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小说欣赏》曹操献刀 ppt课件
《中国小说欣赏》曹操献刀 ppt课件
走进文本:感知人物
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来填空:
曹操是一个 奸
雄。
分组讨论: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的 描写来多角度表现曹操奸雄性格的?
赏析示例
曰:“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 能哭死董卓否?” 语言描写 遇事理智
“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 动作描写 残忍
借刀 ——神态、动作描写(对比) :
众官皆哭,座中一人抚掌大笑
二是《三国演义》塑造人物主要是进行粗线条的勾 勒,细节描写比较少;而《水浒传》则有比较丰富的细 节描写,人物富于个性化、立体化。
《三国演义》文学常识
1.作者: __罗__贯__中____ (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 号湖海散人,__元__末__明__初__小说家,相传为施耐庵的学生,曾 共同从事创作。代表作品是《_三__国__演__义_》。
——语言描写: “……还能哭死董卓否?” “操近日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 “……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
门,以谢天下。”
识大义,谋大略,勇猛与胆识 ——体现其英雄的一面
献刀
动作描写:
”操径入”
语言描写:
“马赢行迟耳”。“愿借试一骑”
第一课时:熟悉课文情节、人物 1.初读课文,回答:
课文写到了哪几个人物?哪些是重要人物? 人物:曹操、陈宫、吕伯奢、王允、吕布
2.再读课文,回答:
1)结合课后思考题一,复述课文,理清情节。
2)课文出自“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曹操献刀” 回目,请用章回小说的形式分别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格式:谁做什么∥谁怎么样)
中 国 小 说 欣 赏
朝代
体裁特点
上古到 寓言、神话传说
先秦两汉
例子 《精卫填海》 《夸父追日》
魏晋南北朝 以前
魏晋南北朝
唐
神话传说 志怪、志人小说
传奇小说
《穆天子传》 《山海经》
《世说新语》 《搜神记》
《长恨歌传》《李 娃传》《莺莺传》
宋元 明清
话本小说
演义小说 创作小说
《三国志平话》 《说岳全传》
《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二拍——(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今古——抱瓮老人编辑的明代话本选集《今古
奇观》; 聊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史书——(西汉)司马迁《史记》; 西厢——(元)王实甫《西厢记》;
镜——(清)李汝珍《镜花缘》。
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
历史演义
中 国 小 说
英雄传奇
三国演义
列国志系列小说 隋唐志传系列小说
说唐
水浒传 说岳
杨家将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
1、类型不同。按类型划分,《三国演义》属 于历史演义,是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加以适 当的虚构描写的,主要按历史顺序展开,构 成情节;《水浒传》则属于英雄传奇,关注 人物的命运,围绕主要人物的经历与事迹来 突出其性情与神采,同时通过各路英雄展现 当时的社会生活。
四大名著
东—(清)蔡元放《东周列国志》; 西——(明)吴承恩《西游记》;
中国古典名著诗:三水————((明明))罗施贯耐中庵《《三水国浒演传义》》 ;;
桃花——(清)孔尚任《桃花扇》;
东西三水桃花红,红——(清)曹雪芹《红楼梦》; 官场儒林爱金瓶。官儒场林————((清清))李吴伯敬元梓《《官儒场林现 外形 史》记》 ;; 三言二拍赞今古,金瓶——(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聊斋史书西厢镜。三言——(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理清结构
要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小说 节选的主要内容。源自借刀一、刺杀董卓未果
献刀
二、逃亡途中杀死吕伯奢 遇陈宫
全家
杀吕家
当堂训练: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课文出自“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曹操献刀”回 目,请用章回小说的形式分别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借刀”— 谋董卓王允聚宴 借宝刀曹操负任 “献刀”— 刺董贼孟德功败 施巧计曹操脱身 “遇陈宫”—识谎言陈宫擒曹 仰曹志二人携手 “杀吕家”— 访伯奢孟德心疑 杀无辜陈宫识操
曹操献刀 罗贯中
选文以前的情节
《曹操献刀》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回的第二部分“谋董 贼孟德献刀”,
《曹操献刀》之前,何进为了对付十常侍等宦官,虽然有不少 人劝谏,但仍密诏董卓进京。十常侍得知消息,先行下手,杀死 何进,并劫持皇上、陈留王等逃出宫廷,后被何进部下袁绍、曹 操等迎请回宫。此后,董卓驻扎到京城外,他每日带铁骑军马入 城,横行街市,出入宫廷,肆无忌惮。不久,董卓于温明园中, 召集百官,大排宴会,遍请公卿,曰:“……吾欲废帝立陈留王 ,诸大臣以为何如?”丁原、卢植、司徒王允持不同意见,于是 百官皆散。后吕布杀丁原而投董卓,董卓废帝而立陈留王,自立 为国相,又因所谓“怨诗”而杀帝。彼时,董卓在宫内宫外横行 霸道,不可一世。越骑校尉伍孚欲杀董卓,未果,卓问曰:“谁 教汝反?”孚瞪目大喝曰:“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 汝罪恶盈天,人人愿得而诛之。吾恨不车裂汝以谢天下。”在这 种形势下,袁绍与王允书,图谋杀死董卓。……接下来的情节即 为节选内容。
2.《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或《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___章__回__体____体小说,共
120 回 《 三 国 演 义 》 的 语 言 特 点 是 “ ________
___文__不__甚__深__,__言__不__甚__俗____”。
《三国演义》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 年全国统一止,共97年的历史。五十回以前(赤壁之战以 前),写出了中华大地上无数军阀割据的局面及这些军阀各 自消长沉浮的命运;五十回以后,则集中写魏、蜀、吴三个 政权各自的发展及相互间的关系。该书表现了丰富复杂的思 想内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书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2、语体色彩不同。《三国演义》采用了浅近的 文言;《水浒传》则用纯粹的白话写成,完全是 人们当时使用的口语。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
3、塑造的人物不同。一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大部 分带有定型化的特点,看不出他们的个性与出身遭遇、 具体的生活环境等有什么关系,如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 曹操生来就是奸诈,关云长与生惧来就义薄云天,刘备 “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而《水浒传》的人物性格, 则与其出身、环境、遭遇都有血肉联系,因而随着人物 生活环境和遭遇的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