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谈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谈谈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谈谈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浪溪中学孙群保
●一、教师不能够深入学生内在的数学思维活动,没有高度重视学生的数学学
法指导与自学能力培养,并因此而造成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被动,课堂上虽然有教师对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的单向信息的传递,却没有学生接受、理解、运用知识与方法的信息的反馈。

●二、在教学中,不能真正地把握数学课堂教学的上述本质,不能深入数学思维,使
数学教学活动也因此脱离了数学的本源,并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多种形式的“低效现象”,比如:(1)数学思维的引导缺少合理的情境,课堂教学远离了学生的知识基础或生活经验,显得十分的“不自然”,学生数学思维的兴趣得不到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内部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2)课堂提问较为琐碎,缺少了应有的层次性,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特别就是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未能得到有效激发;(3)结果教学与过程教学人为分离,数学思想方法得不到有效渗透,仍有“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4)不能从知识的系统性、深刻性角度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教学内容,而就是人为地降低数学知识与数学思维教学的要求;(5)有时错误地理解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与自主学习”数学教学方式的内在要求,并把这些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讲解、模仿操作”
教学方式完全对立起来。

●三、数学教学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氛围沉闷。

教师没有真正考虑学生数学学习目
标的达成与落实,对于数学教辅材料的使用缺乏思考与分析,数学作业布置缺乏分层,数学作业取材简单现成,只就是直接拿现成的数学习题集来布置,企图以简单的数量积累,来完成数学知识学习。

把数学后进生培养的方式简单化,试图通过强迫她们死记硬背题型、定理、公式甚至习题的结论来达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四、富于效率的数学课堂追求教学的整体效益,要求课前能科学合理地进行数学教
学设计,要求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恰当地引导学生主动思维、独立思维,强调学生数学活动的高参与度与高发展度的统一,要求教师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必要的“控制”
与“平衡”策略,优化教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协调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由于“设计不当”,教学情境不仅远离了学生的知识基础或生活经验,甚至还产生一些科学性错误,并且由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进行“控制”与“平衡”,数学课堂教学通常“耗时费力”、“结构不良”,并因此而导致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

比如,就数学课堂讨论而言,有时情急之下甚至会帮助学生说出最后的答案,而在一些小组讨论中,通常很难瞧到许多讨论热烈的小组,即使有,这些小组也仅就是部分学生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瞧法,中等生与差生很少有发表意见与提出问题的机会,更由于对小组讨论引导的能力缺乏,往往在小组讨论尚未结束甚至还未充分展开就进行人为干预或者中止。

我的教学故事
浪溪中学孙群保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没有经过筛选,其智商的发展本身就存在着差异,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动手操作,培养她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她们的数学学习热情,让她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知识充满着无穷的乐
趣。

ﻫ在平时的的课堂教学中,我的做法就是:让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师生情感融洽,学生才会敢想、敢问、敢说。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总就是微笑的面对学生,从不板着脸上课,更不对学生大声训斥,力求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平时教学中,尽量运用感官总动员,尽量让学生学懂,学透,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知一晓十,还要能够用“联想”去学习,例如:在教学学生认方位时,让学生伸出右手向上指表示北,嘴里同时说出上北,向下指表示向南,嘴里同时说出下南,左手向左放平表示向西,嘴里同时说出左西,右手向右放平表示向东嘴里同时说出右东……用手势立即就可以表示出八个方向,学生们学的就既轻松又愉快。

在教学中还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来认识方位。

在教位置与方向时,我也要求学生用手势来表示任意方向,如东偏北30度600米处……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学的有趣,对知识点掌握的又快又好,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的数学知识扎实,喜欢学习数学知识,并自觉地运用感官总动员。

这时,我都会及时进行鼓励。

一位学生说:“上了胡老师的数学课,很有趣味性,我越来越喜欢做数学题了。

”我听了,觉得她对数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求知欲望,已经爱上数学课了,心里非常高兴,为我的创新教学而高兴。

ﻫ每一个故事的表演者就是我的学生与我,其中我的学生就是主演,导演有时就是我,但更多时候就是“真理”与“创新”。

学生与我每天演绎着不同的故事,在故事中,我领悟到新课程带给我的启示: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同时要充分利用好教学中的各种素材,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数学结论,让学生体验学习与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越来越喜欢有故事的课堂,也更加热爱这个有故事的职业。

我的数学教学小故事
浪溪中学孙群保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进行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这样的教学,学生才能够放飞思维,张杨个性,在教学中给学生自由的时间,并不就是放任自流,而就是认真组织学生充分运用已学知识进行探索,学生才能拥有更大的创造性。

教学中多留给学生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学习,哪怕有时有些尝试可能就是错误的,但也能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她们自己的思维方式相互质疑,相互补充来完善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知识得到完善与提高。

对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的特点,把知识缕出层次,强化训练知识点,同时老师帮助学生制定了学习目标,并且制定了一套长期的教学方案,及时反馈,来增强孩子的紧迫感与成就感。

以孩子的优势学科来带动学生的弱势学科,从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做到同类学科的学习方法与思维上的迁移。

针对性的给学生进行辅导,现在学生更加积极配合辅导。

把以前积累的类似学生教学经验推广到学生身上,帮助学生树立与保持长远目标,授课语言及方法针对学生个性出发去展开,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使学生的成绩大大提高,家长与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记得在教学比如讲初二几何“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时,向同学们亮出1根1米长的竹竿问:“同学们,能在不用刻度的情况下,迅速将这根竹竿五等分不?”这样一来,创设了探究问题的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之中,对问题进行实践性的探究活动。

这节课的学习效果非常明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又比如讲授“轴对称图形”时,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

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就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都就是对称的,这些图形的两侧正好能够重合……”。

学生自己得出了“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之后,可以让学生两两提问生活中的(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教师中的物体等)“轴对称图形”。

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直觉、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