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时授课计划(第2页)课时授课计划(第3页)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讲授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 §1-1 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一、带传动的组成与原理 1、带传动的组成(1)—带轮(主动轮) (2)—带轮(从动轮) (3)—挠性带摩擦型带传动 啮合型带传动1—带轮(主动轮) 2—带轮(从动轮) 3—挠性带 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以紧在至少两轮上的带作为中间挠性件,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力(啮合力)来传递运动和(或)动力。
3、带传动的传动比i机构的传动比——机构中瞬时输入速度与输出速度的比值。
带传动的传动比就是主动轮转速n 1与从动轮转速n 2之比:二、带传动的类型带传动 :摩擦型带传动、 啮合型带传动1122n i n时授课计划(第2页)讲授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三、带传动的特点与其它传动形式相比较,带传动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传动带具有良好的弹性,所以能缓和冲击、吸收振动,传动平稳,无噪声。
但因带传动存在滑动现象,所以不能保证恒定的传动比。
(2)传动带与带轮是通过摩擦力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因此过载时,传动带在轮缘上会打滑,从而可以避免其它零件的损坏,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但传动效率较低,带的使用寿命短;轴、轴承承受的压力较大。
(3)适宜用在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但外廓尺寸较大。
⑷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维护方便,成本低。
但不适用于高温、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场合。
四、带传动的维护为了延长使用寿命,保证正常运转,须掌握正确的使用与维护。
1.带传动在安装时,必须使两带轮轴线平行,轮槽对正,否则会加剧磨损。
安装时应缩小中心距后套上,然后调整。
2.严防与矿物油、酸、碱等腐蚀性介质接触,也不宜在下曝晒。
3.为保证安全,带传动应加防护罩。
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讲授容和过程 方法与指导 §1-2 V 带传动一、V 带及带轮V 带传动——由一条或数条V 带和V 带带轮组成的摩擦传动。
V 带V 带带轮二、V 带传动的主要参数 1、普通V 带的截面尺寸顶宽b 、中性层节宽b 、 高度h 、相对高度h /b p 2、V 带带轮的基准直径d dV 带带轮的基准直径d d ——带轮上与所配用V 带的节宽b p 相对应处的直径。
3、V 带传动的传动比i4、小带轮的包角α1包角——带与带轮接触弧所对应的圆心角。
包角的大小反映了带与带轮轮缘表面间接触弧的长短。
5、中心距a中心距——两带轮中心连线的长度6、带速v7、V 带的根数Zd1d22112d d n n i ==时授课计划(第2页)讲授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三、普通V带的标记与应用特点1、普通V带的标记中性层——V带绕带轮弯曲时,其长度和宽度均保持不变的层面。
基准长度L d——在规定的紧力下,沿V带中性层量得的周长,又称为公称长度标记示例:2、普通V带传动的应用特点优点: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精度要求不高,使用维护方便,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传动平稳,噪声低,有缓冲吸振作用在过载时,传动带在带轮上打滑,可以防止薄弱零件的损坏,起安全保护作用。
缺点:不能保证的准确的传动比、外廓尺寸大,传动效率低四、V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紧装置1、V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2、V带传动的紧装置讲授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1-3 同步带传动简介一、同步带传动的特点准确的传动比、传动效率高、传动比大、允许带速高、制造较贵。
二、同步带传动的应用1.在轻工机械设备上的应用2 .在精密机械设备上的应用讲授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3. 在具有特殊要求的机械中的应用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讲授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2-1 螺纹的种类和应用一、按螺纹牙型分类及其应用三角形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三角形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时授课计划(第2页)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时授课计划(第2页)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讲授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2-4 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一、普通螺旋传动普通螺旋传动——由螺杆和螺母组成的简单螺旋副实现的传动。
1.普通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螺母固定不动,螺杆回转并作直线运动螺杆固定不动,螺母回转并作直线运动螺杆回转,螺母作直线运动螺母回转,螺杆作直线运动时授课计划(第2页)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时授课计划(第2页)讲授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链板、外链板、销轴、套筒、滚子2.滚子链主要参数(1)节距——链条的相邻两销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以符号P表示。
链的节距越大,承载能力越强,但链传动的结构尺寸也会相应增越大,传动的振动、冲击和噪声也越严重。
滚子链的承载能力和排数成正比,但排数越多,各排受力越不均匀,所以排数不能过多。
(2)节数——滚子链的长度用节数来表示。
链节数应尽量选取偶数。
开口销、弹簧夹、过渡链节3.滚子链的标记链号-排数-整链链节数标准编号08A - 1 -88 GB/T 1243-1997链号为08A(节距为12.70 mm)二、齿形链简介由一组带有齿的外链板左右交错排列,用铰链连接而成。
齿形链标记示例CL08 -22.5 W -60 GB/T 10855-1997链号为CL08(节距为12.70 mm)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讲授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4-1 齿轮传动的类型及应用齿轮传动——利用齿轮副来传递运动和(或)动力的一种机械传动。
一、齿轮传动常用类型时授课计划(第2页)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讲授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4-2 渐开线齿廓一、齿轮传动对齿廓曲线的基本要求传动平稳、承载能力强二、渐开线的形成及性质动直线沿着一固定的圆作纯滚动时,此动直线上任一点K的运动轨迹CK称为渐开线,该圆称为渐开线的基圆,直线称为渐开线的发生线。
渐开线齿轮——以同一个基圆上产生的两条反向渐开线为齿廓的齿轮。
渐开线齿廓的性质:发生线在基圆上滚过的线段长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渐开线上任意一点的法线必切于基圆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渐开线上各点的曲率半径不相等渐开线上各点的齿形角(压力角)不等渐开线的起始点在基圆上,基圆无渐开线时授课计划(第2页)讲授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三、渐开线齿廓啮合基本定律齿轮传动要满足瞬时传动比保持不变,则两轮的齿廓不论在何处接触,过接触点的公法线必须与两轮的连心线交于固定的一点。
四、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点1、传动比恒定两齿轮的传动比为:i=ω1/ω2=O2P/O1P=r b2/r b1=r2′/r1′=常数2、传动的可分性当两轮的中心距稍有变化时,其瞬时传动比仍将保持不变,这个特点称为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可分性。
由于齿轮制造和安装误差等原因,常使渐开线齿轮的实际中心距与设计中心距之间产生一定误差,但因有可分性的特点,其传动比仍能保持不变。
3、啮合角为定值cosα′=rb1/r1′=rb2/r2′=常数说明渐开线齿廓在啮合时啮合角α′为定值。
由于啮合角不变,则齿廓间的压力方向不会改变,这对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很有利。
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讲授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4-3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一、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二、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标准齿轮的齿形角α、齿数z、模数m、齿顶高系数h a* 、顶隙系数c*1.齿形角——在端平面上,过端面齿廓上任意点K的径向直线与齿廓在该点处的切线所夹的锐角,用α表示。
K点的齿形角为αK。
渐开线齿廓上各点的齿形角不相等,K点离基圆越远,齿形角越大,基圆上的齿形角α=0°。
分度圆压力角——齿廓曲线在分度圆上的某点处的速度方向与曲线在该点处的法线方向(即力的作用线方向)之间所夹锐角,也用α表示。
2.齿数z一个齿轮的轮齿总数。
3.模数m齿距p除以圆周率π所得的商,即m=p /π。
模数已经标准化。
齿数相等的齿轮,模数越大,齿轮尺寸就越大,轮齿也越大,承载能力越大。
时授课计划(第2页)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讲授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4-4 其他齿轮传动简介一、斜齿圆柱齿轮传动1.斜齿圆柱齿轮的形成直齿轮齿廓的形成当发生面沿基圆柱作纯滚动时,直线BB形成的一个螺旋形的渐开线曲面,称为渐开线螺旋面。
βb称为基圆柱上的螺旋角。
2.斜齿轮传动的啮合性能齿的接触线先由短变长,再由长变短,承载能力大,可用于大功率传动轮齿上的载荷逐渐增加,逐渐卸掉,承载和卸载平稳、冲击、振动和噪声小,使用寿命长传动平稳、冲击、振动和噪音较小适用于高速重载的场合2.斜齿轮传动的啮合性能齿的接触线先由短变长,再由长变短,承载能力大,可用于大功率传动情况时授课计划(第2页)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讲授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4-5 渐开线齿轮失效形式失效——齿轮传动过程中,若轮齿发生折断、齿面损坏等现象,齿轮失去了正常的工作能力。
一、齿面点蚀点蚀多发生在靠近节线的齿根面上。
二、齿面磨损齿面磨损是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三、齿面胶合高速和低速重载的齿轮传动,容易发生齿面胶合。
四、塑性变形当齿轮的齿面较软,在重载情况下,可能使表层金属沿着相对滑动方向发生局部的塑性流动,出现塑性变形。
时授课计划(第2页)讲授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5-1 蜗杆传动概述一、蜗杆传动的组成蜗杆传动由蜗杆和蜗轮组成,通常由蜗杆(主动件)带动蜗轮(从动件)转动,并传递运动和动力。
1.蜗杆结构蜗杆通常与轴合为一体。
2.蜗轮结构蜗轮常采用组合结构。
二、蜗杆的分类按蜗杆形状: 圆柱蜗杆传动、环面蜗杆传动、锥蜗杆传动按蜗杆螺旋线方向:左旋蜗杆、右旋蜗杆按蜗杆头数:单头蜗杆、多头蜗杆三、蜗轮回转方向的判定1.判断蜗杆或蜗轮的旋向:右手法则:手心对着自己,四指顺着蜗杆或蜗轮轴线方向摆正,若齿向与右手拇指指向一致,则该蜗杆或蜗轮为右旋,反之则为左旋。
时授课计划(第2页)讲授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2.判断蜗轮的回转方向;左、右手法则:左旋蜗杆用左手,右旋蜗杆用右手,用四指弯曲表示蜗杆的回转方向,拇指伸直代表蜗杆轴线,则拇指所指方向的相反方向即为蜗轮上啮合点的线速度方向。
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蜗杆传动的受力情况类似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情况。
齿面上的法向力Fn 仍可分解为三个相互垂直的分力。
圆周力Ft、轴向力Fx、径向力Fr。
圆周力Ft1的方向与节点P的速度方向相反。
径向力Fr1的方向总是指向蜗杆轴线。
用主动轮左右手法则判定:对主动右旋蜗杆以右手四指弯曲方向表示转动方向,大拇指的指向即为轴向力Fx1的方向。
蜗轮材料选择:蜗杆一般采用碳素钢或合金钢制造,要求齿面光洁并且有较高的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