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高中生获取有用网络信息的能力
【摘要】网络新媒体发展迅猛的现状要求全面提升高中生提高获取有用网络信息的能力。
应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采取措施,合力提高高中生的信息素养,最终达到提升高中生获取有用网络信息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生;网络信息;获取能力;提升措施
目前国内高中生学习压力大,高考负担贯穿高中学习的全过程,表现出时间紧,任务重,需要涉猎的知识众多等特点,而知识又是如此的庞大和繁杂,有些还是垃圾信息。
因此,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代高中生如何提升自己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如何达到既开阔了视野又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的目的,如何为进入高一级教育机构打好坚实的基础,是我们高中阶段师生都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时代需要高中生提升获取有用网络信息的能力
1、社会知识更新快的要求
当今时代,社会知识更新快、数量大,海量信息让每个人获取信息时实感个人力量的渺小,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高中生更应提高
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2、网络新媒体发展迅猛的客观需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特别是近几年“自媒体”的兴起和发扬光大、精英传播理念的被颠覆,使信息消费者和生产者出现了一体化现象,宣告着社会面临史无前例的信息变革,互联网+国家战略更是要求个人具有信息获取的绝对能力。
新媒体的逐渐发展,使信息得到的即时发布更加多样、稳定,成为不可比拟的优势平台,与此同时,受众获取信息却受到了意见领袖和群体压力的影响,需要受众个体甄别有用信息的环境更加复杂,因此,使提高自身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成为时代必然。
3、高中生作为网络原住民时代特点的需要
当今时代是网络的时代,网民人数和网络普及率高,互联网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网民达6.18亿,普及率达45.8%,较2012年提升了 3.7个百分点;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5亿,年增长率为19.1%。
互联网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已经从广度向深度转变。
移动互联网解决了“线”的问题后,“人跟着网走”转变成“网跟着人走”。
赛立信媒介研究表明,与电视、广播、报纸相比,互联网媒体的接触率、增长率最高。
[1]另外,世界著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发布的《2012/2013德国社交媒体消费者报告》显示,2012年社交媒体在德国已经成为
主流信息获取方式,其中FACEBOOK成为德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
[2]
当今高中生以“90后”学生为主体,这一主体大多自小就与网络打交道,是网络原住民,他们对网络的依赖就像依赖水和空气。
伴着网络长大的高中生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很强,在社交媒体上的活动能力巨大,成为社交媒体的生力军;但是因年龄小、社会阅历少等原因,高中生的自身鉴别能力又较弱,在网上获取有用的信息显得既重要又困难。
若不能合理有效地获取有用网络信息,高中生就会陷入各种无用的信息荒废时间。
二、如何提升高中生获取有用网络信息的能力
高中生需要提升自身获取有用网络信息的能力,这要求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
1、学校层面
(1)加大信息教育课程教育力度以提高高中生的信息素养。
[3]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于1974年提出,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技术和技能”。
信息素养概念一经提出,即受到了图书管理领域与教育领域专家的高度重视,并首先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传播和使用。
20世纪80年代,信息素养开始渗入到许多教育实践项目之中。
1983年,美国信息学家
霍顿提出在教育部门开设信息素养课程。
然而,关于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与国外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不足,在针对儿童与青少年的信息素养研究、理论应用与实践的研究和在线信息素养研究等方面都还处于初级阶段。
[4]
中学生信息素养是指学生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它不仅涉及如何收集、处理、应用信息的技能,也包含了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提升个人信息素养,既需要提升信息的获取、检索、表述、利用等技术层面的应用技能,还要锻炼自身独立学习的意识、方法,最后将信息用于信息问题解决,在此基础上锻炼创新性综合信息能力。
即既能对已有的信息综合运用,又要有所能动地创新。
培养和提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
目前,中学校已经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但是该课程并没有受到校方的重视。
如果想提高高中生信息素养能力,学校需加大信息教育课程教育力度,提高高中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弥补学生在这方面的不足;利用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2)建设学校图书馆,为高中生提供开放的教育空间,拓展育人平台,让图书馆成为学生获取有用信息的重要基地。
建设学校图书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学图书馆是
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第二课堂”,在培养和训练学生自主学习技能、有效利用信息资源能力上有着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所以我们应大力建设学校图书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建设学校图书馆的具体举措:①高中学校加大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力度。
需建设兼顾传统文献资源(如纸质图书)与新兴数字资源(如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相结合的中学信息资源,特别要针对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内容,加大教学参考书、文学作品、学习软件等数字资源的购买力度。
同时,应将本校传统图书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完善以校园网为平台的网络资源库,以此丰富中学生的信息知识,让他们更易在图书馆获得自己需要的有用信息,也为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②图书馆建设以学生为主的学习交流平台。
依托图书馆馆舍、现代设备等条件,建设校级学生交流平台,使学生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激励中获得有用的信息,促使自己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