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追星心理探究

追星心理探究

2005学年度研究性学习课题论文课题名称:"追星一族"形成心理的探究1,确立课题的理由:平时,我们总会发现身边有不少同学都可称得上是"追星族".从影星刘亦菲,谢霆锋……到歌星周杰伦,"超女"们…,再到球星迈克尔·乔丹,罗纳尔多……这些"星"们在追星族的心目中光芒闪耀,魅力无穷.对于自己所追的星,或者说自己所崇拜的偶像,有的中学生们看他主演的每一部影片,听他唱的每一首歌曲,对他的比赛更是一场不缺.不仅如此,他们还疯狂地购买偶像的画册,唱片,收集有关偶像的一切资料;从生辰星座,身高体重,兴趣爱好,服装品牌到恋爱情史……如数家珍.可见,一阵明星风席卷了高中生的生活.然而,追星对高中生有利还是有弊,是社会应关注的话题.所以我们小组选了这个课题,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让高中生正确处理追星在学习生活中的位子.2,研究目的:在我们研究小组的成员中,也存在着追星现象.所以,我们想通过这次研究活动,针对自身,更准确地处理追星在学生生活中的位置,并希望以此带动周围的高中生,做到适度追星,合理追星,健康追星.使追星成为紧张学习生活的调味剂和促进剂,避免因为盲目追星而影响荒废学业.3,研究过程:1,在毫无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根据所选课题,制定了具体的活动计划,也完成了任务的分配.在明确了任务和计划之后,组员谈谈自己对此次研究的期望和想得到的成果.2,来到学校的电子阅览室,根据我们此次研究活动的内容,在网上收集与研究有关的资料,包括中学生的追星情况,追星心理,社会对此的看法等,为我们小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而有价值的依据.3,我们从自身的追星情况出发,以查阅的资料为依据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将大家的问题汇总,把主要和重要的问题提炼出来,制成社会调查问卷,最后咨询指导老师对问卷进行补充修改.4,随机邀请41名高一学生让他们完成问卷,并向他们提一些关于我们研究的问题,了解中学生中的追星情况,在事实依据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5,将问卷得到的数据用Excel制成统计表,根据每个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我校高一学生追星过程中的几种现象,组员分别针对调查结果发表自己的看法,组长将大家的想法汇总.6,根据我们已有的资料,提出一些有利于我们研究的问题和我们不理解的问题,利用一节课,对校资深心理老师黄桂华老师进行采访,以便解决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7,研究组成员针对此次活动中的自己的表现发表评论,并开诚布公地对其他人的表现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完成自己的研究总结.8,组长对这次研究型课题的开展和组员的表现和协作精神作一个总结,指出问题,为将来可更好地研究提供借鉴,最后完成研究活动的总结性报告和多媒体演示.4,研究成果:(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和分析:不同的学生追星的目的不同,追星的心理不同,追星的方式不同,追星的程度不同.我们就针对周围同学追星的这些特点和共性,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并将数据处理汇总,得出了之下的结论:你追哪种类型的星现在活跃在大众面前的各类明星,主要分为两大派:实力派和偶像派,那么我们周围的同学们更青睐哪种类型的明星呢我们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本表显示现在的中学生还是有不少人他的审美眼光还停留在表面,他们认为外貌美丽,帅气的人就是他们的偶像.我们追求美的事物,但更看中实质.毕竟外貌无法陪伴一个人一生,而内心的东西却可永存.所以中学生追星还应更注重明星的实质,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外貌..2,你追什么地方的星随着日剧,韩剧,港台剧等在大陆的放映,各地的明星也争相在大陆露面,那么我们高一学生更倾向于追什么地方的明星呢我们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本表显示中学生更偏重港台的明星,这跟他们强大的宣传攻势是分不开的.中学生接触的多,自然也就对它的关注度高.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学生之所以有较为普遍的追星现象,和媒体是分不开的.想要使中学生正确的追星,需要媒体的帮助.3,你追什么明星明星偶像其实有很多的种类,随着年代的变迁,人们所追逐的偶像发生了改变,那么时下我们身边的高一同学到底比较多的是追求什么明星呢是体育明星影视明星歌星主持人抑或是政界的名人等呢我们的调查显示了如下的结果本表显示中学生追得最多的明星是曝光率很高的明星.也就说明中学生会花很多时间在追星上.比如追球星的人,他们会看完一个季度的比赛.而喜欢NBA的学生,就会熬夜看比赛.这对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业都是没有益处的.中学生对追星在生活中的位置还是没有放对4,你如何追星每个人追星的方式各有不同,追星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也不尽相同.那么我们身边的同学究竟是如何追星的呢我们也作了相应的调查和统计:本表显示中学生追星所采取的行动还是较为一致的.可这些行动既费事又费财.中学生的经济来源大多是父母,很多学生不会考虑父母的经济情况,为了追星可付出一切,这是不理智的.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是不利的,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5,你追星的程度:时下有很多"追星一族"为了"追"自己喜爱的明星,会做一些过激的行为,甚至由于追星的过程过于狂热而劳命伤财,导致身心受到伤害,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工作,那么我们身边的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我们的追星行为是否理智我们的统计结果如下:本表显示大多数中学生追星是理智的,追星程度一般.然而还是有人追星程度痴迷甚至狂热,他们把追星当作生活必须的一部分.这势必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习.中学生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而不是过分追星.只有控制了学生的追星程度,才能解决一系列问题.我们的调查所反映出的这样的结果,也应当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如何引导这些狂热追星的同学走出追星的迷雾,也是一个深远而值得探讨的问题.6,你追星的理由:现在的许多明星大多数都有亮丽的外表,非凡的气质,炫目的服饰,富有个性的发型, 当然也有很多有实力的明星,这些是不是都是我们追星的理由呢还有有别的其他什么原因呢那我们身边的伙伴们,追星更多的是看重明星们的哪方面呢本表更仔细的显示了中学生的审美观.追求外貌的人还是很多,所以这些学生追星的时间不会长,往往今天一个明天一个,这样追星既盲目又没有意义.注重实力的中学生也许还会从明星身上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如果明星一直没有负面行为,对学生也许还有一些益处.(2),采访实录:由于中学生追星这一行为也涉及到"追星"心理的问题,究竟我们为什么要追星追星的利弊权衡如何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正确追星呢就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学校资深心理老师——黄桂华.她也十分耐心地解答了我们的种种疑问.问:你对中学生追星有什么看法答:中学生可在追星上面找到心理的归宿,有的流行歌手,像周杰伦,他的节奏,歌词比较符合我们现在的心理和想法.现在的追星族追的内容很有一种盲目性.人家说这个好,好在那里也不知道,可能仅仅从他的外表,感觉到还蛮酷的,而且他还出现一种另类,一种异化的东西.大众化的东西他就不喜欢.像周杰伦的那种节奏,阿杜沙哑的嗓音,可能这种另类的很特别的东西容易引起他们的喜欢.因为本身我们学生就有叛逆心理,对大众化的东西不感兴趣,对这种另类的追求个性的,他们比较喜欢.问:现在中学生一般性追星就是买唱片,看电影之类的,可有些学生表现的就比较过分.比如有明星来开演唱会,他们会要求家长买几百甚至上千的门票,有的学生为了看明星还逃课,你对这一现象是怎么看的答:中学生追星时把它的全部的精力花在这个上,根本没有考虑父母的经济背景,这个跟他的心理特点有关.这个年龄的学生的自控能力差,他的自我意识很强,当这样一种现象或这样的明星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就把其他的事忘得一干2净,他只知道我要和他见面,哪怕握一下手,拥抱一下他就觉得有很大的心理安慰度.这和它本身的心理不成熟有联系.等到35年后,到我们这个年龄段,就觉得追星没有意义.高中生缺乏一个理性的判断.他只知道这个东西好,但不知道好在那里.问:我们发现明星效应是很大的,我记得在《流星花园》播放的时候,很多学生学习F4打架,逃课之类的不好的事.如今中学生追星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那社会应作些什么呢答:在青少年成长历程中,社会家庭学校起很大作用,所以说包括电视网络,应该在这方面外加宣传.教师中,工人中优秀的很多,相对而言这方面的的宣传较少.打开电视娱乐类的节目很多.学生接触到关于明星的东西比其他要多.这些东西如果是好的话,有积极作用,如果不好的话,学生也可能完全接受,因为他的崇拜性,明星做什么事,他会去模仿.对他的价值观,是非观的形成会带来很大的影响.问:我们发现明星效应是很大的,我记得在《流星花园》播放的时候,很多学生学习F4打架,逃课之类的不好的事.如今中学生追星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那社会应作些什么呢答:如果这个名星他在好的公益方面宣传,比如濮存昕,这样的善举可对学生有一定启发作用.但是有的明星他打架,甚至违法了,因为在崇拜的时候容易去认同这些人的行为,对自我就迷惑了.学生自己要提高自身的判断力,要多看励志方面的书,还要多看中外名人激励人奋进的书籍,不要每天买的书也好,看的报纸也好,都只关心娱乐的,因为关注娱乐的时间一多,你本来时间就不多,剩下就没多少时间了.我们也发现有的人他不追星,他崇拜周恩来,毛泽东,为什么呢因为他从小接触的都是这类东西,所以高中学生应该有这个判断力.问:有些学生不仅追星,自己也有明星梦,像最近电视里"超级女声"之类的电视大奖赛,这些活动有很多青少年参加,有的甚至只有十45岁,到底青少年要不要去参加这种比赛呢答:这个问题有两种看法.一个,作为一种个性的张扬,展示才艺,这是可取的,这也是人生当中的一段经历,因为在心理学上你参加各种活动,多体验,多实践,你在同伴的鼓励当中,在老师的肯定当中,你的自信心就建立起来了,参加比赛对信心的提高很有帮助,对一个人的人际交往也有帮助,这是好的方面;但是我们学生也要很正确地判断自己,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明星的,如果有天赋,你可去向这方面发展,但是你的梦想要和自身条件相匹配,如果没有这种天赋,再有梦想也是没有用的,现在社会有些追星族他其实是逃避现实,他想通过投机的形式,一唱歌就成名了之类的,让人家关注我,逃避现实学习的压力.总之,这个问题要客观来看,该表现的应该表现,但还是要准确的评判我到底适合不适合.5,研究总结: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以及分析,我们提倡:无论高中学生追星是好是坏,高中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习.只有将学习任务完成了,学生才可去做其他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学生只能学习.高中学生可去追星,但必须追出意义;高中学生可谈论明星的事,但必须掌握好分寸;高中学生可效仿明星的言行举止,但必须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高中学生可学习明星的作风,但必须学习正确的……其实高中学生追星的好坏掌握在高中学生自己的手里.在此我们希望所有高中学生摆正追星在生活中位置,真正做到追星学习两不误.6,研究体会:通过这次研究型课题的研究使我们收获不少,首先,我们懂得了收集资料的一些途径,例如以前我们上网只是局限在聊天和看一些娱乐新闻,现在我们了解了网络还是我们获得快捷准确信息,搜集资料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其次,同学间的合作也很重要,我们这次5个人分工合作,群策群力终于完成这次探究活动,真是3个臭皮匠能顶个诸葛亮,不仅使我们5个人的友谊更加稳固,也使我们体会到,协作精神在研究过程中是不少或缺的.最后遇到问题多思考,不要被困难所吓倒,我们这次活动也碰到很多困难,但我们本着坚持不懈的恒心和决心,那些困难一个个被我们克服了.我们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从中感受到了学习和探索的乐趣,觉的很过瘾.我们希望以后能开展更多类似的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