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应用精品PPT课件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应用精品PPT课件
表3 凝血系统检测
试验名称 病理生理
检测方法 参考范围
临床意义
FⅧ:C FⅨ:C FPA F1+2
TF
sFMC
内源凝血活性 一期法 内源凝血活性 一期法 反映凝血酶生成 ELISA 反映凝血酶原酶 ELISA 活性 组织、内皮细胞 ELISA 损伤,外源凝血 激活 反映凝血酶活性 ELISA
103.0±25.7% 91.8±30.4% 1.83±0.61μg/L 0.4~1.1nmol/L
(四)抗凝血系统检测
PAI-1
抑制 S
APC
蛋白C肽
灭活
F1.2
Ⅱa
Ⅸa Ⅷa
Ca2+ 磷脂
Ⅷa
Ⅴa
Ⅹa
Ⅹ
Ⅹa肽
Ⅱ Ⅹa Ca2+ Ⅴa
C
Ⅱa
凝血酶调节蛋白
AT
硫酸乙酰肝素
纤维蛋白
Fg
FPA
Ⅱa
AT
图4 抗凝血系统示意图
表4 抗凝血系统检测
试验名称 TT
甲苯胺蓝 纠正试验 ACLA
病理生理 反映FDP生成和抗凝作 用 纠正类肝素
血栓与止血检测的临床应用
一、血栓与止血检测
(一)血管壁检测
抑制过程
激活过程
图1 血管壁促凝和抗凝功能示意图
表1 血管壁检测
试验名称
病理生理
检测方法
参考范围
BT vWF:Ag vWF:A TM:A ET-1 6-K-PGF1α DM-6-K- PGF1α
延长示血管壁异常, PLT量/质异常 释放增多示血管壁 /血小板损伤 同上 内皮细胞损伤,抗凝 作用 内皮细胞损伤,缩血 管作用 内皮细胞损伤,抗凝 作用 同上
注:PLT,血小板计数;PAIg,血小板相关抗体;PAdT,血小板粘附试验;PAgT, 血小板聚集试验
表2 血小板检测
试验名称 病理生理 检测方法
参考范围
临床意义
P-选择素 血小板活化 放射免疫法 (1.61%±0.72)
↑血栓病
×1010分子数/ml
PPA
PLT
流式细胞术 正常人血小板表面上的磷 ↓血小板无力症, 抗血小板
↓血栓病
注:BT,出血时间;vWF:A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 vWF: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TM:A,
凝血酶调节蛋白活性;ET-1,内皮素-1;6-K-PGF1α,6-酮-前列腺素F1α;DM-6-K- PGF1α,去甲 基- 6-酮-前列腺素F1α
(二)血小板检测
图2 血小板功能示意图 ADP: 二磷酸腺苷; PAF: 血小板活化因子; TXA2: 血栓素A2; vW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GPⅠb,GPⅡb/Ⅲa: 膜糖蛋白Ⅰb,Ⅱb/Ⅲa; R: 受体; TS: 血栓素合成酶; PGG2: 前列腺素G2;
↑血栓病;↓血友病A,vWD ↑血栓病;↓血友病B ↑凝血酶生成增多,血栓病 ↑血栓病
<10pg/ml
↑引起组织或内皮损伤,血 栓病
48.5±15.6mg/l ↑血栓病,凝血功能增强
注:FⅧ:C,凝血因子Ⅷ活性;FⅨ:C,凝血因子Ⅸ活性;FPA,纤维蛋白肽A;F1+2,凝血酶 原片段1+2;TF,组织因子;sFMC,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
人工法 ELISA 胶乳法 发色底物法 ELISA ELISA ELISA
2.5~9.5min 107.5±29.6% 50%~150% 100%±13% <5ng/L 17.9±7.2pg/mL 尿50±11pg/mgCr
临床意义 血管壁、 血小板异常 ↑血栓病 ↓vWD 同上 ↓血栓病
↑血栓病
↓血栓病
检测方法 玻璃试管法 塑料试管法 凝固法
凝固法
凝血酶法
参考范围
5~12min 10~20min 比正常对照值延长 10s 比正常对照值延长 3s 2~4g/L
临床意义 ↑凝血因子缺乏
同上,监测肝素
同上,监测口服抗凝剂
↓纤溶亢进 ↑血栓病
注:CT,全血凝固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Fg,血浆纤维蛋白原
PGH2: 前列腺素H2; CO: 环氧化酶; PLA2: 磷脂酶A2; PL: 磷脂; ATP: 三磷酸腺苷; 5-HT: 5-羟色胺; β-TG:β-血小板球蛋白; PF4: 血小板第4因子;
PDG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TSP: 凝血酶敏感蛋白; Fg: 纤维蛋白原; FⅤ: 因子Ⅴ
表2 血小板检测
凝血异常
酸酰丝氨酸阳性率为30% 药;↑血栓前状态,血栓病
CRT
PLT
定量法
血块收缩率为
↓ITP,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量/质异常
48%~64%
↑因子ⅩⅢ缺乏症
TXB2
血小板活化 ELISA
76.3±48.1ng/L
↓环氧酶或血栓烷合成酶 缺乏或受抑制;↑血栓病
DM-TXB2 11-DHTXB2
同上 同上
试验名称 病理生理 检测方法
参考范围
临床意义
PLT PAIg PAdT PAgT
PLT 量的异常 血小板 破坏增多 血小板粘附 功能的改变 血小板聚集 功能的改变
血液分析仪法 显微镜计数法 ELISA
玻珠柱法
比浊法
(100~300)×109/L
(0~78.8)ng/107血小板
(62.5±8.6)%
影响依赖磷脂的凝血 因子或抗凝蛋白
LEA
同上
检测方法 凝固法
参考范围 16~18s
TT缩短>5s
临床意义
↑纤溶亢进,存在抗凝 物质,监测溶栓治疗 类肝素物质
Ⅷa
凝血酶原
蛋白C抑制物
Ⅹ
Ⅹa
Va
活化蛋白 (蛋白S)
凝血酶
TM-Ⅱa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
FM
Fbg
蛋白C
ⅩⅢ
ⅩⅢa
Ca2+
白肽A/B
抑制
抗凝血酶抑制位点
图3 凝血机制示意图
表3 凝血系统检测
试验名称 CT APTT PT Fg
病理生理
内源凝血系统 活性 内源凝血系统 活性 外源凝血系统 活性 反映纤溶活性
ADP11.2μmol/L: 70%±17%; 肾上腺素5.4μmol/L:
↓AA,ITP,脾亢 ↑原发性/继发性 ↑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 少
↓vWD,血小板无力症 ↑血栓前状态,血栓病 ↓血小板无力症, 抗血小 板药
↑血栓前状态,血栓病
65%±20%;
花生四烯酸20g/L:
69%±13%;
瑞斯托霉素1.5g/L: 67%±9%
酶标法 酶标法
尿206±19ng/L肌酐 尿299±20ng/L肌酐
同上 同上
注:PPA,血小板促凝活性;CRT,血块收缩试验;TXB2,血栓烷B2;DM-TXB2,去二 甲基-血栓素B2;11-DH-TXB2,11-去氢-血栓素B2
(三)凝血系统检测
Ⅺ
Ⅺa
Ⅶ/Ⅶa-组织因子-Ca2+
Ⅸ
Ⅸa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Ⅹ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