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体制比较
与美国不同的是, 日本每一级政府都以两种税为主 体税种。中央财政的主体税种是个人所得税和法人 所得税, 都道府县的主体税种是事业税和居民税, 市叮村的主体税种是居民税和固定资产税。在1990 年财政年度中,个人所得税和法人所得税占国税总 额的比重分别为41.6%和31.4% ;事业税和居民税 占都道府县税收总额比重分别为28.4% 和28.8%, 居民税和固定资产税分别占市叮村税收总额的 49.4% 和3.4%。
三、美、法、日及我国财政体制的比较
(一)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模式 (二)各级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 (三)各级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体系
(一)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模式
法国是一种集权型财政体制。其特点是:
从财政收支角度看,中央财政控制着绝大部分税收,一些主 要税种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和关税 等,全部划归为中央收入,地方不参与分成。同时,中央政 府也负担着绝大部分财政支出。 从税收管理权限看,60年代以前,法国地方税有40 多个税 种,地方政府税收管理权限比较大,经过60 年代和70 年代 初两次重大税制改革,地方政府的税收管理权限大大缩小。 目前地方税主要是那些收入弹性较小的税种,如土地税、房 产税、行业税等。 从地方财政收入来源看,相当一部分是中央财政的税收返还 和专项补贴,大体占地方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而且中央对 地方财政补助主要是平衡补助。
日本是一种集权与分权结合型财政体制。日本财政体制的明 显特征是:收入上集权、支出上分权。80年代以来中央预算 集中的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60%以上,实际支出则不到40%; 相反,地方预算收入占预算总收入的40%左右,而实际支出 占预算总支出的60% 以上。中央政府集中大部分收入并控制 税收管理权限,体现了集权,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 控能力;地方政府安排着大部分财政支出,体现了分权,有 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日本税收也是实行三级管理(中央、都道府县和,市町村), 税法由国会制定,内阁为实施税法制定政令,都道府县和市 町村政有根据政令制定具体条例,各级税务机构通过制定内 部文件来统一贯彻税法和政令。当地方政府出现收不抵支情 况时,可以开征法定外普遍税,但该税的开征和调整必须经 过地方议会讨论通过,并要经过自治大臣批准。日本税务机 构分中央、地方两套税务系统,地方税务机构负责征收都道 府县、市町村等地方税。
(三)分级包干财政体制
为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在20 世纪80年代,通过 引入分级财政包干体制,改革了过去中央的集中财政管理体 制,即各级政府之间层层包干,超收部分可按一定比例分成。 这一阶段有三个标志性的改革,一是1980年开始的中央和地 方财政分灶吃饭;二是1985 年的利改税,即将国有企业的 上缴利润改为缴纳所得税;三是1988年的财政包干制。 分级财政包干制使得中国的财政体制由高度集权走向高度分 权,在有效激活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的同时,也使得中央政 府的经济调控和行政管理能力大大下降, 给国家的治理带来 了一些问题。
二、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历程
(一)1949-1953:高度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 (二)1953-1979: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体 制 (三)1980-1993: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 (四)1994以来:分税制财政体制
(一)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财政体制实 行统收统支,主要特征是收入支出两条线。地方政府负责组 织收入,收入全部上缴中央国库,地方政府一切开支均需中 央统一审核,逐级拨付。因此, 地方政府只是作为中央政府 的一个派出机构,没有相应的事权和财权。中央政府高度集 权,所有的财政制度均由财政部统一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 实施。
我国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包括消费税、车辆购置税、 关税,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耕 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 享收入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 人所得税等。
3、税收征管机构 美国税收划分为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三级管理。联邦政府的 基本课税权由宪法授予,主要税法由国会制订,财政部颁布 实施细则,并由国内收入局解释执行。州和地方政府的课税 权虽不需要联邦宪法直接规定,但宪法通过特殊条款或者通 过司法部门对宪法中与税务有关的其他条款的应用,对各州 课税权有一定的限制。同时,州的课税权还要受其州宪法的 约束。地方政府这方面的权限由州授予。美国税务机构分 为国内收入局、州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三套系,分别负责各 自税收收入的 征收管理工作。
美国是一种分权型财政体制,其特点主要有: (1)联邦财政收支占全国财政收支的比重相对较低。 (2)地方预算收入来源于中央补助的比重也较低,1990 年 美国州预算收入来源于联邦财政补助的比重为20%。
(3)尽管立法权仍然主要集中联邦政府一级, 但是州和地 方都有各自独立的预算,在很大程度上拥有相对独立的税收 立法权和税收体系。
美国联邦财政补助形式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无条件补助,即 所谓“一般收入分享”二是有条件的专项补助,从历史上看, 联邦政府对州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助绝大部分都属专项补助 类型。1960年,专项补助资金为70亿美元,1982年为702亿 美元,占补助总额的81.6%,目前约占70%左右。三是分类 财政补助,针对专项补助易于产生中央集权的弊端,收入分 享又易出现地方行为失控的缺陷,1971年尼克松政府实行了 “专用收入分享”计划,将一百将百多个项目划归6个主要 补助领域,这类补助金都必须用于指定的6个领域,对其具 体用途则不加以限制。1972年这种补助金为28亿美元占各种 补助金的8.1%,1982年则达到145亿美元,占各种补助金的 13%。
目前,我国地方税收收入分配权尚未专门制定基本 法律制度,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的分配按税种来划 分的。在国务院1993 年颁布的《关于实行分税制财 政管理体制的决定》的行政法规中,按税种明确划 分了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和中央与地方共 享收入三大类。国税占总税收收入的比例大体保持 在70%左右。中央与地方的这种税收收入分配格局, 使地方税税收收入规模相对较小。
我国现行税务机构设置是中央政府设立国家税务总局(正部 级),省及省以下税务机构分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 个系统。国家税务局系统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 局,国家税务局系统采取垂直领导的管理体制。 地方税务局系统实施上级税务机关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的管 理模式,省级地方局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省级以下地方税 务局以上上级税务机关垂直领导为主。
日本的共享税式分税制。即除划定中央税和地方税 之外,还设置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税种。目前日本共 有58 种税,其中国税26 种,都道府县税15 种,市 盯村税17 种。在26 种国税中,有8 种税为共享税, 即所得税、法人税、酒税、石油液化气税、地方道 路税、飞机燃料税、汽车重量税、特别吨位税等, 由三级政府分享,但征收管理权由中央政府掌握。
(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
基本内容是,在中央统一政策、统一计划和统一制度的前提 下,实行分级管理。但地方政府权利较小, 构不成一级独立 的预算主体;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职责上有分工, 也明确了各 级政府的预算支出范围, 但支出指标由中央确定;地方收入 指标也由中央确定, 全部收入分固定收入和比例分成收入, 由地方统一组织征收, 分别入库;中央统一进行地区间的财 力调剂,收大于支的地方上解收入, 收小于支的地方由中央 补助。这种财政体制实行的期限是一年一定或几年一变,并 不是长期相对稳定。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 相对于新中国成立初的统 收统支财政体制,事实上给予了地方一定的自主权,旨在激 活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美国的税源分率分享制。即各级财政对同一税源同 时按不同税率征。美国联邦和州都有独立的税收立 法权, 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都征收个人所得税、 公司所得税、销售税、遗产税、赠与税以及其他税 收, 而且都有自己独立的税收管理权限, 可以调 整税率和税目。这些税收实际是联邦、州、地方政 府的共享财源,但是,州和地方政府的税收征管要 受到联邦政府的制约。
我国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实行 统收统支,中央集中过多,调动和发挥地方的积极 性不够。随着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有所改善,但地 方在财政支出方面的权限仍然有限,同时还存在地 方之间的不平衡,对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严重受阻。
(二)各级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
(1)税收收入分配 法国的固定式分税制。即完全按税种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收入 来源, 设置中央税和地方税两大体系。具体做法是, 将一些大 宗税收都划为中央所有, 不与地方分成, 一些零星分散的税种 则划归地方。目前法国共设有50 多种税, 其中中央税有将近 40 种, 地方税有10 多种。
(三)各级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体系
以平衡补助为主体的财政补助制度。法国地方预算收支平 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央财政补助。1990年地方政府来自 于中央政府的补助为2072亿法郎,占其财政收入的37.8%。 中央对地方财政补助有两种形式: 一是一般性补助又称平衡补助,用于保证地方预算的收入 平衡。这种补助金一般是按市镇人口比例进行分配的,人 口越多,得到的补助金就越多。 二是专项补助,即中央对地方兴建的专项工程给予补助, 如市镇学校、铁路、托儿所建设等。这些资金拨付是按照 中央部门的规划来实施的。
以专项补助为主体的财政补助制度。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美国各级政府间的转移支付规模 日益扩大,联邦对州和地方政府的补助金支出占国民生产总 值的比重,由1950年的0.8%上升到1990年的2.2%,州政府对 地方政府的补助金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1990年达 到3.1%。 目前美国联邦对州、政府补助的范围很广,包括能源、自然 资源与环境、农业、交通、社区和区域的发展,教育和训练、 就业、社会服务、保健以及收入保证等。1990年联邦最大的 补助项目是卫生健康,而州政府的最大补助项目是社会保险 与社会福利。 专项补助是联邦财政补助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