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1.1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课题: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燃油压力调节器组成及原理教学步骤
一、学习目标及技能要求
掌握燃油压力调节器组成及原理
二、教学重点
掌握燃油压力调节器的油压测试
三、课前准备
1.桑塔纳2000整车
2.压力表V.A.G1318
四、教学方法
(1)理论辅导(2)示范操作(3)巡回指导五、教学过程
课题: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喷油器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教学步骤
一、学习目标及技能要求
掌握喷油嘴工作原理,结构
二、教学重点
掌握喷油嘴工作原理,检测及清洗方法
三、课前准备
1.桑塔纳2000整车
2.万用表或诊断仪
3.电路图或维修手册
4.喷油器超声波清洗试验台
四、教学方法
(1)理论辅导(2)示范操作(3)巡回指导五、教学过程
一.喷油器的作用
喷油器是执行喷油任务的最终元件,其作用是向发动机提供一定量的经过雾化的燃油。

它一般安装在进气歧管上,上方连接燃油管路,下方连接进气歧管,将燃油最终喷射在进气门前方。

当进气门打开时,空气将雾化后的燃油带入燃烧室,进行混合后燃烧。

二.喷油器的分类
1.按照安装位置分类
分为单点喷射和多点喷射
2.按照喷口数量分类
分为单喷口式和多喷口式
3.按照电磁线圈的电阻值分类
分为低阻喷油器和高阻喷油器
4.按照喷油器针阀的结构特点分类
分为轴针式和孔式
5.按照燃油进入的部件分类
可分为上部给油喷油器和底部给油喷油器
三.喷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喷油器的结构
它主要由滤网,线束插接器,电磁线圈,回位弹簧,衔铁和针阀等组成,针阀与衔铁多制成一体。

2.喷油器的工作原理
喷油器不喷油时,回位弹簧通过衔铁使针阀紧压在阀座上防止滴油。

当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电磁吸力,将衔铁吸起并带动针阀离开阀座,同时回位弹簧被压缩,燃油经过针阀并由轴针与喷口的环隙或喷孔中喷出。

当电磁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回位弹簧迅速使针阀关闭,喷油器停止喷油。

四.喷油器的驱动方式
可分为电流驱动和电压驱动二种。

1.电流驱动方式
采用电流驱动方式的喷油器控制电路中,不需要附加电阻,低阻喷油器直接与蓄电池连接,通过ECU中的晶体管对流过喷油器线圈的电流进行控制。

在喷油器电流驱动回路中,由于无附加电阻,回路的阻抗小,ECU 向喷油器发出指令时,流过喷油器线圈的电流增加迅速,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使针阀开启快,喷油器咂油迟滞时间缩短,响应性更好。

喷油器针阀的开启时刻总是比ECu向喷油器发出指令的时刻晚,此时间称为喷油器迟滞时间。

此外,采用这种方法时,保持针阀开户使喷油器喷油时的电流较小,喷油器线圈不易发热,也可减少功率损耗。

2.电压驱动方式
低阻喷油器采用电压驱动方式时,必须加入附加电阻。

因为低阻喷
油器线圈的匝数较少,加入附加电阻,可减小工作时流过线圈的电流,以防止线圈发热而损坏。

电压驱动方式中的喷油器驱动电路较简单,便其回路中的阻抗大,喷油器的喷油滞后时间较长。

其中,电压驱动高阻喷油器的喷油滞后时间最长,电压驱动低阻喷油器次之,电流驱动的喷油器最短。

电流驱动方式只适用于低阻喷油器,一般应用在单点喷射系统中。

电压驱动方式对高阻和低阻喷油器均适用,一般应用在多点喷射系统中。

课次:
课题:电控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教学步骤
一、学习目标及技能要求
掌握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检测方法
二、教学重点
掌握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结构,作用及工作原理
三、课前准备
1.桑塔纳2000整车
2.万用表或诊断仪
3.电路图或维修手册
4.实习报告
四、教学方法
(1)理论辅导(2)示范操作(3)巡回指导
五、教学过程
一.汽油发动机的有害排放物
现在汽车上的有害气体主要从3个途径排出:
1.发动机燃烧后所排放的废气
它的主要成分有以下三种
(1)CO是在空气量不足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不完全燃烧产物,因此CO的排出量基本上受空燃比所支配
(2)HC 是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

当发动机点火不良,排气门泄漏或空燃比过小或过大时,回燃烧不完全产生,特别是在怠速和减速时较易产生。

(3)NOx 是各种氮氧化合物的总称,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NO和NO2在汽缸内的温度高且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产生。

怠速时CO的排放量最多,NOx最少;行驶时,NOx排放量最多,HC最少;加速时,各种有害气体的排放量都增加,其中NOx的增加量最显著;减速时,NOx最少,HC却显著增加。

2.曲轴箱的废气
发动机人做功行程时,未燃烧的气体经活塞环,汽缸的间隙窜入
曲轴箱中,使机油与废气混合导致机油变稀,降低了润滑性;机油产生热分解则生成油泥,使金属零件回不磨损,窜气使活塞和汽缸过热,积炭造成早燃,引起活塞环胶着,造成气缸擦伤,这些都是成为产生各种故障的原因。

窜气的主要成分是HC,占70%~80%,剩下的20%~30%是CO CO2NOx SO2 PbO等
3.汽油蒸发形成的废气
随着外界温度的降低,油条内部的汽油蒸气凝结,因此,产生部分真空,从油箱盖吸入空气,之后,随着外界温度的上升,空气又与燃油蒸气HC一起排出,形成污染。

此外,除燃油泵外,燃油管道等接头渗出的汽油蒸发逸散至大气中,也成为大气污染源之一。

各大汽车制造商控制汽车废气排放的方式大致分为发动机燃烧过程控制和发动机外部废气控制二种。

发动机外部废气控制又可分为燃油蒸气挥发,窜缸废气和废气排放净化控制。

二.燃油蒸发控制
1.作用
燃油蒸发控制系统(EVAP)的作用是阻止燃油箱内的汽油蒸气泄漏到大气中污染环境,同时收集汽油蒸气并适时送入进气管内与空气混合后进入发动机燃烧,提高燃油的经济性。

2.基本原理与结构
主要由油气分离阀,活性炭罐,清污电磁阀等组成。

燃油箱内的汽油蒸气压力大于外界环境大气压力时,汽油蒸气经油箱顶部的蒸气管进入活性炭罐。

活性炭罐上出气口经真空软管与发动机进气歧管相连,软管中部设有一个清污电磁阀(常闭阀)控制管路的通断。

为防止破坏发动机正常的空燃比,回收进入进气管的燃油蒸气量必须加以控制,由ECU控制清污电磁阀的开闭来实现。

课次:
课题: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喷油器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教学步骤
一、学习目标及技能要求
掌握氧传感器及空燃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重点
掌握氧传感器工作原理,检测
三、课前准备
1.桑塔纳2000整车
2.万用表或诊断仪
3.电路图或维修手册
4.喷油器超声波清洗试验台
四、教学方法
(1)理论辅导(2)示范操作(3)巡回指导五、教学过程
一.氧传感器
1.氧传感器安装位置和类型
(1)在发动机排气管上
(2)氧传感器的分类
分类方法类型
按材质分类氧化锆(ZrO
2
)式
氧化钛(TiO
2
)式
按作用分类
非加热型
加热型按在排气管中的安装数量分类
单氧传感器
双氧传感器
双氧传感器用在采用OBDII系统的车辆上,一个氧传感器安装备在催化器前面的排气管上,另一个安装在催化转化器后面的排气管上。

上游传感器被ECU用于空燃比调节,下游传感器被ECU用于判断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转化效率。

目前使用的氧传感器应用最多的是氧化锆式氧传感器。

2.氧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氧化锆式氧传感器
锆管的陶瓷体是多孔的,渗入其中的氧气,在温度较高时会发生电离。

由于锆管内、外侧氧气会计师不同,存在尝试差,回而氧离子从大气侧向排气一侧扩散,从而使锆管成为一个微电池,在两铂极间
产生电压。

锆管氧传感器产生的电压将在理论空燃比时发生突变:稀混合气时,输出电压几乎为零;浓混合气时,输出电压接近1V。

(2)氧化钛式氧传感器
纯二氧化钛在常温下是一种高电阻的半导体,但表面一旦缺氧,电阻随之减小。

由于二氧化钛的电阻也随温度不同而变化,因此,在二氧化钛式氧传感器内部也有一个加热器,以保持氧化钛式氧传感器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温度恒定不变。

二.空燃比传感器
理论空燃比=空气质量/燃油质量=14.7。

在理论空燃比附近,氧传感器输出电压常会急剧变化,一旦超出此范围,其反应性能将降低,信号电压变化微弱。

在采用双氧传感的排放系统中,上游氧传感器采用空燃比传感器,下游氧传感器采用加热型的氧化锆式氧传感器。

1.空燃比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该传感器利用限流原理和氧浓度差电池原理的结合,将传感器分为二部分:一部分传感器为泵电池,别一部分传感为氧深度差电池,二部分传感器中间有一个扩散通道。

当混合气浓时,ECU通过控制流往加压室上面一侧电极的电流来限制加压室二侧电极的电压,改变氧离子的流向,从而调整扩散通道内的氧含量,使参考信号电压维持在0.45V。

当混合气变浓时,废气中的氧含量,信号电压增加,于是ECu降低泵送电流,体现在控制电压甚至为负电压值,使电压趋近于0.45V。

反之,ECU提高泵送电流,体现在控制电压较高或者为正电压值,使电压趋近于0.45V。

2.空燃比传感器与氧传感的区别
(1)氧传感器工作温度400度,空燃比的650度。

(2)泵送电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