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化学PPT课件
O
黄烷-3,4-二醇类 :
O
3
4 OH OH
高异黄酮:
O
O
O
7
花色素:
+
O
3
4 OH
橙酮:
7 6
5 4
O 2 CH
3
O
2' 3' 4'
6' 5'
8
物化性质:
1:物理性质: ①:黄酮类化合物多为结晶固
体,少数为无定型粉末。
• ②:溶解度:黄酮苷元难溶或 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 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稀 碱液中。
母体结构
黄酮类: 8 7 A 6 5
1
O2
C
3 4
O
2' 3' B 4'
6' 5'
母体结构
黄酮醇:
O2
3
OH O
二氢黄酮
O2
3
O
二氢黄酮醇:
O2
3
OH O
5
异黄酮:
O
2
二氢异黄酮:
O
2
3
O
3
O
查耳酮:
二氢查耳酮 :
4' 3' 2' OH
23 4
OH
5'
65
6'
O
O
6
黄烷-3-醇:
O
3
OH
双苯吡酮:
15
1:黄酮的功效是多方面的,它是一种很强 的抗氧剂,可有效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如 花青素可以抑制油脂性过氧化物的全阶段溢 出 2:黄酮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可以降低胆固 醇,向天果中的黄酮还含有一种PAF抗凝因 子,这些作用大大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 病率,也可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 3:黄酮可以抑制炎性生物酶的渗出,可以 增进伤口愈合和止痛,栎素由于具有强抗组 织胺性,可以用于各类敏感症。
18
临床应用:
银杏:
17
芦丁是最先被确定为降压药的,在接下来的研究过 程中又发现了诸多的降压药如黄芩苷、木犀草、海 棠素等,同时研究亦发现茶多酚、槲皮素以及芸香 苷等药物能够有效预防治疗心脑血管方面的病症:。
7: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有效预防和避免骨质疏松,主 要是由于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是机体内前列腺素E2的 产生接近稳定平衡;黄酮类化合物可增强甲状腺对 于雌激素敏感程度[12],让甲状腺C细胞生成的降钙 素数量增多,减少了骨再吸收的发生;有效控制由 于饮食不当机体内缺少钙以及维生素D而出现骨密度 和钙量缺失的情况。通过这三方面发挥治疗骨病与 与预防、避免骨质疏松的作用
b:聚酰胺色谱法,聚酸胺柱层析法对
各种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其层析容量较大, 适合制备性分离,洗脱剂常用水-甲醇,水-乙醇或者甲 醇-氯仿。如陈景耀[20]等研究利用此法从蒲公英中提 取黄酮,得到的提取物纯度为67.4%。
13
c: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 2:梯度pH萃取法 3:脱铅方法 4:铅盐沉淀法 5:硼酸络合法
• 黄酮苷一般易溶于水、甲醇、 乙醇等强极性溶剂中,但难溶或 不溶与苯、氯仿等有机溶剂。
•③:旋光性:黄酮苷类多为左旋 光(含有糖)
9
2:化学性质: ①:酸性: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多有羟基,故显
酸性,可溶于碱性水溶液、吡啶、甲酰胺及二甲基甲酰胺 中。
②:碱性:氧原子的性质: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吡 喃酮环上的1-位氧原子,因有未共用的电子对,故表现出 微弱的碱性,可与强无机酸,如浓硫酸、盐酸等生成盐, 但不稳定加水后易分解。
14
用途介绍:
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它广泛 存在于高等植物及羊齿植物的根、茎、叶、花、 果实等中[1],主要有苷类、碳糖基、游离态等 状态存在。该化合物能够对诸多疾病产生预防和 治疗的功效,例如改善血管通透性、降低血脂和 胆固醇、止咳、祛痰、平喘、抗菌、抗辐射、抗 癌、抗肿瘤、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同时亦能增 加机体的免疫抵抗能力。
③:a:还原显色反应:盐酸-镁粉(或锌粉)的反应 显橙红-紫红色,少数显紫-蓝色,且B环上有-OH或-OCH3 取代时,颜色即随之加深。
四氢硼钠,二氢黄酮类专属还原剂 显橙红-紫红色
10
b: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Al3+:1%AlCl3或Al(NO3)3;黄色(λmax=415nm),有荧光
•Pb2+:1%PbAc2或碱式PbAc2;黄↓~红↓,有荧光
黄酮类化合物 组员: 2013501346 2013501347 2013501348 2013501349 2013501350
周虹 洪啸 付银银 何悦 徐琼
1
用
途
黄
临 床 应
介 绍
提 取
酮 介 物绍
分理
用
离化
学
性
质
2
黄酮介绍:
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其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
16
4:黄酮类化合物对癌症起作用的机制有消除 自由基、防止癌细胞分化生长、抑制癌症因 子三方面,还可作用于肿瘤细胞的M期或S期, 来干扰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来抑制肿瘤的增 殖。【6-8】 5:黄酮类化合物能够加快肿瘤细胞的凋零速 度、提升抗肿瘤细胞活性以及降低癌基因表 达来起到防止肿瘤恶化的作用。 6:黄酮类化合物由于能够降血脂、胆固醇的 功效,同时可以一定程度避免血栓的形成从 而起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压和冠心 病[10]。
例如:乙醇可除去蛋白质、多糖等水溶性杂质 2:碱提取酸沉淀法
原理:黄酮类化合物易溶于碱性水。常用 碱:碳酸钠、氢氧化钠
3:碳粉吸附法 4:超声提取法 5:酶提取法 6:高效液相色谱法
12
分离:1:柱色谱法
a:硅胶柱色谱法:硅胶柱层析法应用范
围最广,不仅可以分离黄酮苷元,还可以分离各种苷元。 肖坤福[21]等对多穗柯乙醇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 氯仿-甲醇-氨水-水梯度洗脱,分段收集,薄层层析检查, 得到5个成分段,其中一个分段经重结晶得到淡黄色针 状结晶,紫外灯下显荧光,确定为黄酮类化合物。
化学式:以C6-C3-C6为骨架构成 结构式:
8 7
A
6 5
1
O2
C
3 4
O
பைடு நூலகம்2' 3' B 4'
6' 5'
3
※ 黄酮广泛存在自然界的某些植物和浆果 中,总数大约有4千多种,其分子结构不尽相 同。发现第一个黄酮类化合物 --白杨素
※ 常见中药:黄芩、槐米、葛根、陈皮、 枳实、银杏叶、山楂
4
结构和分类:
•Zr4+ :2%ZrOCl2的甲醇溶液;↑枸椽酸, 5-OH黄酮的黄色 aq显著褪色;3-OH黄酮的aq呈鲜黄色
•④:其他反应:a:与碱反应鉴别黄酮类化合物类型。
•
b:与五氧化锑反应,区别查尔酮(红或紫色)
•
c:Gibb's反应,判断黄酮5-OH有无取代基
未取代蓝或蓝绿色
11
提取分离:
提取发方法:1:溶剂萃取法 原理:黄酮类化合物与混入杂质极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