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周青铜器鉴定研究

西周青铜器鉴定研究


凤鸟纹爵
通高22流至尾长17.7西周早 期 故宫博物院藏 制作精湛,为爵中珍品。高 柱,宽流,圜底,牛首鋬, 三足外侈。主纹饰凤鸟三组, 地纹衬以纤细的雷纹。上腹 的凤鸟花冠尖喙,体肥大, 尾下垂;流槽外侧的凤鸟则 喙下卷,头回顾;下腹的凤 鸟虽为卷喙回首,但鸟体修 长,各具特色。
茀祖辛爵
第二期: 组合方面: 葬鬲的墓增多,鬲的地位上升。 觚、斝基本消失。爵觚这种在商代必备的组合从此消 亡。 总体上:出现垂腹形式,设计上已有趋向低矮的方向 本期不少器物上腹或颈部饰以两道或一道弦纹,形成 素淡、简明的风格。
鼎:新出现明显垂腹的形制。圆角长方形鼎亦 前所未见 鬲:与第一期相比,足略显粗壮,整体器型 稍显扁宽。】 甗:通体变矮,略显扁宽
成王方鼎
通高28.5口横18.1,西周 早期。 美国纳尔逊美术馆藏 体呈长方槽形,直壁方唇, 立耳柱足。鼎体四隅及四 壁中部装饰山字形扉棱。 两耳各饰一对圆雕伏龙。 柱足较细,足根饰高浮雕 兽面,口沿下饰长冠卷尾 凤鸟,腹饰乳钉框,中填 直条纹。内壁铸“成王□” 三字,并非成王铸造,按 西周金文惯例,此应为祭 祀成王之器,当铸于康王 世。
大盂鼎
通高102.1口径78.4,西周康王。 清道光初年陕西岐山出土,国 家博物馆藏 敛口鼓腹,立耳。口缘下饰分 解式曲角兽面纹,足上部饰外 卷角兽面纹,均用雷纹衬地。 内壁铸铭文291字,记载康王23 年在宗周对盂的一次册命。第 一段盛赞文武二王的功德,说 明商人纵酒是周兴商亡的原因; 第二段记述康王命盂接续其父 祖的官职,主管军事和诉讼, 日夜辅助君王治理国家,并赐 给□酒、命服、旗帜、车马以 及大量的臣民奴隶和土地;第 三段康王勉励盂克己奉公,不 要辜负信任;最后盂为了感谢 王的册命,称扬王的美德,制 作了祭祀祖父南公的宝鼎。
乳钉四耳簋
通高23.5厘米,西周早期。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此簋与宝鸡市纸坊头周墓 出土的乳钉四耳簋极相似。 直口窄沿,深腹直壁,圈 足下有边条,体有四耳四 短扉。四耳高耸,垂珥几 乎触地,耳上各饰六只浮 雕牛头纹,正面一大二小, 背面一小,垂珥两侧各一 小牛头,雕塑精细,形态 生动。簋体饰直条纹,上 下围以三排乳钉,排列井 然,圈足饰拱背卷尾龙纹。 铸作精湛。
凤纹筒形卣
通梁高33.3口径12.4,西 周早期。 陕西宝鸡竹园沟出土,宝 鸡市博物馆藏 器呈圆筒形。盖顶隆起, 有圈形捉手。提梁两端作 翘角兽首形,梁面有凹槽, 内铸三道凸棱。盖面和器 身纹饰,均以直条纹和垂 冠卷尾凤纹为主体,两种 纹饰盖面各一、器身各二 周。凤纹间又有突起的兽 首,增添华丽气氛。同墓 出土形制和纹饰相同的两 件,另一件较小,通梁高 27厘米。
兽面纹卣
通高18厘米,西周早期, 山西曲沃曲村出土,山西 省考古所藏。 扁圆形器体,盖顶隆起, 折沿明显,圈形捉手细高。 器身子母口,鼓腹,圈足 有宽边。盖与器身两端有 较宽的扉棱。提梁两端兽 首有弯角,梁面饰蝉纹。 盖面和器腹饰没有地纹的 分解式外卷角兽面纹,盖 上兽面对向两端,器身兽 面对象两侧。盖沿和圈足 饰蚕纹。
小臣单觯
通高13.8口径9.3-11.6 西周成王 上海博物馆藏 椭扁体,侈口束颈,鼓 腹。颈饰一周首尾相连 的龙纹与凤鸟纹。腹内 底铸铭文22字,记成王 平定武庚叛乱之史事, 铭辞记与史籍相符,是 一件记载周初史料的重 要实物例证。
爵:三足外撇,极宽扁,作刀片状 尊:外壁有扉棱,足跟常作阶状 卣:圈足型钮、提梁两端有兽头。新器型二: 1,高扁腹,圈足状钮 2,深圆筒状。
母□方罍
通高50.3口长13,西周早 期 汉南洛阳出土,洛阳市文 物工作队藏。 方体溜肩,直口圈足。盖 作四坡式屋顶形,自盖至 圈足饰八道扉棱。肩部圆 角,两侧有兽首衔环耳, 前后有立体兽头装饰;下 腹收敛,正面有兽首形鋬。 颈及肩饰虎耳龙纹,腹饰 长鸟纹及垂叶龙纹,盖上 及圈足分别饰倒置兽面和 龙纹。盖内和器口内壁各 铸“母□”二字。此罍形 体高大,雄浑华美,显示 出较高的艺术水平。
通高17流至尾长23西周早期 陕西长安普渡村出土,陕西 历史博物馆藏 同墓出2件,形制、铭文、大 小、纹饰基本相同。窄流, 突底,菌状柱。扉棱将爵体 分成两半,内侧有半环形兽面纹,刀形锥足饰三 角雷纹。通体锈蚀严重,柱 侧铸“茀祖辛”三字。
通高29.8口径24,西周早 期。 辽宁喀左出土,辽宁省博 物馆藏 侈口,鼓腹,高圈足,下 连方座。兽首半环两耳有 长方形垂珥。腹部和方座 均满饰兽面纹。圈足饰龙 纹。两耳由兽首,虎等纹 饰组成。腹内底铸铭文三 行14字,内容与北京琉璃 河西周墓出土的圉甗、圉 簋相同。
天亡簋
通高24.2口径21,西周武王。 道光末年陕西岐山出土,国家 博物馆藏。 曾称大丰簋、朕簋、聃簋。侈 口,直腹,圈足连铸方禁,腹 壁铸有四只内卷角兽首耳,下 有宽厚的长方形垂珥。圈足饰 弯角鸟纹一周,器腹和方禁的 四壁饰浮雕蜗体兽纹。这种兽 纹,身体卷曲如蜗牛壳,壳中 伸出利爪,置于头下,头顶有 触角,长鼻上卷,口内獠牙交 错,形象怪异。它出现在先周, 成康之后消失,颇富时代特征。 内底铸铭文78字,记述乙亥这 天,武王举行重大祭典,祭告 文王和上帝,由于文王的佑助, 终于灭商,天亡助祭卖力,得 到武王赏赐,助簋以纪荣宠。
德方鼎
通高24.4口纵14.2口 横18。西周成王 上海博物馆藏 立耳,方折口沿,腹 浅,柱足细长。腹饰 曲折角兽面纹,两侧 附饰龙纹,以细雷纹 为地纹。四足上端饰 牛首纹。铭文24字, 记成王在成周洛邑对 武王举行祭祀之事。 德所作之器,尚有一 圆鼎和两簋。
□鼎
通高24口纵14口横18, 西周早期。 甘肃灵台白草坡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器身长方槽形,四隅 有扉棱,立耳稍侈, 下承四柱足。四壁均 饰雷纹为地的牛首纹, 牛角突出器表。四足 根部亦饰兽面纹。内 壁铸铭文“□作尊” 三字。
保卣
通高25.8口纵9.4口横12.2, 西周成王 河南洛阳出土,上海博物 馆藏 高盖沿,圈形捉手,垂腹。 提梁两端置兽首。盖及口 沿下饰首尾相接的龙纹, 上下以连珠纹为栏,提梁 与圈足饰斜角式两头龙纹, 圈足内底饰一蝉纹。器盖 对铭,各46字,记载了召 公太保受亡命伐殷东国五 侯之史实。与之同出尚有 保尊。
出土青铜器遗址: 1,陕西长安丰镐地区 2,陕西中原地区

西周早期: 第一期:武王、成王、康王 第二期:昭王 西周中期: 第三期:穆王、共王、懿王 第四期:孝王、夷王 西周晚期: 第五期:厉王、宣王、幽王
第一期
鼎:流行底近平的鼎,方鼎细长柱足 簋:流行双半环耳,耳下带小珥。圈足下带 方禁,或者圈足直而高,下附高阶状足跟。
□古方尊
通高2.8口径20.1西周早期 上海博物馆藏 圆口,折肩,方腹,方圈足。 自口及足设四条勾曲形棱脊, 其上耸出器口。颈饰蕉叶形 兽面纹,下饰相对而立的凤 鸟纹,肩饰斜角式两头龙纹, 腹饰兽面纹,圈足饰凤鸟纹, 均以雷纹为地。肩部四角各 置一个圆雕的长鼻上扬的象 首形兽,上有曲折角。名 “□古作旅”四字,□原是 商之地名,曾见于殷墟卜辞。
外叔鼎
通高89.5口径61.3,西周 早期。 陕西岐山出土,陕西历史 博物馆藏。 造型凝重,形体巨大,是 著名的西周重器之一。下 腹向外倾垂,内底与足对 应之处有三个圆窝。颈部 饰一周龙纹,两耳各饰虎 纹一对。足根饰浮雕兽面。 内壁铸铭文六字,记外叔 作器。
□鼎
通高77口径56.5西周早期 陕西郿县杨家村出土,陕 西历史博物馆藏 直口微敛,敛口方唇,鼓 腹,蹄足。器底与三足相 应处,分别有直径十一点 五、深约四厘米的圆窝。 两耳外侧均饰相对的卷尾 龙纹。口沿饰六组兽面纹, 均雷纹衬地,并以短扉为 中心。三足根部亦作兽面 形。内壁铸铭文四行二十 八字,记述八月初吉日王 姜赏赐□三大片田地,因 而制作此鼎。
罍:圈足比殷代晚期的高,特别是有高阶状 的足跟 盉:少见。鬲形腹身。
□父丁方罍
通高46.4口纵14口横12, 西周早期。 上海博物馆藏。 四阿式屋顶形盖,颈长, 曲壁深腹,兽首衔环耳, 腹一侧下部有一兽首鋬。 盖沿、器肩饰火纹,间隔 以突起的兽首,颈部与圈 足饰兽面纹,除双目外, 其余用雷纹构成,纹饰结 构极其抽象。此器保存完 好,局部显露出金黄的青 铜本色。器盖同铭,各六 字,记□氏为父丁作器。
纹饰:1,身尾变形,代以云雷纹,有首无身 的简省式兽面纹盛行。 2,有的扉棱并制成勾错的岐齿状。
□古方尊
通高2.8口径20.1西周早期 上海博物馆藏 圆口,折肩,方腹,方圈足。 自口及足设四条勾曲形棱脊, 其上耸出器口。颈饰蕉叶形 兽面纹,下饰相对而立的凤 鸟纹,肩饰斜角式两头龙纹, 腹饰兽面纹,圈足饰凤鸟纹, 均以雷纹为地。肩部四角各 置一个圆雕的长鼻上扬的象 首形兽,上有曲折角。名 “□古作旅”四字,□原是 商之地名,曾见于殷墟卜辞。
西周青铜器研究


刘雄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殷至公元前771年周 幽王被杀 都城:丰京、镐京,洛邑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思想观念与 文化形态源头
研究方法 1,“标准器”法。有铭文而且铭文可以明确 表明年代的 2,年代明确的墓葬所出器群 3,同一家族累世制造的铜器 4,铭文内容涉及的对铭文中月相、历朔、人 物关系、谥号及相关史实的认识。
甗:一般出土于鼎较多的墓中。在腰际均设 有可活动的铜箅 斝:少见 觚:少见。圈足下常带有阶。 觯:常见,取代了觚的地位。细高型更显瘦 长
旅父乙觚
通高25.2口径13.2西周 早期 陕西扶风庄白村出土, 周原博物馆藏 此种形制在商周青铜器 中少见。状似唢呐,中 腰特细。上部光素,唯 在圈足上饰以虎耳龙纹, 上下配置目雷纹,龙纹 线条极高,似有镶嵌。 圈足内壁铸“旅父乙” 三字。
凤盖盉
通高19口径12西周早期 长安花园村出土,陕西 历史博物馆藏 盉盖装饰新颖别致。盖 隆起部分为一卧状的凤 鸟,头顶冠毛高耸,胸 和颈饰鳞状羽毛,配以 管状流和牛首鋬。盉顶 仅饰兽目交连纹,腹足 光素简朴。鋬下器壁铸 “公作宝尊彝”五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