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课件
为对人性的争论。 二、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特点 几大影响理论与人物
三、实证分析阶段 时间、转向时的三大特征、
特里普里特和墨德是这一时期的先 驱,奥尔伯特是实验的代表。
二战之后的发展特征
八十年代之后的发展特征为跨 文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 主要原则:
•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 一致的心理状态。 •角色理论(米德)
二、角色扮演
•1、角色期待(社会和公众) •2、角色领悟(认识和领悟)
效度与信度 随机化
实验组与对照组
实验室实验(控制条件严格、 内在效度较好) 自然实验
实验法和调查法是社会心理学 应用最广的方法。 心理测验 相关研究
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 论流派
一、社会学习论(班杜拉、沃尔 特斯)
基本观点与学习机制:社会行 为通过学习获得:联想、强化、
模仿
二、社会交换论(霍曼斯)
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 和缩小代价,认为趋利避害是
人的本能之一, 提出五个普遍性命题
三、符号互动论(詹姆斯和米 德)
人的社会行为是对刺激意义的 理解(符号),
而且是在互动(内、外)过程 中实现
四、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
强调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有 决定作用的理论
古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荣 格、阿德勒)
方法 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
理论流派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社 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和社 会意识的学科。它试图了解和 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
和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艾尔乌德:社会心理学是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 社会化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
第一单元 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概念 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与个人的视角
社会化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
和技能 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3、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
与冲突等概念。
1、F.H.奥尔波特(F.H.A llort,1924)指出,社会心理学是 “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 )
的学科”。
2、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强调群体 与互动作用的是( )取向。
3、勒温( K.Lewin,1936)关于 行为的著名公式是:B=f( P, E )
其中,E的含义是( )
4、社会心理是( )与社会行 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 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
上述三节为强调个体的心理学层面
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沟通两个单元、人际关系三个单元) 第七节 社会影响(从众、社会促进和社会惰化、模仿暗示与社会感染)
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 上述三节为强调群体的社会学层面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简史 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 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以对人 类的反应、沟通及本能和习惯 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
出发点。
•3、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 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
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越来越强调整合的 趋势,文化人类学可试为这一
趋向的代表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一)社会行为
第一节 概述 (对象、范围、发展简史、方法、主要理论流派)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 (社会化、社会化的结果、自我身份与自尊)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社会知觉概述、印象形成与印象整饰、归因) 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社会动机概述、主要社会动机、社交
情绪) 第五节 态度(态度形成、态度改变及其理论、态度测量)
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5、在社会心理学有研究范围中,
时尚属于( )的研究内容。 6、( )被学术界认为是现代
社会心理学之父。
7、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 ) 8、历史上最早的心理学研究, 是围绕( )的哲学家思辩。
9、口头调查又称为( ) 10、参与观察的优点是( ) 11、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
()
•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 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 及其所处情境的状况。勒温提
出著名的公式: B=f(P, E) B—行为; P—个体; E—个体所处的情境; f—函数
关系
其意义是,行为个体及其情境 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 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
弗洛伊德的意识结构论、人格 结构论、本能论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集体潜意 识思想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新精神分析论:把文化、社会 条件等因素作为精神分析人格
理论的重要基础
代表人物有:霍妮、沙利文、 艾里克森等。
五、社会认知论 社会认知论来源于格式塔心理 学,强调认知结构的意义,。
代表人物为勒温,提出了场理 论、心理生活空间、力、紧张
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社 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
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个体层面:自我意识、 社会知觉、态度等 •2、人际层面:人际沟通、 人际关系等 •3、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 社会影响等 4、社会层面:风俗、时尚、 阶层、阶级等。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一、哲学思辩阶段(启蒙期) •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 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焦点
确定人生方向 4、培养社会角色
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时间与心向) 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
化的可能(能力)
四、社会化的载体
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 参照群体
五、社会化的分类
语言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心理学的概念)、道德社会 化(知、情、行)、政治社会
化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1、价值中立原则(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伦理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是所有研究方法的
基础 自然观察与参与观察(特点)
2、调查法: 访谈(取得成功的条件)
问卷(优点) 3、档案法(以内容分析为基本
方法)
实验法:是指在控制各种实验 结果因素的条件下,有目的有 组织的操纵某个因素,以研究 对被试心理效果的影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