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08章妊娠并发症2(第3~5节)

第08章妊娠并发症2(第3~5节)


<24周经治疗病情不稳定者建议终止妊娠;孕24~28周根据母胎情况及当地母儿诊治能力
决定是否期待治疗;孕28~34周,如病情不稳定,经积极治疗24~48小时病情仍加重,促 胎肺成熟后终止妊娠;如病情稳定,可以考虑继续期待治疗,并建议提前转至早产儿救治
能力较强的医疗机构;妊娠≥34周患者应考虑终止妊娠。
妇产科学(第9版)
九、HELLP综合征
HELLP综合症: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 并发症,常危及母儿生命。
妇产科学(第9版)
(一)对母儿的影响
• 对母体的影响 HELLP综合征孕妇可并发肺水肿、胎盘早剥、体腔积液、产后出血、弥 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衰竭、肝破裂等,剖宫产率高,死亡率明显增高。有资料表明,多 器官功能衰竭(MODS)及DIC是HELLP综合征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 对胎儿的影响 因胎盘供血、供氧不足,胎盘功能减退,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死胎、死 产、早产。
收缩压≥150 mmHg 和(或)舒张压≥100mmHg的非严重高血压建议降压治疗。 收缩压140~150mmHg和(或)舒张压90~100mmHg不建议治疗。
妊娠前已用降压药治疗的孕妇应继续降压治疗。
妇产科学(第9版)
2. 降压目标
孕妇无并发脏器功能损伤,收缩压应控制在130~155mmHg,舒张压应控制在80~105mmHg 孕妇并发脏器功能损伤,收缩压应控制在130~139mmHg,舒张压应控制在 80~89mmHg
• 适度锻炼 • 合理饮食
• 补钙
• 阿司匹林抗凝治疗
妇产科学(第9版)
六、子痫前期治疗
• 治疗目的
控制病情、延长孕周、尽可能保障母儿安全
• 治疗基本原则
降压、解痉、镇静等;密切监测母儿情况
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终止妊娠
妇产科学(第9版)
(一)评估和监测
对产前、产时和产后的病情进行密切监测,了解病情轻重和进展情况。 及时合理干预,早防早治,避免不良临床结局发生。
孕周<35周的子痫前期患者,预计1周内可能分娩者均应接受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治疗。
妇产科学(第9版)
(八)分娩时机和方式
终止妊娠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如无产科剖宫产指征,原则上考虑阴道试产。但如果不
能短时间内阴道分娩,病情有可能加重,可考虑放宽剖宫产指征。
• 终止妊娠时机 ①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患者可期待治疗至37周终止妊娠。②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

• •
肾功能损害(血肌酐水平大于1.1mg/dl或为正常值2倍以上)
肺水肿 新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或视觉障碍
3. 子痫: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
妇产科学(第9版)
4.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妊娠前无蛋白尿,妊娠20周后出现蛋白尿;或妊娠 前有蛋白尿,妊娠后蛋白尿明显增加,或血压进一步升高,或出现血小板减少<100×109/L,
产前用药,预防产时子痫或产后子痫。 2. 用药原则
①预防和治疗子痫的硫酸镁用药方案相同;②分娩前未使用硫酸镁者,分娩过程中可使用硫
酸镁,并持续至产后至少24~48小时;③注意保持硫酸镁血药浓度的稳定性。 3. 用药方案 静脉用药:负荷剂量硫酸镁4~6g,溶于25%葡萄糖20ml静推(15~20分钟),或者5%葡萄糖 100ml快速静滴(15~20分钟),继而1~2g/h静滴维持。 4. 注意事项 使用硫酸镁必备条件 ①膝腱反射存在;②呼吸≥16次/分钟;③尿量≥17ml/h或≥400ml/24h;
四、鉴别诊断
与引起呕吐的其他疾病相鉴别: 胃肠道感染(伴腹泻)、胆囊炎、胆道蛔虫、胰腺炎(伴腹痛,血浆淀粉酶水平升高达
正常值5~10倍)、尿路感染(伴排尿困难或腰部疼痛)、病毒性肝炎(肝炎病毒学阳性,
肝酶水平升高达1000 U/L以上)等。
妇产科学(第9版)
五、并发症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
常为暂时性,一般无需使用抗甲状腺药物,通常在孕20周恢复正常
(二)一般处理
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可门诊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应住院治疗。
应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热量,不建议限制食盐摄入。
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可睡前口服地西泮2.5~5mg。
妇产科学(第9版)
(三)降压
1. 降压原则
收缩压≥160 mmHg 和(或)舒张压≥110mmHg的严重高血压孕妇必须降压治疗。
胎儿;⑥胎儿窘迫。
妇产科学(第9版)
七、子痫的治疗
处理原则:控制抽搐,纠正缺氧和酸中毒,控制血压,抽搐控制后终止妊娠。

• • • • •
一般急诊处理。
控制抽搐:硫酸镁是首选药物。产后需继续应用硫酸镁24~48小时。 降低颅压:可以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降低颅压。 控制血压:当收缩压持续≥160mmHg,舒张压≥110mmHg时要积极降压。 纠正缺氧和酸中毒:面罩和气囊吸氧,根据二氧化碳结合力及尿素氮值,给予适 量4%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适时终止妊娠:一般抽搐控制后可考虑终止妊娠。
降压过程力求下降平稳,不可波动过大
为保证子宫胎盘血流灌注,血压不建议低于130/80mmHg 3. 常用的口服降压药物
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短效或缓释片、肼屈嗪
如口服药物血压控制不理想,可使用静脉用药
妇产科学(第9版)
(四)解痉
硫酸镁是防治子痫的一线药物 1. 用药指征
①控制子痫抽搐及防止再抽搐;②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发展成为子痫;③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临
指征:持续黄疸、持续蛋白尿、体温升高,持续在38℃以上、心动过速(≥120次/分)、 伴发Wernicke综合征等,危及孕妇生命时
第四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作者 : 段涛
单位 : 同济大学
妇产科学(第9版)
一、分类与临床表现
是妊娠与高血压并存的一组疾病 分类 1. 妊娠期高血压
2. 子痫前期
3. 子痫 4.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第八章
妊娠并发症 (第3~5节)
第三节
妊娠剧吐
作者 : 马润玫
单位 : 昆明医科大学
妇产科学(第9版)
妊娠剧吐
定义:指妊娠早期孕妇出现严重持续的恶心、呕吐,并引起脱水、酮症甚至酸中毒,需
要住院治疗者。
有恶心呕吐的孕妇中通常只有0.3%~1.0%发展为妊娠剧吐。
妇产科学(第9版)
一、病因
(一)内分泌因素
妇产科学(第9版)
三、诊断
(一)病史
为排除性诊断,故应首先排除可能引起呕吐的其他疾病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1. 尿液检查:测定尿酮体、尿量、尿比重,检查有无泌尿系统感染 2. 血液学检查:测定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等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3. 超声检查:排除多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等
妇产科学(第9版)
妇产科学(第9版)
五、子痫前期预测与预防
(一)子痫前期预测
首次产前检查应进行风险评估,主张联合多项指标综合评估预测。
1. 高危因素
• • • • •
孕妇年龄≥40岁 子痫前期病史 抗磷脂抗体阳性 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 初次产检时BMI≥35kg/m2

• •
子痫前期家族史(母亲或姐妹)
本次妊娠为多胎妊娠、首次怀孕、妊娠间隔时间≥10年 孕早期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0mmHg
妇Hale Waihona Puke 科学(第9版)(一)子痫前期预测
2. 生化指标:①可溶性酪氨酸激酶-1②胎盘生长因子③胎盘蛋白-13④可溶性内皮因子 3. 物理指标: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 4. 联合预测:①分子标志物间联合②分子标志物联合子宫动脉多普勒血流检测
妇产科学(第9版)
(二)子痫前期预防
1. 对低危人群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 2. 对高危人群可能有效的预防措施:
④备有10%葡萄糖酸钙。
妇产科学(第9版)
(五)镇静
可缓解孕产妇精神紧张、焦虑症状,改善睡眠,当应用硫酸镁无效或有禁忌时可用于预防并 控制子痫。
(六)利尿
子痫前期患者不主张常规应用利尿剂,仅当患者出现全身性水肿、肺水肿、脑水肿、肾功能
不全、急性心力衰竭时,可酌情使用呋塞米等快速利尿剂。
(七)促胎肺成熟
或出现其他肝肾功能损害、肺水肿、神经系统或视觉障碍等严重表现。
5.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妊娠20周前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除外滋 养细胞疾病),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妊娠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以后。
妇产科学(第9版)
二、子痫前期病因及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阐明,是一种多因素、多机制多通路致病的疾病。
• 肝功能损害(血清转氨酶水平为正常值2倍以上),严重持续性右上腹或上腹疼痛,不能用
药物缓解,且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或二者均存在 • 肾功能损害(血肌酐水平大于1.1mg/dl或无其他肾脏疾病时肌酐浓度为正常值2倍以上)
• 肺水肿
• 新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或视觉障碍
(二)子痫前期的鉴别诊断
主要与慢性肾炎合并妊娠相鉴别
(二)Wernicke脑病
为严重呕吐引起维生素B1严重缺乏所致,表现为眼球震颤、视力障碍、步态和站立姿势
受影响,可发生木僵或昏迷甚至死亡
妇产科学(第9版)
六、治疗
(一)一般处理及心理支持治疗 (二)止吐、维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
止吐治疗:已证明止吐药物维生素B6和甲氧氯普胺在早孕期使用对胎儿是安全的
(三)必要时终止妊娠
蛋白尿 肾衰
头痛、抽搐 出血、昏迷
视力下降 失明、出血
肝功异常
心肌缺血
心衰
FGR 胎儿窘迫 胎死宫内 胎盘早剥
肝包膜下出血
肝破裂
妇产科学(第9版)
四、子痫前期的诊断
• • • • 病史 高血压 尿蛋白 辅助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