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山古茶树
• 无量山东坡锦屏镇磨腊村生长着一株野生型大 茶树,主干基径3.5米,高24米,树幅13.9×15 米。 • 无量山东坡锦屏镇龙树村生长着一株“山”字
型特异的大茶树,为全球绝无仅有,连体基部
长出三个树干,基部干围为1.9米、1.8米、1.3 米,树干满是瘤状突起,十分古老。最大基部 围7.83米,基部根围4.86米,树高14米,树幅 10×7米。
大椿树1号古茶树
杨梅树2号古茶树
1、南涧“大山茶王”
• “大山茶王”坐落在海拔约2100米的无量山中 ,距南涧县城约60公里。“大山茶王”有600 多年树龄,树高约10米,树枝覆盖面积约25平 方米,根部直径约30厘米,合抱难围,树冠呈 伞状,蓬勃葱郁,遒劲美观,长势良好。 • “大山茶王”每次可摘鲜茶40公斤,制成的精 茶甘美耐泡,回味经久。由于目前国内发现的 古茶树多为野茶,而“大山茶王”已具有家茶 的明显特点,实属罕有,为保护这一珍稀资源 ,近年来古德茶场对这颗古茶树加大了保护力 度。每年仅对古茶树采摘一次或不进行采摘。
三、无量山古树茶的特点
• 山高则温低,芽叶生长通常较慢,光合作用充 足。无量山茶得天独厚,垄断了天时地利的优 越自然条件,因此用无量山茶叶原料生产的茶 ,内蕴独特香气。 • 生茶清香,生津止渴;熟茶醇厚,韵明香高。 古云“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香飘十里外 ,味酽一杯中”。 • 无量山乔木普洱茶茶面条索肥壮、银毫密布、 表里如一,滋味醇厚浓郁回甘,香纯气正且持 久。是历史以来形成的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
• 南涧县古茶树资源主要分布在无量山镇、宝华 镇、公郎镇、小湾东镇、碧溪乡、拥翠乡六个 乡镇。
• 现存树高2m以上,基部干围40㎝以上的古茶树
大约8000—10000株。数量比较集中的有宝华 镇无量村委会大箐—杨梅树—老卜苴、无量山 镇德安村委会山花、碧溪乡回龙山村委会回龙 山、小湾东镇龙门村委会龙门四大古茶树群。
无 量 无量山古 山 树茶 古 茶 树
框架
• • • • • • 一、无量山 二、无量山古树茶栽培历史 三、无量山古树茶的特点 四、古树茶与台地茶的区别 五、古树茶的现状 六、未来我们要做的
一、无量山
无量山,古称蒙乐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景东 县西部北纬23°57’——24°44’,东经 100°22’——101°04’之间。,西北起于南 涧县,向西南延伸至镇沅、景谷等地,西至澜 沧江,东至川河,景东县境内面积2581平方千 米 •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景东、南涧两县 境内,无量山古茶山迄今保存有许多珍贵的古 茶树资源。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无量山随处 可见许多直径在30厘米以上、树高3-5米的大 茶树。
三古茶树资源 (一)大理南涧古茶树资源
• 南涧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州南端 ,地处大理、临沧、普洱三州市结合部,山区 面积99.3%。 • 地势落差大,最高海拔3061米,最低海拔994 米,因受无量山、哀牢山、澜沧江和黑惠江的 影响,地质地貌复杂多样,气候温和、湿润多 雾、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茶叶种植,南涧有着 悠久的种茶历史,早在唐朝时期,南涧无量山 、哀牢山间就已经开始种植茶叶,南涧素有“ 茶叶之乡”的美誉。
树龄。
公 郎 镇 古 茶 树
(二)普洱景东古茶树
• 据《景东地志征集资料》记载:“民国9年( 1920)锦屏南攀箐原有茶树6000株,新植 2000株,产量200公斤,运销省城(昆明); 文井清凉原茶树9万株,新植15万株,200人 栽培,产量2250公斤,运销大理;安定老仓原 植茶树25万株,新植30万株,150人栽培,产 量1000公斤,远销大理;大街、花山者干河一 带新植茶树1500株,10人栽培;锦屏前所新 植茶树12000株,20人栽培,产量1500公斤, 远销大理。”由此可见景东的古茶树之多,收 益之丰,而且已有了系统的管理、统计工作。
无量山古树茶的特点
• 条索稍长,汤色黄绿尚亮,
苦显涩弱,但涩较长,回甘 较好亦生津,汤质尚饱满,
叶底黄绿匀齐,有山野气韵
。
四、古树茶与台地茶的区别
• “所谓‘古茶树’是指树龄在300年 以上,处于自然生长状态的乔木型大叶 种茶树,包括野生型、栽培型、过渡型 大茶树。这些古茶树生长的营养物质来 自于原土质的丰厚地力和茶树周围形成 的良好生态,没有化肥和农药的侵扰。 • 台地茶,则是通过人工培育和管理的茶 树,生产时间较短,大概在数年至数十 年之间。
无量山周围的安定乡、漫湾镇、林街乡、锦屏镇 是景东县的主要产茶乡镇。 • 无量山分布的成片野生大茶树和栽培大茶树、 古茶园证明,景东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之一。 景东无量山有50年以上的古茶树园普查面积约 为3.7万亩,其中100年以上的约0.44万亩。
• 现存栽培型野生古茶树群落主要分布在无量山 腹地,海拔1100到2800米的群山中,景东县的 先民有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其中的安定、 漫湾、林街、景福4个乡境内的野生古茶树最 具代表性。
位于南涧县无量乡古德茶场的“大山茶王”
2、南涧县公郎镇古茶树
• 地处无量山中的南涧县公郎镇龙平村委会斯须 乐村发现一株古茶树。 • 这株茶树树皮斑驳,树干上长满绿色的苔藓,
主干粗1.56米,树高7.5米,树冠达42.
5平方米,主干离地面1米处有四枝巨大分枝 ,每一分枝的径围都在50公分左右。 • 茶科所科技人员初步考证,这株茶树属于栽 培型的云南大叶种茶,至少有300年以上的
二、无量山古茶树栽培历史
• 相传,无量山垦植茶树,始于三国时期,茶树 种植、栽培技术为诸葛亮南征时所传授,直到唐 代南诏时期,无量茶山一直是彝族在栽培利用茶 树。据当地彝族世代相传,他们迁来无量山定居 已经有57代了。 •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无量山随处可见许多直 径在30厘米以上、树高3-5米的大茶树,千百年来 ,彝族对无量山的茶树加以保护、利用,并不断 新植、改造,使无量山茶叶生产不断发展。 • 至清代,无量山茶园面积达10万多亩,每年产 干毛茶3000多吨,出本地加工外,还运往勐海、 易武等地加工成各种普洱紧压茶,再销往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