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二)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三)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 极同犯罪斗争。 极同犯罪斗争。
2.“刑事诉讼目的双重论” 2.“刑事诉讼目的双重论”
宋英辉、李心鉴等提出, 宋英辉、李心鉴等提出,刑事 等提出 诉讼同时具有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 的双重目的, 的双重目的,并且这两个方面结为 有机的统一体,两者并重, 有机的统一体,两者并重,缺一不 即所谓“ 可,即所谓“刑事诉讼目的双重 论”。
3.面临的改革难题: 面临的改革难题: 面临的改革难题 人权保障” ( 1) “ 惩罚犯罪 ” 与 “ 人权保障 ” ) 惩罚犯罪” 能否并重? 能否并重?
第二编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总论
一.我国刑诉法的立法目的与任务 二.我国刑事诉讼的法律关系及诉讼主体 三.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四.管辖 五.回避 六.刑事强制措施
第四章
我国刑诉法的立法目的与任务
本章重点
1.我国刑诉法的立法目的 1. 2.我国刑诉法的任务 3.对我国现行立法目的与任务的反思
一.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宗旨(目的)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宗旨(目的)
1.《刑事诉讼法》第1条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 条的规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宗旨包含以下相互 联系的三个方面: 联系的三个方面: 正确实施 (1)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 )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 人民。 (2)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国家安全和 (3)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 )保障国家安全 社会公共安全, 社会主义社会秩序 社会秩序。 社会主义社会秩序。
(2)二者冲突时如何选择? 二者冲突时如何选择?
A.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目的
B.现代刑事诉讼的目的 现代刑事诉讼的目的
C.我国刑事诉讼的立法选择---建立 C.我国刑事诉讼的立法选择---建立 我国刑事诉讼的立法选择--新的正当程序和保障人权刑事诉讼 新的 目的双重论(郝银钟法学博士、最高法 郝银钟法学博士、
三.对我国刑事诉讼立法目的与任 务的反思
1.我国刑事诉讼的首要目的: 我国刑事诉讼的首要目的: 我国刑事诉讼的首要目的 是揭露、证实和打击犯罪, 是揭露、证实和打击犯罪,实现国 家刑罚权; 家刑罚权;体现我国注重维护国家安全 与社会安全(秩序)的价值取向。( 。(陈 与社会安全(秩序)的价值取向。(陈 光中、徐静村、樊祟义等 光中、徐静村、樊祟义等)
院法官、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 院法官、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
所以,废弃传统的双重论,努力实 现刑事诉讼目的由传统的双重论向正当 程序和保障人权为中心的范式转换,则 是当前中国刑事诉讼领域面临的最紧迫、 最艰巨、最具根本性和挑战性的任务, 直接决定着21世纪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 基本走向。
思考题
1.反思我国传统刑事诉讼双重目的理 双重目的理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