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转移肿瘤的诊治进展
根据肿瘤侵及区域分型
Tokuhashi评分
项目 一般性情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差(10 %~40 %) 中(50 %~70 %) 好(80 %~100 %) 除脊柱外的骨转移性肿瘤数目 ≥3 1~ 2 0 累及的椎体量及数目 ≥3 2 1 得分
0 1 2 0 1 2 0 1 2
Tokuhashi评分
Harrinton分级缺陷
未考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Ⅲ级中如果肿瘤已经严重压迫脊髓 ,并对放疗不敏感,则应手术治疗 临床上应用较少
Tomita 分型
1994年,Tomita将脊椎划分为椎体 、椎弓根及椎板、横突及棘突、硬 膜外腔隙和椎旁组织5个区域。
Tomita 分型
椎体解剖区域划分
脊柱转移肿瘤的分型及治疗
浙江省中医院骨科 沈进稳
在所有脊柱肿瘤中,转移性肿瘤发
病率远高于原发肿瘤 据统计,大约70%因肿瘤死亡的病 例尸检时可发现脊柱转移性肿瘤 当椎体破坏达30%-50%时才可能 在X线片上发现
发病部位
胸椎最多见 其次为腰椎、颈椎、骶椎
在恶性肿瘤转移部位中仅次于肺和
肿瘤原发器官 肺、胃 肾、肝、子宫, 其它原发灶不明 甲状腺、前列腺、乳房、直肠 重要器官转移灶 未切除 切除 无转移 脊髓麻痹 完全 不完全 无 0 1 2
0 1 2 0 1 2
Tokuhashi评分
总分12分,得分越高,预后越好 Tokuhashi建议≧9时,手术切除
肿瘤;≦5时建议姑息性治疗
Harrinton分级
根据神经损坏和骨破坏程度,分为5级 Ⅰ级 无明显神经损害 Ⅱ级 有骨破坏,无塌陷或不稳 Ⅲ级 主要感觉或运动神经损害,无明显骨 破坏 Ⅳ级 椎体塌陷引起疼痛,无明显神经损害 Ⅴ级 椎体塌陷或不稳,伴明显神经损害
Harrinton分级治疗
Ⅰ、Ⅱ级可行化疗、放疗或激素治
疗,无需手术 Ⅲ级应行放疗 Ⅳ、Ⅴ级应手术治疗,重建脊柱稳 定性
Tokuhashi评分
Enkaoua引用此评分系统回顾性研究 71例脊柱转移性肿瘤,认为该系统 对预后的预测较准确
Tokuhashi评分
缺点 不能用于急诊患者 将原发灶不明的肿瘤和肾细胞癌归 为一类欠妥
Tomita评分系统
从三个方面分别评分进行评估 1. 原发肿瘤的恶性程度 2. 内脏转移情况 3. 骨转移情况
椎体水平断面分为12个放射性区域,
呈顺时针排列 同时由外层向内层分为ABCDE5层 A层 骨外软组织层 B层 骨浅层 C层 骨深层 D层 硬膜外层 E层 硬膜内层
WBB分期
WBB分期
能够确定肿瘤的空间位置和范围,
以及受累节段的毗邻关系 有利于外科治疗的评估 据此可确定手术方案
肝脏,居于第三位
容易发生脊柱转移的恶性肿瘤
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最多见
其次为宫颈癌、肾癌、甲状腺癌、
肝癌、胃癌等
手术治疗的价值仍存在争议 术前根据患者年龄、患者的预期生存
时间、肿瘤病理分型和部位、肿瘤对 放、化疗的敏感性、脊柱不稳定的程 度、神经功能状况等综合评估
手术治疗适应症
依据累计分数决定治疗目的和方法
6~7分,预计生存期12月,宜行姑
息手术治疗 8,9,10分,不应行手术,而只能 行支持治疗
由于脊柱解剖和功能的特殊性,无
法实施Enneking外科分期所述的广 泛切除或根治性切除。 Weinstein1997年提出脊柱肿瘤的 WBB分期
WBB分期
Tomita分型
根据肿瘤侵及区域分为7型 1型 肿瘤局限于椎体或椎板内 2型 肿瘤侵犯椎弓根 3型 肿瘤累及整个脊椎 4型 肿瘤累及硬膜外腔
Tomita分型
5型
肿瘤累及椎旁组织 6型 肿瘤累及相邻脊椎 7型 多发、跳跃性脊柱转移 Tomita认为6、7型不应行手术治疗
Tomita 分型
脊柱不稳定和脱位 椎体病理性骨折塌陷
脊髓压迫和疼痛
其他治疗无效
手术不能明显改变患者的生存率 一般认为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预
期生存期应大于6个月 手术目的是神经减压、缓解疼痛、 稳定脊柱、提高生活质量
患者的预期生存期对治疗方案的选
择十分重要 缺乏客观量化的指标或评分标准来 估计患者的预期生存期
Katsuro Tomita,etc. Spine 2001, Vol.26 No.3
Tomita评分系统
原发肿瘤的恶性程度 ① 生长缓慢 1分 乳房、前列腺 、甲状腺 ② 生长中度 2分 肾脏、子宫 ③ 生长快速 4分 肺、肝、胃肠 道、原发病灶不明者
内脏转移情况 ① 无内脏转移灶 0分 ② 有内脏转移灶,但可以通过手术或介 入等治疗者 2分 ③ 有内脏转移灶,且已不能治疗 4分
骨转移,包括脊柱 ① 单发脊柱转移 ② 多发脊柱转移
1分 2分
依据累计分数决定治疗目的和方法
2~3分,目的是长期局部控制,预期生 存期2年以上,应行广泛或边缘切除 4~5分,目的是中等时间的局部控制, 一般行囊内切除。如条件允许,边缘切 除或者包括周围屏障组织的囊内切除( thorough debulking)预后更好。
对应有三种大块切除方法 1.椎体整体切除 2.椎体矢状切除 3.椎体后弓切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临床表现
疼痛 神经功能障碍
肿块及畸形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血沉
血清总蛋白
血清蛋白电泳
碱性磷酸梅
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 X线断层摄影
CT
MRI
同位素扫描
血管造影
治疗
化疗 放射及核素治疗
激素
生物疗法
手术治疗
脊柱转移瘤的预防和治疗新概念
原发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抑制和减少溶骨性破坏
双磷酸盐 降钙素
硝酸镓
脊椎瘤样病变
动脉瘤样骨囊肿 嗜酸性肉芽肿
纤维异常增殖症
畸形性骨炎·····
·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