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期末备考之黄金30题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雨①陈与义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①本诗写于金兵进逼长沙之际,作者客居贞牟山居。
1.“阴晴”,表明上是指天气,其实也暗指时局变幻。
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B.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红》)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D.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登乐游原》)2.纪昀评论本诗,赞赏尾联:“前六犹是常语,结二句自见身分。
”该联中“洗甲兵”出自《六韬》:“武王伐殷,兵行之日大雨。
太公曰:‘洗甲兵。
’”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莎衣①【北宋】杨朴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②紫绶金章③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农夫、渔夫用以避雨。
②直饶:犹纵使,即使。
③紫绶金章:紫色的绶带和黄金印章,代指高贵的官爵。
3.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表达了诗人对蓑衣的喜爱之情,有浪迹江湖、远离官场之真情流露。
B.颈联通过渔人的沉醉狂放脱衣和晚晴拢岸乱堆蓑衣的对比,体现了渔人的怡然自乐、无拘无束。
C.前三联景静人动,两相对照,诗人对渔人生活的由衷深爱披沥无遗。
D.尾联是本诗主旨所在,不愿将蓑衣换做官服,表现了诗人的爱憎与情操的高贵。
E.本诗明写渔人,实写自己。
不着力于“人”而专意于“衣”,构思新巧。
4.这首诗的尾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崇文,字崇文。
其先自渤海徙幽州,七世不异居。
开元中,再表其闾。
崇文性朴重寡言,少籍平卢军。
贞.元.中,从韩全义镇长武城,治军有声。
累官金吾将军。
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兵三千往救,战佛堂原,大破之,封渤海郡王。
刘辟反,宰相杜黄裳荐其才。
时显功宿将,人人自谓当选,及诏出,皆大惊。
始,崇文选兵五千,常若寇至。
至是,卯.漏受命,辰.已出师,器良械完,无一不具。
过兴元,士有折逆旅匕箸者,即斩以徇。
乃西自阆中出,却剑门兵,解梓潼之围,贼将邢泚退守梓州。
诏拜崇文东川节度使。
鹿头山南距成都百五十里扼二川之要辟城之旁连八屯以拒东兵崇文始破贼二万于城下会雨不克攻。
明日,战万胜堆,凡八战皆捷,贼心始摇。
大将阿跌光颜与崇文约,后期,惧罪,请深入自赎,乃军鹿头西,断贼粮道。
贼大震,其将李文悦以兵三千自归,仇良辅举鹿头城二万众降。
遂趣成都,余兵皆面缚送款。
辟走,追禽之,槛送京师。
入成都也,师屯大达,市井不移,珍货如山,无秋毫之犯。
邢泚已降而贰,斩于军,衣冠胁污者诣府请命,崇文为条上,全活之。
诏令刻石记功于鹿头山。
崇文不通书,厌案牍谘判以为繁,且蜀优富无所事,请扞边自力,乃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邠宁庆节度使,为京西诸军都统。
崇文恃功而侈,举蜀帑藏百工之巧者皆自随,又不晓朝廷仪,惮于觐.谒.,有诏听便道之屯。
居邠三年,戎备整修。
卒,年六十四,赠司徒,谥.曰威武。
(节选自《新唐书•高崇文传》,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鹿头山南距成都百五十里/扼二川之要/辟城之/旁连八屯/以拒东兵/崇文始破贼二万于城下/会雨/不克攻B.鹿头山南距成都百五十里/扼二川之要/辟城之/旁连八屯/以拒东兵/崇文始破贼/二万于城下会雨/不克攻C.鹿头山南距成都百五十里/扼二川之要/辟城之旁/连八屯/以拒东兵/崇文始破贼/二万于城下会雨/不克攻D.鹿头山南距成都百五十里/扼二川之要/辟城之旁/连八屯/以拒东兵/崇文始破贼二万于城下/会雨/不克攻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贞元,属于古时皇帝的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B.卯、辰,属于十二地支。
地支和天干组合在一起可以用来纪年,十二地支又可以用来表示一天的时间。
C.觐谒,即入觐,是古代政治礼节,指地方官员入朝朝见帝王。
后引申为下级拜见上级或朋友间的礼节。
D.谥,即谥号,官员的谥号一般由朝廷赐予。
朝廷赐谥,很多时候都是有褒有贬的,有的谥号既扬善又不讳恶。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崇文家族和谐,其祖先自渤海迁至幽州后,家族七代人均聚居在一起。
他的家族在开元年间两次受到皇帝表彰。
B.高崇文能征善战,屡获军功。
当刘辟反叛,朝廷遴选将领时,在宰相杜黄裳的推荐下,高崇文不负众望,被任命讨伐刘辟。
C.高崇文治军有方。
他勤于训练兵士,武器精良;约束军队,令行禁止。
他率军过兴元时,士兵中有人折断客舍的羹匙和筷子,他下令立即斩首示众。
D.高崇文不通文字,厌恶公事文书,害怕入朝觐见,却恃功而奢。
他依仗功劳,尽享蜀地国库中的奇珍异宝。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期,惧罪,请深入自赎,乃军鹿头西,断贼粮道。
(2)衣冠胁污者诣府请命,崇文为条上,全活之。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字的结构,又称布白。
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因此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
空白处应当计算在一个字的造形之内,分布适当的空白和笔画具同等的艺术价值。
虚实相生,才能完成一个艺术品。
所以大书法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呀!这也像一座建筑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空间的分布,虚处和实处同样重要。
西方美学曾研究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建筑发现其具有的空间美感是不同的,而在中国书法艺术里的这种空间美感,同样在篆、隶、真、草、飞白等不同书体里有不同的表现。
空间美感的不同,表现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阶级,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上、社会条件里,对生活的不同体会和对世界的不同认识。
②商周的篆文、秦人的小篆、汉人的隶书、魏晋的行草、唐人的真书、宋明的行草,各有各的姿态和风格。
古人曾说:“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可以从字形的结构里研究各时代不同的风格。
同时,书法里这种不同的风格也可以在同时代的其他艺术里去考察。
③“唐人尚法”,所以在字体上真书特别发达,当然这也有它的政治原因和社会基础。
唐人研究真书的字体结构特别细致。
对字体结构中的“法”的研究,他们的探讨在历朝历代都是十分突出的。
我们知道人类是依据美的规律来进行艺术创造的,而唐人所述的书法中的“法”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认识,它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美感和美学思想的好资料。
④相传唐代大书家欧阳询曾留下真书字体结构法三十六条。
这三十六条非常重要,其中戈守智所纂著的《汉溪书法通解》对这三十六条的阐述可供研究中国美学的学者参考。
我觉得我们可以从这三十六条开始来窥探中国美学思想里的一些基本范畴。
我们可以从书法里的审美观念再通于中国其他艺术,如绘画、建筑、文学、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等。
我以为这有美学方法论的价值。
但一切艺术中的法,只是法,是要灵活运用,要从有法到无法,表现出艺术家独特的个性与风格来,才是真正的艺术。
艺术是创造出来,不是“如法炮制”的。
何况这三十六条只是适合于真书的,对于其他书体应当研究它们各自的内在的美学规律。
(摘编自宗白华《美学散步>,有删改)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字的结构不仅包括点画还包括点画中的空白,空白和点画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
B.中国书法艺术作品的空间美,直接取决于书法家的经济基础和当时的社会条件。
C.唐人对于字体结构中“法”的研究,是我国古代书法美感与美学思想研究的开端。
D.古人归纳晋人行革的风格是“尚韵”,这种风格在晋人的其它艺术中也有体现。
1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将建筑和书法相结合,中西方美学相联系,形象而具体地展示了不同书体间存在的不同的空间美。
B.作者引用大书法家邓石如“计白当黑”的说法,旨在证明在书法艺术中“虚处”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C.第三自然段肯定唐人对真书字体结构中“法”的研究,第四段接着论述真书结构法三十六条的重要性。
D.文章谈到了中国不同朝代有不同的书体,并着重以唐代真书为例去论述研究汉字结构的美学意义。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将字的结构称为布白,这可以看出作者对书法中虚处的重视,虚处在书法空间美的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
B.通过研究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书法作品以及其它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可以发现当时社会所具有的时代风格。
C.艺术应该表现出艺术家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如果只是一味地遵循艺术中的法,就难以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
D.通过对真书结构法三十六条的研究,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他书体以及绘画、建筑等中国艺术所蕴含的美学规律。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12月6日晚,经合组织(OECD)公布了2015PISA测试的结果,新加坡以数学564.阅读535.我学556的成绩取得总分第一,日本、爱沙尼亚、中国台北、芬兰、中国澳门、加拿大、越南、中国香港我中国大陆(北上广苏,前两次仅海参与)分居二至十位。
北京、上海、江苏、广东、香港、台北的学生当中,每四名学生就有多于一名的学生在数学测试中得到顶级成绩——在全球比率最高。
PISA2015得测试对象为72个国家和地区的54万名15岁学生,测试内容包括阅读、数学以及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鉴于科学对于如今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愈发重要,此次PISA将重点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
PISA2015主要关注的能力是:把海量的信息流和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能够判断证据,并且根据这些实际的证据得出结论;理解当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发现,科学的“真理” 也可能会随时间而改变,并且,人类应该越来越理解自然的力量和科技的力量及其局限性。
(取材于搜狐教育、文汇教育等2016年12月7日的相关报道)材料二:去年12月,经合组织公布了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2012年PISA测试结果,上海学生在三个科目中均排名第一。
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进行的15岁学生阅读、数学、科学能力评价研究项目,该项目从2000年开始,每3年进行一次测评。
其数学测试并非进行机械的重复运算,而是测试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的能力,所有测试项目大约持续390分钟。
此外,学生与他们的校长都要填写问卷,以提供学生背景、学校信息、学习经验、教育系统与整个学习环境等相关信息。
2012年是上海第二次参加PISA测试,此次测试的重点测评领域是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