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叉神经痛 ppt课件

三叉神经痛 ppt课件


长海医院神经医学中心
8
方法
• 微血管减压术的方法: • 全麻下,于患侧耳后、发际内纵行4cm的直切口,颅骨开孔,直径约2cm,于显微
镜下进入桥小脑角区,对三叉神经走行区进行探查,将所有可能产生压迫的血管、 蛛网膜条索都“松懈”开,并将这些血管以Tefflon垫片与神经根隔离,一旦责任 血管被隔离,产生刺激的根源就消失了,三叉神经核的高兴奋性就会随之消失, 恢复正常。 • 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疼痛即消失,并保留正常面部感觉和功能,不影响生活质量。 • 具有止痛效果明显、非破坏性、副损伤少、极低的复发率等优点,因此是目前国 际公认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2020/12/2
长海医院神经医学中心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
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
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0/12/2
长海医院神经医学中心
9
鉴别
• 1、三叉神经炎:病史短,疼痛呈持续性,三叉神经分布区感觉过敏或减退,可伴 有运动障碍,在受累的三叉神经分支有明显压痛。神经炎多在感冒或副鼻窦炎后 等发病。
• 2、小脑脑桥角肿瘤:疼痛发作可与三叉神经痛相同或不典型,但多见于30岁以下 青年人,多有三叉神经分布区感觉减退,并可逐渐产生小脑脑桥角其他症状和体 征。以胆脂瘤多见,脑膜瘤、听神经鞘瘤次之,后两者有其他脑神经受累,共济 失调及颅内压增高表现较明显。X线片、CT颅内扫描及后颅凹MRI薄层扫描等可协 助确诊。
2020/12/2
长海医院神经医学中心
11
2020/12/2
谢 谢!
长海医院神经医学中心
12
• 3.迭力(加巴喷丁)每次0.1g-0.3g,每日极3次。
2020/12/2
长海医院神经医学中心
6
治疗
• (一)外科干预
• 1.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
• 2.微血管减压术是1967年由Jannatta教授首次提出,以后Haines等对三叉 神经与微血管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解剖学研究,发现存在桥脑旁微小血 管压迫三叉神经根病例中,92.5%出现三叉神经痛的症状。
2020/12/2
4
分类
• 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症状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常见。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找不到确切病因的三叉神经痛。可能是由于供应血 管的硬化并压迫神经造成,也可能是因为脑膜增厚、神经通过的骨孔狭窄 造成压迫引起疼痛。
•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由于肿瘤压迫、炎症、血管畸形引起的三叉神经 痛。此型有别于原发性的特点,疼痛常呈持续性,并可查出三叉神经邻近 结构的病变体征。
三叉神经痛
2020/12/2
长海医院神经医学中心
1
定义
• “三叉神经痛” 是一种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 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 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
• 多数三叉神经痛于40岁起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女性尤多,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
• 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 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 受的剧烈性疼痛。
• ③基底动脉,随年龄增长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基底动脉可向两侧弯曲而压迫三 叉神经根,一般多弯向较细小的椎动脉一侧。
• ④其它少见的责任血管还有小脑后下动脉、变异血管(如永存性三叉动脉)、脑 桥横静脉、外侧静脉及基底静脉丛等。责任血管可以是一支也可以是多支,既可 以是动脉也可以是静脉。
2020/12/2
• 3、肿瘤侵犯颅底:最常见为鼻咽癌,常伴有鼻衄、鼻塞,可侵犯多数脑神经,颈 淋巴结肿大,鼻咽部检查、活检、颅底X线检查,CT及后颅凹MRI薄层扫描检查。
2020/12/2
长海医院神经医学中心
10
鉴别
• 4、舌咽神经痛:易于三叉神经第3支痛相混,舌咽神经痛的部位不同,为软腭、 扁桃体、咽舌壁、舌根及外耳道等处。疼痛由吞咽动作诱发。用1%潘妥卡因或 可卡因等喷咽区后疼痛可消失。
2020/12/2
长海医院神经医学中心
5
治疗
• (一) 药物疗法
• 1.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开始每日2次,以后可每日3次。每日0.2~0.6g, 分2~3次服用,每日极量1.2g。服药24h~48h后即有镇痛效果。
• 2.苯妥英钠(sodium phenytoin) 别名大伦丁(D1antinSodium、Phen—toin), 为白色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醚或氯仿,在空气中易潮 解。
2020/12/2
长海医院临床神经医学中心
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治疗
(一) 外科干预
• 压迫神经产生疼痛的血管称之为“责任血管”; • 常见的责任血管有: • ①小脑上动脉(55%),小脑上动脉可形成一向尾侧延伸的血管襻,与三叉神经
入脑干处接触,主要压迫神经根的上方或上内方。
• ②小脑前下动脉(30%),一般小脑前下动脉从下方压迫三叉神经, 也可与小脑 上动脉一起对三叉神经形成夹持压迫。
• 5、三叉神经半月节区肿瘤:可见神经节细胞瘤,脊索瘤,麦氏窝脑膜瘤等,可 有持续性疼痛,病人三叉神经感觉、运动障碍明显。颅底X线可能有骨质破坏等 改变。
• 6、面部神经痛:多见于青年人,疼痛超出三叉神经范围,可延及耳后、头顶、 枕颈,甚至肩部等。疼痛持续性,可达数小时,与动作无关,不怕触摸,可为 双侧性疼痛,夜间可较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