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章发动机工作原理与总体构造课件
第一章发动机工作原理与总体构造课件
在做功行程中,燃烧气体的最大压力可达6~9 Mpa,最高温度可达1800~2200K。做功结束时压 力约为0.2~0.5 Mpa,温度约为1000~1200K。
(4)排气行程
排气行程与汽油机类似,排气终了时 气缸内残余废气压力约为0.105~ 0.12Mpa,温度为700~900K。
(5)柴油机示功图
2.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循环 第一冲程:活塞由上止点移到下止点,即曲轴由 0º转到180º进气门打开,新鲜空气被吸入气缸。 第二冲程:下止点—上止点,180º~360º,气体 被压缩,进排气门均关闭 第三冲程:上止点—下止点,360º~540º,气体 膨胀,进排气门均关闭; 第四冲程:下止点—上止点,540º~720º,废气 被排出,排气门打开。
各零部件油雾
主要部件:集滤器、机油泵、滤清器、各种阀体等
8.起动系
功用:内燃机不能自行起动,借助外力使之运转 主要部件:起动机、蓄电池、点火开关等
起动系
小节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两大机构 五大系统
曲柄连杆机构 配气机构 供给系 点火系 冷却系 润滑系 起动系
第三节 发动机工作原理
知识点:
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汽油机示功图
柴油机示功图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温度800~1000K 压力105~400
kPa
温度300~370K压 力800~900 kPa
温度800~1000K压 力3~5 MPa
终了:温800~1000K
喷油器 压力105~400 kPa
进气门
纯空气
排气门
吸气行程
压缩行程
作功行程
瞬时:温度1800~2200K压 力5~10 MPa
第一章发动机工作原理与总体构造课件
第一章 发动机工作原理 和总体构造
第一节 发动机基本术语和类型
知识点:
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发动机的分类
(一)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发动机基本术语
1.上止点: 活塞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的位置
2.下止点:活塞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近的位置 3.活塞行程 S:上下止点之间的距离 4.曲柄半径R:曲轴旋转中心到曲柄销中心的距离 5.气缸工作容积VS(单位 L)
气缸吸气时汽缸内气压p=0.075~0.09MPa<大气压; 气缸温度T=370~400K。
进气行程
温度370~440 K, 压 力75~90 kPa
进气门开启
排气门关闭
上 止
P点
下 止 点
活 塞
大气压力线 r
a
示功图:表示活塞在不同位置 时气缸内气体压力的变化情况。
示功图
V
(2)压缩行程
由进气门关闭到活塞移到上止点(成为压缩上止点)为止, 进排气门都关闭。
3.配气机构
功用: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 主要部件:气门组、传动组
4、燃油供给系统
3供给系统
作用:将燃油系统和空气及时地供给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 气及时排除
主要部件:化油器或电控喷油器(汽)、高压油泵和喷油器、 电控及共轨系统(柴)、空气滤清器、进气管、排气 管、消声器等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供给系统
能力点:
熟练掌握发动机(四冲程和二冲程、汽油机和柴油 机)工作原理;
熟练掌握各冲程的工作特点。
(一)、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1.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发动机在活塞行程内完成进气、压缩、作 功和排气四个过程,即在一个活塞行程内只进行 一个过程,因此,活塞行程可分别用四个过程命 名,分别称为进气冲程、压缩冲程、作功冲程、 排气冲程。
油泵
排气行程
(二)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1.特点
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是在两个活塞 行程即曲轴旋转一圈的时间内完成的。经 过两个冲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包括进气、 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过程;没有专门的 配气机构。
2.换气机构
没有进排气门,换气是通过三个孔(进气 孔、排气孔、扫气孔)来实现,混合燃气 在曲轴箱内完成混合。
活塞由上止点运动到下止点,活塞顶部所扫过的容积,VS =(π/4)D2·S×10-3
6.燃烧室容积(余隙容积)VC :活塞位于上止点时,
活塞顶部上方的容积
7.气缸最大容积Va 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活塞顶部上方的容积Va= VS + VC
8.内燃机排量 VL 所有气缸的工作容积之和VL =i·VS
9.压缩比ε: 气缸最大容积Va与燃烧室容积VC之比 ε = Vc / Va ε 越大,循环热效率越高
5.点火系统:汽油机和煤气机所采用,点燃混合气
主要部件:火花塞、点火线圈、断电器、分电器
6.冷却系
功 用:防止发动机过热,及时散发热量 分 类:风冷、水冷 主要部件:水泵、风扇、水箱、节温器
7.润滑系
功 用:润滑、冷却、清洁、密封、防腐 润滑方式:
飞溅润滑:靠曲轴等旋转部件飞溅起的油滴润滑 压力润滑:靠润滑系统建立起的油压经过各个油道润滑
5.按冷却方式
风冷: 以空气为冷却介质,没有专门的冷却系统 如:摩托
车、小型柴油机、坦克
水冷: 以液体为冷却介质,有专门的冷却系统
6.按进气方式
增压:在进气过程中,可燃混合气或空气是通过装 在进气管道上的增压器提高压力,然后进入气缸内 非增压:也叫自然吸气发动机,靠活塞的抽吸作用
7.按着火方式
(3)作功行程
在压缩行程结束时,喷油泵将柴油泵入喷油器, 并通过喷油器喷入燃烧室。因为喷油压力很高,喷 孔直径很小,所以喷出的柴油呈细雾状。细微的油 滴在炽热的空气中迅速蒸发汽化并借助于空气的运 动,迅速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起。由于气缸内 的温度远高于柴油的自燃点,因此柴油随即自行着 火燃烧。燃烧气体的压力、温度迅速升高,体积急 剧膨胀。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活塞推动连杆,连 杆推动曲轴旋转做功。
汽油控制喷油系统
电控共轨柴油机共轨系统-依维柯索菲姆
TDl是英文Turbo Charged Direct lnjection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涡轮增压+电控共轨柴 油直喷的意思。这种采用了新型技术的柴油发动机,保留了柴油发动机优点的同时,在震 动噪音以及动力方面,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汽油发动机的性能,因而得到欧洲用户的普遍欢 迎。TDl只不过是新型柴油发动机的一种,它并非大众独有的某种技术,其他厂商也有类似 技术的柴油发动机。
3、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
由进气门开启到进气门关闭
进气提前角:
进气门打开时刻与活塞位于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为
了获得较多的充气量,活塞到达上止点前就开始开启)
进气晚关角:
活塞到达下止点时刻与进气门关闭时刻之间的曲轴转角。 利用空气流动的惯性及气体的动量,使更多的空气充入气 缸。
进气终了时刻:
排气行程
进气门关闭
排气门打开
P
上Z
止 点
下 止 点
残余废气
c
大气压力线 r
b
活 塞
温度900~1200 K 压力 105~125 kPa
V 示功图
1、进气行程 2、压缩行程 3、作功行程 4、排气行程
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进气行程 压缩行程 做功行程
排气行程
发动机气门开启角度之间的关系
(5)汽油机示功图
汽油机示功图
4、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
在柴油机进气行程中,被吸入气缸的只是纯净 空气。由于柴油机进气系统阻力较小,残余废气 的温度较低,因此进气行程结束时气缸内气体的 压力较高,约为0.085-0.095Mpa (相对于汽油机 而言)。
(2)压缩行程
因为柴油机的压缩比大,所以压缩行程终了时 气体压力可高达3~5 Mpa,温度可高达750- 1000K。
外燃机是一种外燃的闭式循环往复活塞式热力发动机,有别于依靠燃料在发动机内部 燃烧获得动力的内燃机。新型外燃机使用氢气作为工质,在四个封闭的气缸内充有一定容 积的工质。气缸一端为热腔,另一端为冷腔。工质在低温冷腔中压缩,然后流到高温热腔 中迅速加热,膨胀做功。燃料在气缸外的燃烧室内连续燃烧,通过加热器传给工质,工质 不直接参与燃烧,也不更换。
3.按气缸数
单缸:只有一个气缸 多缸:由多个气缸组成
4.按气缸排列方式
直列立式、V型、 对置式
对置式
其它类型发动机-星型
汪克尔型转子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
斯特林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是伦敦的牧师罗巴特 斯特林(Robert Stirling)于1816年发明的,所以命 名为“斯特林发动机”(Stirling engine)。斯特林发动机是独特的热机,因为他们理论上 的效率几乎等于理论最大效率,称为卡诺循环效率。斯特灵发动机是通过气体受热膨胀、 遇冷压缩而产生动力的。这是一种外燃发动机,使燃料连续地燃烧,蒸发的膨胀氢气(或 氦)作为动力气体使活塞运动,膨胀气体在冷气室冷却,反复地进行这样的循环过程。
点燃:靠火花塞点火来产生燃烧,汽油机所采用 压燃:靠燃油的自燃来产生燃烧,柴油机所采用
8.按用途
固定式:工程机械采用 移动式:……
第二节、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1.机体与气缸盖
机体:骨架作用,安装各个机构和系统,包括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油底壳、 曲轴箱
缸盖:组成燃烧室,布置各种零部件
2.曲柄连杆机构
作用: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曲轴的旋转运动对外输出动力 组成:活塞、连杆、曲轴三部分
但是,斯特林发动机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例如膨胀室、压缩室、加热器、冷却室、 再生器等的成本高,热量损失是内燃发动机的2-3倍等。所以,还不能成为大批量使用的发 动机。
斯特林发动机目前有报道,已经开始研究在计算机主板的散热 风扇上使用,通过北桥芯片的发热来带动斯特林发动机,以此来给 硬件降温,该研究还处于研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