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肉瘤(医学PPT课件)
病
史
M,47岁 视物双影2年余 无特殊
软骨肉瘤
一种起源于软骨组织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由肿瘤细胞形成软骨性基质; 发病年龄国内以21-30岁最多;国外30-60岁为多 国外资料认为软骨肉瘤好发于扁骨;国内统计则以股骨多见
肿瘤一般较大,呈不规则圆形或哑铃形,边缘不清,常呈分叶状;瘤体内 可见粘液样变或囊性变;亦可有出血或坏死表现为暗红色;肿瘤内常见钙 化
高度恶性:多呈溶骨性破坏,病变无明显边界, 瘤组织内钙化少,多有骨膜反应
继发型软骨肉瘤多发生于不规则骨,分化程度 一般较高;
恶变的征象:原瘤体突然增大,瘤体内软骨基 质钙化区可被周围生长活跃的肿瘤性软骨细胞破 坏,从而缩小或消失,钙化少且分散、模糊;但 肿瘤常有完整的纤维包膜
鉴别诊断
脊索瘤 鼻咽癌骨质破坏
T1WI表现为分叶状低到中等信号强度;通过常规MR不可能区分软骨肉瘤 的组织学分型或分级
软骨肉瘤的X线诊断,很重要的依据是肿瘤基质 的钙化;当肿瘤处于早期阶段,软骨基质尚未钙 化,而仅表现局部溶骨性骨质破坏时,无论病理、 临床或放射学做出诊断均困难
低度恶性:囊样、膨胀性改变,边界较清,部 分病变有假包膜,肿生于髓腔、骨膜;另有少数发生于软组织
肿瘤细胞产生恶性软骨组织;恶性程度取决于组织学上的多种因素,包括 结构上的特点(细胞数目和基质的表现),细胞学上的变化(细胞的大小、 形态、细胞核的情况)等
低度恶性:细胞密度低,基质丰富,异型化有限,有丝分裂少,很少畸形 细胞
高度恶性:细胞增多,中度到显著的多形性、双核、畸形以及高度活动的 有丝分裂
早期软骨肉瘤常局限于骨内,以后经哈佛管向皮质外浸润,引起骨皮质破 坏并形成软组织肿块
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不一,有些生长缓慢,较为良性,有 些高度恶性发现时已伴有转移 大多数是无痛、低度恶性的肿瘤;有局部复发 的倾向而转移的少见,或在晚期方发生转移 由于肿瘤发生的部位靠近躯干、腹部或骨盆, 反复的复发难免对内脏器官造成损害
脊索瘤为一起源于脊索发育性残留的恶性骨肿瘤;此 肿瘤几乎仅发生于中轴骨的中线;三个常见的发病部位 为骶尾区、蝶枕区与C2脊椎
X线表现为高度破坏性病变伴不规则的扇贝样边缘; 有时伴有基质内的钙化,64%可见骨硬化,常伴相关软 组织肿块
MR的表现为T1WI呈低或中等信号强度,T2WI 呈高信号,但不具有特征性
影像学表现
溶骨性、膨胀性骨质破坏,破坏区边缘不清;极少硬化边缘 常常伴有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在破坏区和肿块内可见各种形态的钙化 最基本的影像特点:肿瘤软骨基质钙化,环状钙化具有定性诊断价值
MR显示软组织蔓延的范围远较X线敏感;软骨 肉瘤所含水分丰富,故在T2WI为高信号,与内 生软骨瘤相似,故无特征性;钙化为低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