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地理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高一地理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2019 年高一地理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清远市南阳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本卷满分100 分,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共30 题每题2分共60 分)2019年3月初,我国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受某天气系统影响。

下表为“华北平原甲、乙、丙三地(同纬度)三天气象资料”。

据此完成1〜2题。

地点甲乙丙日期 1 2 3 1 2 3 1 2 3最高气温(C)12 0 2 12 3 3 12 13 4最低气温(C) 2 -7 -6 4 -4 -5 4 5 -3天气晴阴雨晴晴阴雨多云晴晴阴雨1. 下列表示3 月2 日甲、乙、丙三地所处天气系统相对位置的四幅图中正确的是A.aB.bC.cD.d2. 3 月2 日丙地气温最高,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B.受暖气团影响C.大气削弱作用弱D.大气逆辐射强3. 在图1 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则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的时间约为A.18 时—次日7 时B.8 时—当日16 时C.16 时—次日8 时D.6 时—次日18 时图2 为“塔里木盆地图”。

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

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据此完成4〜5 题。

4. 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A.山间低地B.山谷地带C.盆地中部D.山前冲积扇5. 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 地形B. 气候C. 水源D. 土壤6. 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①一一重熔再生B .②一一冷却凝固C.③——变质作用D .④——外力作用7. 主要由图中②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A.长江三角洲B .东非大裂谷C.喜玛拉雅山D .维苏威火山8. 图3 为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和风向示意图,其中风向正确的是A.AB.BC.CD.D2019年第26号台风“洛坦”于12月22日凌晨2点钟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洛坦”将以每小时25-30 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图4为“洛坦”的移动路径。

据此完成第9 题。

9.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台风“洛坦”气流运动状况的是A. B. C. D.图5 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资颗粒大小不同。

据此完成10〜11题。

10. 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A.10 0 cm IsB.200 cm /sC.300 cm IsD.400 cm/s11. 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流速低于该物质会发生沉积,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A.粘土、粗砂、砾石、石块B.粘土、石块、粗砂、砾石C.石块、砾石、粘土、粗砂D.石块、砾石、粗砂、粘土图6 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

据此完成12〜13 题。

12. 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①风力②地球重力③太阳能④温室效应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3. 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大气降水④地下径流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图7 为某天气系统经过石家庄市前后的气温、气压、降水、风速变化。

据此完成14〜15 题。

14. 该天气系统到达石家庄市的时间是A.3 日B.1 日C.31 日D.29 日15. 下列现象与图示天气系统过境无关的是A. 感冒患者数量猛增B. 交通事故可能增多C. 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D. 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堤状堆积体。

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

图8示意终磧堤及冰水扇。

据此完成16〜17 题。

16. 终磧沉积物具有的特点是A. 大小均匀B. 层状结构C. 棱角明显D. 磨圆度好17. 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A. 流水堆积、侵蚀—冰川堆积、侵蚀B. 冰川堆积、侵蚀—流水侵蚀、堆积 C. 冰川侵蚀、堆积—流水堆积、侵蚀 D. 冰川侵蚀、堆积—流水侵蚀、堆积“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C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

据此完成18〜19 题。

18. “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 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B. 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C. 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D. 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19. “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A. 年降水量增多B. 水汽蒸发加快C. 热量交换变缓D. 地面风速增强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它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

读图9,完成20〜21题。

20. 判断方框I、口、川、W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蒸腾加强④植被覆盖率增大A. ①④③②B. ②④①③C. ①④②③D. ①③②④21. 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 整体性特征B. 区域性特征C. 差异性特征D. 不稳定性特征净初级生产量指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中扣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掉的那部分,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殖的能量。

图10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随气温变化图,图11 为净初级生产量随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图。

据此完成22〜23 题。

22. 仅考虑气温的影响,净初级生产量A. 随气温升高而增大B. 随气温升高而减小C.随气温升高先增后减D.最大值在25C23. 下列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量均值最大的是A. 温带沼泽湿地B. 苔原C. 中纬度草地D. 荒漠读图12,完成24〜25题。

24. 图中从M到N反映的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 垂直分异律D. 地方性分异规律25. 形成上述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A. 土壤B. 地形C. 水分D. 热量坐落在贵州省平塘县一个喀斯特地貌坑“大窝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FAST) 于2019 年9 月全部竣工,开始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

图13为建好的FAST实景图。

据此完成26〜27 题。

2 6. “大窝凼”特殊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是A. 风力B. 流水C. 冰川D. 生物27. “大窝凼”适合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建设的有利条件是①地表不易积水②地势低平③降水丰富④人烟稀少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在河边垂钓是人生一大乐趣,关键是地点的选择,应在饵料丰富且利于观察到浮漂的地方,小明同学来到一条河流(图14)的下游河段(该河段水位较稳定)垂钓。

据此完成28〜30 题。

28. 下列地点最适合垂钓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29. 该河段水位较稳定的原因可能是A. 降水全年丰富且均匀B. 上游水库的调蓄作用C. 高山冰雪融水的补给作用D. 地下水的补给作用30. 该河河段甲处冬季相对最易结冰,其原因是A. 位于凸岸,水浅B. 位于凸岸,水深C. 位于凹岸,水浅D. 位于凹岸,水深二、综合题(40 分)31、读图15、图16,回答下列问题。

(20 分)图15 图16⑴图15表示的是__________ (1月或7月)月份季风图。

F的风向为_______ 风,北京的风向是_______ 风。

(6 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和 b 之间的风向为,d 为气压带。

(2分)(3)图15中E季风势力最强时,B处气压名称为_____________ 。

此季节图16 中字母______________ 所代表的气压带被大陆切断。

( 4 分)(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月份,图15中C地是季节(夏季、冬季);C地气压值与同半球同纬度海洋相比是_______________ (高压、低压),半年之后C所在大陆西北部刮____________ 风,其32、图17所示区域在26°S附近,A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

完成下列要求。

(20 分)(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洋流A的流动方向。

(4分)(2)在图示海域画两条过洋流A的等温线,分别标注T1和T2,其温度值关系为T1 >T 2,以示意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12 分)(3)简述洋流A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4分)地理答案:一、ABDDC CADBB DBBCD CDACC ACAAD BCCBA22、(20 分)(1)7 月份西南风东南风(6 分)(2)东北风极地高气压带(2 分)(3)印度低压(亚洲低压)b ( 4 分)(4)冬季高压西北( 3 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5 分)23、(20 分)(1)(2)判分标准:箭头方向标对得4 分;只要画出两条曲线并标注T1 和T2 即得 4 分;符合T1 在北、T2 在南得4 分;成因为。

(8 分)两条等温线在洋流处弯曲方向正确得 4 分。

(16 分)3)降温(2 分)减湿(2 分)第10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