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综合探究二从马镫看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
综合探究二从马镫看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
古希腊石刻
汉代无马镫的重骑兵石画
发明马镫的构思很可能是从上马时偶尔利用皮 绳打成环再踩环而上的经验中得到启发而发明 的。最早使用这种皮绳套的大概是中国的中原 人、印度人或与中国接壤的中亚游牧民族。
大约到公元3世纪时,中国人已在铸造金属马镫。
在湖南长沙西晋永宁二 年(302年)墓葬中,出土 的三件骑马青瓷俑随葬 品,发现马鞍左前侧处 作出三角状镫,成为单 蹬,这是目前最早的马 镫形象。
1、传播路线 金属马镫发明后传播到东北亚的高句丽地区,并 通过突厥等草原游牧民族向西传播。6世纪末至7 世纪初,萨珊波斯人从突厥人那里引入马镫,并 于7世纪初传入阿拉伯地区。7世纪早期,马镫传 向东欧和东罗马帝国,并继续向北欧、西欧等地 传播。
马镫的传入对中世纪欧洲历史的影响? 马镫将骑手与马融为一体, 这些骑手手持长矛或重的长 枪,越来越普遍的披挂金属 盔甲,成为纵横欧洲中世纪 近1000年的封建骑士。
江苏南京象山墓出土的东 晋早期陶马,显示当时已 经有了成熟的双马镫。
这对骑兵的影响? 成熟的马镫的使用,标志着 骑乘用的马具的完备,使得 骑兵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骑兵和战马很好地结合在一 起,使复杂的战术动作和训 练变得更容易了,能够充分 发挥甲胄和兵器的效能,为 重装甲骑兵的大规模提供了 技术支持。
综合探究二 从马镫看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
中世纪欧亚大陆出现了诸多疆域辽阔的帝 国,消除了由来已久的地区孤立,欧亚各地区 之间的文明在商业、技术、宗教和知识等方面 建立起联系并相互影响,马镫就是这种联系与 影响的见证之一。有学者评价说,几乎没有发 明像马镫这么简单,但是几乎没有什么发明对 历史有如此的催化作用。让我们以马镫为切入 点,来探究一下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
资料:哲学家罗素说:“不同文明的接触,以往常 常成为人类进步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 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中世纪的欧洲学习阿拉伯,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学习东罗马帝国。” (罗素《中国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不同文明间相互学习的事例
佛教的对外传播;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促进了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不同文明之间是相互影 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日本的方方面面深受中国文化的 响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和融合促进了 影响等 人类文明的发展。 世界上的不同文化应该多元共存,和平共处。
马镫是骑马时的踏脚和支 撑装置,悬挂于马鞍的两 边,供骑者放置双脚,也 可以辅助骑者上下。 起到稳定身体的作用, 也可以解放双手,在马 上做出各种动作。
在没有马镫的时代,骑马是一桩苦差事
亚力山大大帝率军横跨整个中亚时,他的骑士们的 双腿也是横跨于马鞍两旁,双脚没有任何东西可以 支撑,其艰难困苦可想而知。中国的战国时期,赵 武灵王为抗击北方游牧民族侵扰,推行“胡服骑 射”,但战国乃至汉初的骑兵马具中也没有马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