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学习PPT课件
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学习PPT课件
.
9
四、有助于发现和诊断早期大肠癌 的内镜技术
❖结肠镜单人操作插入法 ❖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 ❖放大内镜技术及放大内镜下肿瘤性病变的
陷窝分型 ❖超声内镜技术
2020/5/29
.
10
2020/5/29
.
11
2020/5/29
.
12
优势:
能从近距离的正面、侧面、中等距离或远距离观察病灶,了解其肉眼形 态、发育样式、有无凹陷、局部性状和范围
临床上有证据显示肿瘤突破黏膜肌层,浸润至黏膜下层但尚未侵及固 有肌层者。证据主要来自以下检查结果:超声内镜提示肿瘤病灶任一 位置的黏膜肌层破坏,有明确黏膜下浸润者;放大内镜肿瘤表面的隐 窝结构破坏(可能仅限于肿瘤病变的某一局部表面,因此放大内镜检 查应观察肿瘤的整个表面),呈现典型的V。型pit结构者;EMR术中 黏膜下注射出现非抬举征者;活检病理提示为浸润癌者;其它检查有 明确提示黏膜下浸润者
法判定者
2020/5/29
.
22
早期大肠癌及大肠癌前病变内镜随访
2020/5/Βιβλιοθήκη 9.232020/5/29
.
24
4
指业已证实与大肠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
包括:
腺瘤
腺瘤病(家族性腺瘸性息肉病及非家族性腺瘤性息 肉病)
炎症性肠病相关的异型增生
有研究认为畸变隐窝灶(aberrant cryptfoci,ACF), 尤其伴异型增生者,应视为癌前病变
2020/5/29
.
5
两类基本型:隆起型和平坦型
❖ 隆起型(I型): 病变明显隆起于肠腔,基底部直径明显小于病变的最大直 径(有蒂或亚蒂型);或病变旱半球形,其基底部直径明显 大于病变头部直径
2020/5/29
.
13
已有充分证据显示超声内镜技术有助于准确判断 早期和进展期大肠癌的浸润深度,对大肠癌的T 分期有较高准确性
已公认超声内镜是诊断大肠黏膜下病变的最佳检 查方法
2020/5/29
.
14
2020/5/29
.
15
❖慎行内镜下治疗的情况
有以下三种情况之一者,慎行内镜下治疗
肿瘤基底大小超过20mm者,指肿瘤基底部的最大直径,包括平坦型 病变及有蒂的肿瘤性病变,其中有蒂的病变指蒂部最大直径
能改变大肠内的空气量,可观察病灶的硬化程度和周围皱襞的集中情况, 可利用空气量的变化使病灶形状发生改变,并以此判断病灶的黏膜下侵 犯程度
能接近病灶观察其微小构造并进行隐窝的具体分型,这一方法使肿瘤侵 犯程度的判断准确率显著提高,其实用性得到广泛认可
结肠黏膜黏膜隐窝形态的分类,广泛采用1996年的日本工藤分型法,主要根据隐窝的形 态和大小将之分为5型,分别命名为I型、Ⅱ型、Ⅲ犁、Ⅳ型及V型,其中Ⅲ型又分为Ⅲs 及ⅢL两个亚型
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 共识意见
(天津,2008年8月30日)
.
1
2020/5/29
.
2
本共识意见适用范围
2020/5/29
.
3
早期大肠癌: 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任一大小
结直肠癌
包括:
✓ 黏膜内癌-局限于黏膜层的为 ✓ 黏膜下癌-浸润至黏膜下层但未侵犯固有肌层者
2020/5/29
.
.
18
2020/5/29
.
19
2020/5/29
.
20
2020/5/29
.
21
❖ 需要追加外科手术的情况:
内镜切除标本病理提示以下情况者需追加外 科手术
明确的浸润癌,浸润深度超过黏膜下层者 隆起型病变癌变并蒂部有癌残留者 平坦型病变癌变并浸润至黏膜下层,切缘或基底
有癌残留者 有明确局部癌变,但未行全瘤活检,浸润深度无
7
❖ 平坦型(Ⅱ型): 病变为紧贴黏膜面的地毯样形态,可略隆起于黏膜 面或略凹陷于黏膜面,病变基底部直径接近或等于 病变表层的最大直径
此型分为4个亚型:
IIa,表面隆起型 Ⅱb,表面平坦型 Ⅱc,表面凹陷型 侧向发育型肿瘤(LST) 病变最大直径10 mm以上
2020/5/29
.
8
2020/5/29
肿瘤位置不利于内镜治疗者
2020/5/29
.
16
❖ 内镜下治疗方法选择及指征
高频电圈套法息肉切除术:适用5mm以上 的隆起型病变(I型)
热活检钳除术:适用于5mm以下的隆起型 及平坦型病变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适用于5mm 以上20mm以下的平坦型病变
2020/5/29
.
17
2020/5/29
此型根据病变基底及蒂部情况分为以下3种亚型:
有蒂型(Ip):病变基底有明显的蒂与肠壁相连 亚蒂型(Isp):病变基底有亚蒂与肠壁相连 广基型(Is):病变明显隆起于黏膜面,但病变基底无明显
蒂部结构,基底部直径小于或大于病变头端 的最大直径
2020/5/29
.
6
Ip
2020/5/29
Isp
.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