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承诺书〔共5篇〕第1篇:桥梁施工桥梁施工常用方法主体工程:场地平整→测量放样→根底施工〔开挖〕→根底模板制作、安装→根底砼浇注〔浇注砼〕→墩、台身钢筋制作、安装→墩台砼→砼墩〔台〕帽→梁板预制、安装→台背回填→片石锥坡→护栏座砼→桥面铺装等附属工程。
预制空心板及T梁:施工准备→制作底模、侧模、芯模→绑扎钢筋→侧模安装→浇筑底板砼→安装芯模→浇筑侧壁砼→绑扎顶部钢筋→浇筑梁顶砼→砼养生→吊装。
Ⅰ.钻孔灌注桩根据地质情况,本合同段钻孔桩采用CZ30型冲击钻管锥分次成孔法钻进成孔,施工方法如下: 1.测量定位采用全站仪坐标法对钻孔桩桩位放样,埋好护筒后在护筒四周标记。
Ⅱ、钻孔前准备〔1〕平整场地,围堰筑岛旱地岛面高于地面10~20cm,水中筑岛岛面标高应高于施工水位1.0~1.5m,筑岛顶面面积应满足钻机和吊机行走需要。
〔2〕埋设护筒护筒用6~10mm钢板卷制,护筒直径较钻孔直径大20~25cm,长度视地质条件不同而异,一般采用开挖埋设法,开挖直径应比护筒外径大80~100cm,吊装就位后,对中检查,平面中心位移不大于50cm,保持垂直,用粘土沿四周对称分层填压夯实,护筒的埋深旱地不少于1m,护筒顶面应高于岛面0.2~0.5m,并高于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1.5~2.0m,水中墩、护筒底应进入河床底不少于0.5m。
〔3〕粘土选备:钻孔前贮备足够数量的粘土,以满足造浆需要,粘土以造浆才能强,粘度大为好。
〔4〕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对钻孔质量和能否顺利钻进关系重大,就位时应保证管锥中心对准桩位中心,并将钻机支垫结实。
Ⅲ.钻进〔1〕泥浆配制分次成孔工艺有自身造浆的功能,不需要在孔外先制备泥浆,可直接往孔内加粘土,通过管锥的冲压作用,自身造浆。
施工中,每工班至少测定两次泥浆性能。
〔2〕开孔为保证钻孔能顺利进展,须对护筒底孔壁进展处理,开孔时,不要急于进尺,在护筒底1m范围内,多填粘土,用直径50cm实心钻头反复冲挤以加固护筒底孔壁,护筒底孔壁加固好后,即可进展小管锥钻进。
〔3〕小管锥钻进护筒底孔壁加固处理完成后,即用小管锥〔锥径0.46m〕钻进,管锥边钻进边出碴,钻进时可一次钻至孔底,也可分段成孔。
〔4〕扩孔:当小管锥完成小孔钻进后,用与钻孔直径相匹配的管锥,逐级更换管锥,进展扩孔,直至设计孔径,扩孔时应按小管锥的钻进方式一次到底或分段钻进。
〔5〕冲程选定孔壁稳定、钻进正常时,一般选用0.6~1.0m,易塌孔地层或有塌孔迹象时选用0.35~0.6m。
〔6〕保持水头高度由于分次成孔每次钻孔扩孔时都要将上次钻扩时护好的孔壁破坏,所以必须随时注意保护水头高度。
水头高度应高于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1.5~1.8m,并不低于护筒上口10~20cm,掏碴时及时补水,通过透水性强的地层或有塌孔迹象时,可加大水头高度。
〔7〕粘土投入量在需要泥浆护壁的地层,钻进时应经常向孔内投放粘土,以保证泥浆的质量。
砂土、卵石土层直径为0.75~1.25m的孔,每延长米成孔投入粘土0.5~1.0m3;直径为1.5~2.0m 的孔,每延米成孔投入粘土1.0~1.2m3。
Ⅳ.清孔成孔后,用管锥将钻碴根本掏净,然后按离子悬浮法进展清孔处理,即清孔前24h,按1〔木屑〕:0.3〔烧碱〕:1〔水泥〕:30〔粘土〕适量水的比例配成膏状混合物,配制数量1m成孔体积,清孔时将膏状混合物,分三次抛入孔底,并用管锥冲砸5~10min,使膏状混合物均匀地溶于孔底泥浆中,用管锥掏渣,当捣至泥浆比重为1.03~1.06时,清孔终了。
Ⅴ.吊装钢筋笼钢筋笼由钢筋班负责分段制作,用钻架或吊车安装,钢筋笼接长用2台电焊机焊接,逐段连接逐段下放。
钢筋笼定位后,及时浇注混凝土,以防止坍孔。
Ⅵ.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导管法进展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导管直径为250mm,壁厚8mm,一般节长2.0m,另外配置1节长4m,2节长1m的导管,以方便调节导管长度。
导管接头处有胶圈密封防水,水下砼现场拌合,钻架起吊入仓。
灌注首批混凝土其数量须经过计算,使其有一定的冲击能量,把泥浆从导管中排出,并能把导管下口埋入砼,其深度不少于1m。
当混凝土装满漏斗后,剪断隔水栓上的铁丝,混凝土即随隔水栓一起下入到孔底,排开泥浆。
在整个浇注过程中,导管在混凝土中埋深2~6m,利用导管内混凝土的超压力使砼的浇注面逐渐上升,直至高于设计标高1m。
Ⅶ、墩台施工〔1〕钢筋:由钢筋加工厂统一加工,运至现场绑扎成型。
检查合格后,进展下一道工序。
〔2〕砼工程1〕模板:为保证工程质量,采用厂制定型钢模作为施工模板。
接缝处夹海绵,以防漏浆,并保证平整度。
2〕支架:一般桥墩墩帽采用钢脚手架作支架。
3〕模板立好后,采用经纬仪调整横纵方向,并使用缆风绳加固,保证施工时无扰动。
4〕砼采用拌和站统一拌制,砼输送车送至现场,吊机与吊斗配合,用漏斗及串筒入模。
① 在砼拌过程中,应注意拌合速度与砼浇筑速度的配合,注意随时检查校正砼的坍落度,严格控制水灰比、配合比。
② 砼倾落高度超过2m时,设置串筒使其下落。
③ 砼浇筑间隙时间不超过规定要求。
④ 砼应按一定厚度、分层浇筑,每层厚度应小于30cm。
⑤ 砼的振捣设专人负责,严格按规定操作:振捣时应防止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不漏振、不重振,每次振捣时,振捣器应插入下层砼5--10cm,振捣至砼停顿下沉,无显著气泡上升,外表呈现平坦,泛浆即可。
以确保砼密度,外表光洁、平整、无蜂窝、麻面。
5〕模板撤除后,使用塑料薄膜捆扎浇水养护,保持砼外表潮湿状态,洒水养护时间按标准要求进展。
Ⅷ、预制空心板梁施工〔1〕底座制作采用钢板式底座,通过地脚螺栓进展有效固定。
钢板外表进展磨光处理,采用高效脱模剂脱模。
〔2〕侧模、芯模:采用厂制定型钢模做侧模,边模5套,中板模板5套半;芯模采用气囊或板模。
〔3〕绑扎非预应力钢筋,安装固定抽拔管,抽拔管接头处用塑料胶布粘严,以免砼中的水泥浆渗入孔道。
抽拔管内穿放钢铰线以增加其刚度。
〔4〕立边模、端模,钢筋模板经监理检验合格后浇注板底部砼,底部砼浇注振捣完毕后,安装芯模,浇注两侧及板顶砼,顶部砼需刮平拉毛处理。
〔5〕养护至终凝及时抽出抽拔管和撤除芯模,防止时间过长抽拔和拆模困难。
砼浇注完毕24小时后可撤除边模,并及时对板梁体进展砼养护,必要时可采用薄膜覆盖,蒸汽养生,砼强度到达设计强度安装施工。
Ⅸ、桥面铺装清扫主梁顶面,洒水,绑扎钢筋,钢筋网与主梁顶面间垫Φ25的小钢筋头,横纵间隔1m,浇注时设专人看筋,防止错位。
砼运输采用砼运输车,垂直运输采用砼输送泵,砼振捣采用进口振捣梁振捣,全幅施工,施工时严格控制砼的厚度及平整度。
预留伸缩缝槽,铺五彩布洒水养生。
为保证桥面铺装厚度在8cm以上,根据情况进展标高预降,预降值Δ-2cm,且Δ-2≥0。
桥面施工时,先在泄水孔口处放一个与槽口大小形状一样的倒梯形木块,待沥青面层铺装完毕后拿出。
D、回填⒈用于回填的全部材料,应符合技术标准的要求,填料既要能被充分压实,具备良好的透水性,且不含有草根、腐植物或冻土块等杂物。
⒉回填应分层填筑,一般控制在每层填厚不大于10-15厘米,分层填筑应尽量保证摊铺厚度均匀、平顺。
在雨季回填时,填筑面应做成3%-4%的坡度,以利于排水。
⒊构造物的回填应遵照两边对称原那么。
并做到在根本一样的标高上进展,防止不均匀回填造成对构造物的损坏。
⒋基坑的回填,应在排干积水的情况下作业,回填工作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同意。
靠路基的坡度应当挖成台阶,以便于保证回填质量。
⒌回填前,先与断面上划分回填层次,确定检测频率,填写检测记录。
⒍填筑时要设专人负责,每一构造物谁负责回填要明确。
⒎回填高度要按设计图规定施工,轻型桥〔涵〕台,在梁〔板〕未吊装前,不允许填过允许回填高度。
⒏圆管涵顶部回填土高度必须大于50厘米时方可放行车辆,车辆通过圆管涵时要放慢和防止压坏圆管。
5、砂砾垫层施工a.准备下承层,检查验收路基或垫层,土基用12—15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压路机进展碾压检验〔压2——3遍〕发现外表松散、弹簧及时进展处理,并按标准要求进展检查验收。
b.选择符合底基层集料级配范围要求质量合格的料场进展备料。
c.施工放样:恢复中线每10m钉一桩,并在两侧边缘外0.33-0.5m设边桩,进展程度测量,在边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底基层边缘的设计标高。
d.事先通过试验段确定的松铺系数,并计算各段所需用数量,用自卸车运至施工现场均匀卸于下承层上,并及时进展摊铺。
e.用推土机、工人将砂砾均匀摊铺在下承层上,外表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或横坡。
及时检查含水量,缺乏时进展补洒,同时摊铺路肩用料。
f.用压路机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进展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g.拉线检查标高,按设计高程每10m一个断面作三个标高点,作出明显标记,用自卸汽车配合人工或手推车进展找补整形。
h.人工机进展细平,整型并随时检查标高。
〔并预留一定沉降量〕i.采用振动压路机配合三轮压路机进展碾压,在碾压过程外表应随时保持潮湿,并检查压实度,到达标准要求为止。
j.在未作上承层前严禁开放交通,应先行自检验收,对不合格处加以处治符合要求为止。
k、施工主要机械:推土机,水车,自卸汽车,装载机,压路机。
l、垫层施工工艺(见表五-11)6、基层施工A、施工的工艺流程图(见表五-12)。
B、施工准备1、向驻施工现场监理单位报送“基层开工报告单”,经同意前方可进展基层施工。
2、土基、垫层、底基层及其中埋设的各种沟、管等隐蔽构筑物,必须经过自检合格、报请驻场监理单位检验、签字认可后,方可铺筑其上面的基层。
3、各种材料进场前,应及早检查其规格和品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不得进场。
材料进场时,应检查其数量,并按施工平面图堆放,而且还应按规定工程对其抽样检查,其抽样检查结果,报驻场监理单位。
4、基层正式施工、应铺筑试验段,其目的:〔1〕确定集料的配合比例;〔2〕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①集料数量的控制②集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③适宜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拌和深度和拌和遍数;④集料含水量的控制方法;⑤整平和整型的适宜机具和方法;⑥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⑦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具的协调和配合;⑧压实后的检查方法;〔4〕确定每天作业段的长度;〔5〕确定一次铺筑的适宜厚度;〔6〕培训管干优化劳动组合。
C、施工放样1、恢复中心线,每20m设标桩,桩上划出基层设计高和基层松铺的厚度。
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2、中心线两侧宜按路面设计标桩,测基层设计高,在标桩上划出基层设计标高和松铺高度,这样做是为了使基层的高度、厚度和平整度到达质量标准。
D、计算材料用量根据基层的厚度、宽度〔按设计图纸〕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段的干集料数量。
E、运输和摊铺集料1、在摊铺段两侧先培土〔除挖方段路槽局部〕以控制基层的宽度和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