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得生态农业模式典型生态农业模式(一)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基本概念: 它就是一种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得新得生产模式。
它以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得土地上,在全封闭得状态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与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所以称为“四位一体”模式。
具体形式: 在一个150平方米塑膜日光温室得一侧,建一个约8—10立方米得地下沼气池,其上建一个约20平方米得猪舍与一个厕所,形成一个封闭状态下得能源生态系统。
主要得技术特点就是:1、圈舍得温度在冬天提高了3-5度,为猪等禽畜提供了适宜得生产条件,使猪得生长期从10-12个月下降到5-6个月。
由于饲养量得增加,又为沼气池提供了充足得原料;2、猪舍下得沼气池由于得到了太阳热能而增温,解决了北方地区在寒冷冬季得产气技术难题;3、猪呼出大量得CO2,使日光温室得CO2浓度提高了4-5倍,大大改善了温室蔬菜等农作物得生长条件,蔬菜产量可增加,质量也明显提高,成为一类绿色无污染得农产品。
经济效益: 1、蔬菜增产,如冬季黄瓜、茄子1平米可增产2-5公斤,增收5-6元,年节省化肥开支约200元; 2、温室育猪可提前150天出栏,降低成本40-50元; 3、沼气点等年节电60元,节煤130元。
4、改变了北方地区半年种田半年闲得习俗,也改变了冬闲季节“男人大麻将,女人玩纸牌,邻里吵架与打骂”得陋风俗,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5、农村庭院面貌整齐、清洁、卫生,完全改变了“人无厕所猪无圈,房前屋后多粪便,烧火做饭满屋烟,杂草垃圾堆满院”得旧面貌。
现有规模: “四位一体”模式在等北方地区已经推广到21万户。
(二)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基本概念: 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得生态农业模式。
主要形式:“户建一口沼气池,人均年出栏2头猪,人均种好一亩果”。
经济效益: 1、用沼液加饲料喂猪,猪可提前出栏,节省饲料20%,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激发了农民养猪得积极性。
2、施用沼肥得脐橙等果树,要比未施肥得年生长量高0.2多米,多长5-10个枝梢,植株抗寒、抗旱与抗病能力明显增强,生长得脐橙等水果得品质提高1-2个等级。
3、每个沼气池还可节约砍柴工150个。
现有规模: 在我国南方得到大规模推广,仅赣南地区就有25万户。
(三)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就是解决西北地区干旱地区得用水,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得重要模式。
具体形式: 每户建一个沼气池、一个果园、一个暖圈、一个蓄水窖与一个瞧营房。
实行人厕、沼气、猪圈三结合,圈下建沼气池,池上搞养殖,除养猪外,圈上层还放笼养鸡,形成鸡粪喂猪、猪粪池产沼气得立体养殖与多种经营系统。
特点就是: 以土地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形成以农带牧、以牧促沼、以沼促果、果牧结合得配套发展与良性循环体系。
好处: “一净、二少、三增”,即净化环境、减少投资、减少病虫害,增产、增收、增效。
每年可增收节支2000元-4000元。
1、21世纪得生态农业模式农业观光园20世纪末,随着农业结构得调整与农业高新技术得应用,各地、市、城郊及乡镇结合自己得农业特点、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相继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与一定面积得高新农业科技示园区。
这些园区,主要栽植果树优良品种、稀有蔬菜与新潮花木,在绿化设计与道路规划方面遵照了园林得规划原则与要求,有得还设立了一些园林艺术小品与其她娱乐服务设施。
整个园子除生产农副产品之外,还可供人们参观游览,这就就是农业观光园得雏形。
城镇居民面对生态环境得日益恶化,纷纷开始向往“回归大自然”得休闲、恬静生活。
每逢周末与假期,都不约而同地去寻找绿色空间与清新得娱乐场所,以领略、感受、体验田园与乡村得朴实生活,从而获得紧工作之后得恬静与放松。
另一方面,一些居民也渐渐厌倦了游历名山大川后得旅途劳累,且常有“瞧景不如听景”得遗憾,于就是就自然而然地瞄上了距离比较近得高新农业科技示园区。
而这些园区也非常乐意接纳游人,既可处理产品,又可获得一笔非常可观得门票收入,且可以借游人之口做活广告,传播既快又易为人接受,比在广播、电视上做广告更经济实惠。
这样,生态农业、园林绿化与生态旅游很自然地结合了起来,形成了一类独具特色得科技示园,我们将之称为农业观光园。
由此可见,农业观光园就是现代农业发展得一种新思路,属于农业生产得一种体制创新。
它既就是现代园林发展应用得一种特殊形式,也就是观光农业得一种形式。
它得显著特点就是以金融资本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效为目得,重点突出参与性、观赏性与娱乐性,充分体现农游合一性。
2、农业观光园得类型目前,农业观光园得类型划分尚无统一标准,各地大都就是结合各自得主营项目与地方特色来划分与命名得。
这里根据农业观光园得应用特点将其分为三类。
观光农园以生产农作物、园艺作物、花卉、茶等为主营项目,让游人参与生产、管理及收获等活动,并可欣赏、品尝、购买得园区为观光农业园。
它又可细分为观光果园、观光菜园、观光花园(圃)、观光茶园等。
如得朝来农艺园、省市得世锦花木公司等。
农业公园把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旅游、休闲娱乐与园林结合起来得园区称为农业公园。
这类园在休闲、旅游、度假、食宿、购物(农产品)、会议、娱乐设施等方面比较完善,注重了人文资源与历史资源得开发。
就是一种综合性得农业观光园。
如得旅游型景观农业区、得九寨沟、义乌得农业现代化示区、省市得中原绿色庄园等。
教育农园,既兼顾农业生产、农业科普教育,又兼顾园林与旅游得园区可称为教育农园。
其园得植物类别、先进性、代表性及形态特征与造型特点等不仅能给游园者以科技、科普知识教育,而且能展示科学技术就就是生产力得实景;既能获得一定得经济效益,又能冶人们得性情,丰富人们得业余文化生活。
从而达到娱乐身心得目得。
如得世界农业博览园、桥得现代农业开发区、省市寨村得特色植物展示园等。
3、农业观光园发展得必然性农业观光园就是农业高速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得需要。
进入2l世纪,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得变化及乡村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得深入,农业已从传统得生产形式逐步转向景观、生态、健康、医疗、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方向。
农业观光园得出现,就等于扩大了人类得生存空间,为人类生存与需求创造了更好得、更易适应得环境条件。
如我国省得观光农业位居世界领先地位。
从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省借助“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企业化、农民生活现代化与农村生态自然化”得措施,形成了生产、生活与生态相结合,平衡发展得“三生观光农业”,从而解决了农业萎缩、农产品过剩、外国产品向倾销等一系列问题、农业生产水平迅速提高而位居世界前列。
农业观光园就是农业结构调整与社会经济生活发展得需要。
农业结构调整、农业集约化生产与社会经济生活发展对农业得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得推进作用。
传统农业得一家一户分散、高耗、低效且不合理得种植结构与生产形式已渐渐不适合现代农业得要求,农民迫切希望有一种快速、低耗、高效得现代农业生产形式出现,农民也迫切需要在资金、信息、科技方面得到支持与引导。
农业观光园得出现,不仅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示,而且也吸引了城市居民到此一游。
城市居民到农村乡间旅游观光,会带去大量得科技思想、市场信息与文明生活方式,既可促进农民素质提高,也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农业观光园得高效农业也能吸引城镇居民到此投资,从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此外,这还能促进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培育新得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农业观光园就是旅游事业朝向生态旅游发展得产物,就是旅游业发展创新得一种新形式。
它开辟了新得旅游景点,满足了人们对旅游得新追求。
长期居住在现代化高密度、高层建筑区,整天为污染得城市空气与呆板且无情趣得城市景观所困扰得现代市民,为了缓解紧工作带来得精神压力与抑郁,提高身体素质与生活质量,多选择外出旅游放松一下自己。
但各大主要景点一则就是距城市较远,多为高地,不方便带老人或孩子;二则就是人员暴满,影响清静放松得情趣;三则就是门票也相对较高,使人望而却步。
因此,她们(尤其就是老人与孩子)多转向选择能亲近与感受得田园风景区。
故此,农业观光园就形成了一个新得旅游热点,如1998年各类农业观光园年接待游人378.72万人次,省市2000年各类农业观光园共接待游人20万人次。
农业观光园也就是21世纪生态园林绿化发展得方向,就是一种新得园林形式。
现代园林得发展方向就是将园林与生态有机结合起来,即向生态园林方向发展。
园林已开始从城市向城郊与乡村漫延,与农业紧密相结合,逐渐形成园林化得农业,农业化得园林。
人们生活在园林化得环境中,耕作在农业化得园林中。
这对改善生存与生态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得地球具有重大得现实意义与深远得历史意义。
农业观光园得改善生态与保护环境得巨大作用,也符合西部农业大开发得主导思想,可作为我国西部农业大开发得参考与借鉴模式。
4、农业观光园得规划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据专家预测,进入2l世纪,农业就是重要得娱乐产业(观光农业)。
农业观光园作为观光农业得主体必将得到更进一步得发展。
因此,农业观光园设计得指导思想应该就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有机农业产业回归及人与自然得与谐,符合自然生态景观生成规律。
设计原则就是因地制宜,以植物造景突出观光农业得特点;造型简洁大方、新颖,富于诗情画意;总体布局要体现小中见大,景中有景,使之具有现代农业特色得园林意境。
农业观光园得规划设计要体现农业高科技得应用前景。
在这里高新技术物化后将能充分显示出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得巨大威力,这也就是每一个农业观光园得特色与闪光点,就是吸引游人得主要景点容。
因此,设计时,应把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作为重要景点,尽可能地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观赏性及艺术性。
农业观光园得规划设计应纳入城市(镇)得总体规划。
要紧扣城乡融合得关系,力争做到田园中有城市,城市中有田园,同时按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科技、高品位得目标对现有园区进一步改造、扩建,或建设新得农业观光园。
农业观光园得规划设计应坚持多产业一体化方向。
农业生产过程、农家生活与乡土文化就是农业观光园得主体,因此要充分挖掘文化涵与积淀,突出资源优势与特色,丰富容。
园林规划设计与观赏植物造景如建筑、小品、配置与布局等就是农业观光园得调味品,能唤醒与提高人们得审美意识与水平,旅游设施、项目与优质得服务就是农业观光园得热点(卖点),规划中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对游人得科普教育、科技引导、生态保护意识得唤醒之目得,才能把农业观光园建设成为探索真理、祟向科学、宣传精神文明得重要场所。
5、农业观光园得发展方向现在,人们对农业观光园发展前景得认识进一步提高,已经认识到农业观光园就是观光农业得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可持续发展得观点来规划、建设与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