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

目录绪论 (1)一、诗经中女性多彩的情感形象 (1)(一)恋爱中的女性 (1)1.单纯热烈的女子 (1)2.追求自主的女子 (2)(二)婚姻中的女性 (2)1.步入婚礼的新娘 (2)2.婚后幸福的新妇 (3)3.令人叹息的弃妇 (3)二、诗经中女性多重的社会地位 (4)(一)诗经中女性的婚姻地位 (4)(二)诗经中女性的生育责任 (4)(三)诗经中女性的家庭角色 (5)三、诗经中女性的时代特征 (5)(一)道德伦理性 (5)(二)宗教依附性 (5)结语 (6)致谢 (7)参考文献 (7)摘要《诗经》作为中国首部诗集,体现了自西周早期至春秋时期诗歌的演变过程。

此文就《诗经》中所抒写的女子形象及日常生活进行整体分析,以女性的内心情感表达以及生活习性着手探究,感悟周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及内心的切实感受。

我们在《诗经》中看到的女性形象是立体的、各具特色的,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了解当时社会中女性的情感形象,社会地位以及所具备的时代特征,深度解读周代社会中的女性形象,并借此了解周代社会的政治、道德、经济和礼教制度。

关键词:诗经女性形象AbstractAs China's first poetry anthology the book of songs, reflected from the 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of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poetry.The article namely, women's image in the book of songs and daily life on the overall analysis of women's inner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life habits to explore, the zhou dynasty women's living state and inner real feelings.We see in the book of songs in the female image is stereo, each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research on the female images in the book of songs, understand the emotional image of women in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social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ra, female images in the deep interpretation of the zhou dynasty society, and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zhou dynasty society political, moral, economic and ethical code system.keywords:The book of songs women image诗经中的女性形象绪论据统算、分析,在本诗集中有关表达妇女生活状况的诗歌约有一百首,占据所有诗歌篇幅的1/3左右,因此部分学士将其称之为女性文学。

本诗集就女性品行加以系统描绘,依照人生的各个阶段进行划分,可将其划分成单身女性、成婚女性以及完婚女性、母亲等各类角色。

其中,依据单身女性品性不同,将其划分成活泼可爱、果敢直接的少女以及拘谨深重、娇羞痴心的热恋女性;成婚女性指刚完婚的女子;完婚女性可依据其不同的境遇,将女子的性情划分为抱怨型、贤惠型、持家型、放荡型等。

其次,女性自身将对其品行及生活状况进行合理阐述,部分学士则由于他者所处的地位不一而从自身立场出发,就不同角度对于各样的女性品行进行分析、描述,因此当读者在品味过程中,审美观则不尽相同。

杨准在《从《诗经》看周代妇女的形象》中对《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刻的描写,鲜活立体的女性描写,天真烂漫的少女;胆怯羞涩的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或者是勤劳善良却被抛弃的弃妇或对爱情坚贞不渝的少女。

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进行深刻的研究,展现周代社会当时对于女性的礼教制度以及审美观念。

曹永清在《论《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中对当时的女性形象进行剖析,全方面展现周代社会女性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下的情感体验,展示当时社会的女性形象思想内涵。

其中对于女性形象的研读以及刻画,对后世的许多文学作品均有影响。

女性形象的刻画以及描写,在我国的文学历史上经久不衰,《诗经》中对女性的刻画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情趣,诗歌中少女独特的审美特征和鲜明的性格轮廓生动的呈现的读者面前,为后人了解古代妇女的情感世界打开了一扇大门。

一、诗经中女性多彩的情感形象(一)恋爱中的女性1.单纯热烈的女子《诗经》中描写纯真女性的形象的篇目中《郑风·溱洧》便是代表性的一篇。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姑娘、小伙子们齐聚溱水、洧水岸边,一对对情侣们手持鲜花,在春风中追逐、嬉闹,互赠芍药以定情,享受着爱情的甜蜜。

其纯真单纯的形象,如阳光般灿烂。

《周南·关雎》诗中描述一个年轻人想起了他心中的女孩,想要追逐却不能,那么绝望,日思夜想,梦想着弹琴,他娶了女孩。

春天,绿草茵茵,碧波荡漾,成对的鱼鹰在水中嬉戏,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在水边采摘荇菜,她的一眉一笑牵动这个年轻人的无限的思想,增加他的痛苦,这样的错觉,仿佛女孩成为情侣,享受和谐幸福的婚姻生活,又如《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看到梅子成熟落地,诗中的女性内心不禁焦灼,年华逝去,而自己的爱情仍然没有到来,对着熟落的梅子,女性显露出真诚热烈的告白:“追求我的小伙子,趁着吉日良辰啊;追求我的小伙子,趁着今天啊;追求我的小伙子,趁早去约定他”。

这形象的展示了女性在面对青春逝去内心的焦灼以及对于爱情的积极主动和热切期待。

在《摽有梅》中,里面的女性不同于以往封建礼教中的女性形象,在面对爱情时,诗中的女性敢于将自己内心对于爱情的期待表达出来,没有被礼教束缚,这种热烈表达爱意的行为需要极大的胆量,而这也正是《摽有梅》的真正价值所在。

2.追求自主的女子《诗经》中的一些诗篇大力赞扬女性追求爱情的精神,在过去的封建礼教中,女性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礼教束缚,无法选择自己的婚姻和爱情,而在诗经中一些女性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在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对于爱情的坚守以及大胆追求自己婚姻的行为,令人佩服。

《召南·行露》中“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中的女性为了自己的爱情,坚决不服从母亲的命令,这种大胆反抗的精神令人佩服。

《邶风·静女》中对男女幽会的场景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对于女性内心的心理活动描写十分细腻,“见还是不见呢?幽会多羞人啊!”但是最终还是羞涩的出来与男子相见。

《王风·大车》则是一对恋人被迫分开,女子鼓励心上人与她私奔,并发誓决不会有二心,不离不弃:“大车槛槛,毳衣如菼。

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大车啍啍,毳衣如璊。

岂不尔思?畏子不奔!榖则异室,死则同穴。

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诗歌中的女子为了爱情,及时背负巨大的社会压力以及他人的不解,也要拼命追求自己的幸福,这种大胆而炽烈的表达爱情的勇气令人佩服。

《郑风·东门之墠》中女主人公大胆的向男主表明自己的心意,“我家门口的栗树已经结出果实,你怎么还不来迎娶我”这样浓烈大胆的爱,即使到了今日,也令人荡气回肠。

(二)婚姻中的女性1.步入婚礼的新娘《唐风》中的《绸缪》中对于出嫁女子的心理进行描写:“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诗中描写女性心理并没有直接进行叙述,而是侧面写了一些景物来进行表现女子的欣喜,文中是这样描述的,天还未亮,西边便出现了几颗星星,光线柔和朦胧,美好无比,在这样的景色中,女性满心欢喜的与新郎进行见面,这种细腻的写法在后面的很多诗词中都有体现。

《国风·周南·桃夭》中描写新妇出嫁的场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第一章描写新妇出嫁,她的容貌就像桃花一样娇艳,如果新妇到了新家,一定就像桃花一样,给这个家庭带来兴旺。

第二章写出对新妇婚后的祝愿,描写桃子的果实繁茂旺盛,祝愿新妇将来会多生贵子,给这个家庭增添新的生命。

第三章描写桃树枝繁叶茂,寓意家庭以后子孙繁衍,兴旺发达。

这篇诗歌语句优美,展现新妇出嫁当天的欢乐融融。

2.婚后幸福的新妇《诗经》中的《女曰鸡鸣》是以对话的形式,写清晨起床的一个片段,“清晨,女性轻声呼喊丈夫起床外出打猎,男性缠绵一会起床外出,第二章就是男性打猎归来,女性烹饪猎物,夫妻双方共同举杯庆祝,表现夫妻恩爱幸福。

第三章表现女性对男性朋友的热情照顾,展现女性的贤惠和持家有道。

”表现了夫妇缠绵恩爱的情意。

与之类似的有《齐风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

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诗歌讲述了清晨妻子叫丈夫起床,丈夫贪恋床上舒适,不愿起床,与妻子周旋的一段夫妻趣事,“苍蝇嗡嗡乱飞,我想和你多待会”“苍蝇一会就走了,你快点起床,不然我就叫你懒汉了”充满夫妻情趣的对话,展现夫妻之间的幸福甜蜜。

《齐风东方之日》丈夫眼里那位调皮娇羞的新妇;《召南鹊巢》风光出嫁的贵族女子都是类似。

3.令人叹息的弃妇在礼教的压迫下,古代妇女地位很低下,她们常被喜新厌旧的丈夫所遗弃,因此《诗经》中也对这些社会现象进行了揭示,描写了那些被遗弃妇女。

弃妇诗是情诗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其中最典型的是《邶风·柏舟》、《卫风·氓》等描写了婚姻的不幸。

如《卫风·氓》诗一开始就描写了一对自由恋爱的男女,从相爱到结婚。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但随着岁月的煎熬,女子青春不再,男子忘恩负义,无情的抛弃了自己的结发妻子。

诗人痛心地把弃妇比作陨落的桑叶儿。

女主人公发现自己被抛弃后,不是忍气吞声,尽管伤心、失望、悲痛,但她敢于愤怒地指责丈夫的无情无义,“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了坚强的敢于反抗的性格。

还有《邶风·谷风》描写了一个传统劳动妇女却被丈夫嫌弃,最终被抛弃的故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