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城规原理第四章城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
城规原理第四章城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
城市化
二、指标 1.人口指标法 (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征城市化; (2)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复合指标法
GDP、人均GDP 经济发展水平: 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水 平 经济指标居民生活水平:居民可 占GDP的比重 产业结构:二、三产业 / 工农业产值 工业化水平:工业产值 / 万人、医生数/ 万人 医疗保障水平:床位数 城市化综合指标 社会指标 、教师数 教育水平:在校学人数 积 居住水平:人均居住面 / 地区总面积 城镇建设指标交通密度:(铁路 公路 航道里程) 通讯能力 环境质量
城市化
五、世界城市化进程 1.增长势头很猛 城镇化水平的年均增长率:1800-1850 1850-1900 1900-1950 1950-1990 1980-1997
0.024 0.140 0.314 0.340 0.353(40-46%)
2.世界城镇化的主流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1800年现在发达国家的城镇人口占40%,不发达国家占60% 1850年 发达国家的城镇人口占50%,不发达国家占50%, 1925年 发达国家的城镇人口占71.25%,不发达国家占28.75% 1975年发达国家的城镇人口占<50%, 不发达国家>50% 2000年估计发达国家的城镇人口占33%,不发达国家占67%
(5)按照城市的结构进行分类
●单中心城市和多中心城市: ●封闭式城市和敞开式城市: ●集中式城市和分散式城市:
城市规模
一、城市规模的概念
——城市规模是指城市人口、用地、建筑、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规模综合。 但实际上所有设施、用地的规模都取决于城市人口的规模,所以城市规模通常 以城市人口规模来表示。 城市人口规模是指城市人口总数,亦即在城市中工作、生活并使用城市各项设 施的人口总数。
纽。
淄博——以石化、医药、新材料为主导的专业化制造业城市。 潍坊——以海洋化工、机械、食品加工为主导的综合性制造业城市,连接山东半岛与 鲁中、鲁西的交通枢纽。 威海——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现代制造业发达的生态化海滨旅游城市,中韩经贸交 流的前沿门户。 日照——以临港工业和海滨休闲旅游业为特色的深水港口城市,鲁南的出海门户和欧
亚大陆桥重要的东方桥头堡之一。
东营——向多元化地。
城市性质
6.城市的类型 (1)按城市的行政地位分类
●直辖市(4):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副省级市(15):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 宁波、 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 深圳、成都、西安 ●地级市(212) ●县级市(437) ●建制镇
第四章
城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
一、城市性质与职能 二、城市规模 三、城市化 四、城市用地
城市性质
一、城市经济活动类型
城市全部经济活动,按其服务对象来分,可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 另一部分是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基本部分的服务对象都在城市以外,可以 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离心型的基本活动,另一种是向心型的基本经济活动。
全国668座 37座 48座 205座 378座 1.9万个以上
城市性质
(3)按照城市性质划分:
●综合性城市 ●工业城市 ● 矿业城市 ●交通港口城市 ●商业金融城市 ●风景旅游城市 ●科学文化城 ●其它特殊职能城市:边防城市、革命纪念性城市、经济特区
(4)按照城市的地理位置分类
●沿海城市 ●内地城市 ●边境城市
城市化
2.根据城市化流向
(1)集中型城市化 农村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中心聚集的过程。 (2)分散型城市化 城市基本功能和经济活动向外扩散,将其周围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按照空间分布的不同,分散型城市化可以分为外延型城市化和飞地型城市化。 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如果连续地向地域外推进,并与中心城区保持接壤, 这种扩展方式称为外延型城市化。这种城市化容易形成城市带或城市群。 如果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隔离,但是职能上确与中心城区保 持一直,则成为飞地型城市化。
1.人口的自然变动 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2.人口机械变动 机械增长率=(本年迁入人口数-本年迁出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3.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人口平均增长率=
n
期末人口数
期初人口数
1
(其中n为规划期限)
城市规模
五、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城市人口发展预测的方法 计划经济时期的几种预测方法
主要生产部门在全国或地区的地位和作用
主要部门经济结构的主次(职工、产值、产量)
主要部门用地结构的比重
城市性质
5.实例——山东半岛城市群各城市职能定位
城市性质
济南——山东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山东中西部以及省际区域交通枢纽和经济中 心,以及现代服务业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综合性省会城市。 青岛——山东乃至黄河中下游的龙头城市,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国际性港 口城市和国际性海滨旅游城市。 烟台——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的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黄渤海咽喉地带的海陆交通枢
规划城市人口规模是指城市规划期限末达到的城市人口总数。城市人口包括规 划区内常驻非农业人口、暂住人口。
城市规模
二、城市人口及几个统计口径
1.市辖区县总人口——指城市市区、郊区和管辖县的总人口,通常是全市总人口 2.市辖区总人口——指市区人口和郊区人口,包括郊区农村人口,通常指市区人口。 3.城市人口——指按城市人口统计口径统计的人口,包括城区的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 口,郊区的非农业人口如已超过70%,可计入全部郊区人口作为城市人口;如不足 70%的,只计入郊区的非农业人口。
中国的行政划分: 国务院→ 省、 自治区、 ↓ 地级市、地区、自治州、 盟 ↓ 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 ↓ 镇、乡、民族乡 ↓ 居委会、村委会
直辖市 、 特别行政区 ↓ 区、县 ↓ 街道、乡、镇 ↓ 居委会、村委会 ↓
城市性质
(2)按照城市的人口规模分类 ●特大城市,大于等于100万 ●大城市:大于100万 ●中等城市:20~50万 ●小城市:〈20万 我国城市规模的分类 特大城市 100万人以上 大城市 50万人—100万人 中等城市 20万人—50万人 小城市 20万人以下 城镇 2000人以上
二、城市性质与职能 1.城市职能
——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担负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
2.城市性质
——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
展方向。
城市性质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
城市性质
3.城市性质的确定 确定城市性质应的注意问题 ☺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分析 ☺应体现城市的个性 ☺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时间范畴内 ☺实事求是地客观分析,切忌主观想象 4.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为主 定性分析是全面分析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定量分析是对城市职能,特别是经济职能采用一定的技术指标,从数量上 确定主导的生产部门。
城市化
六、中国城市化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恢复补偿性增长,使我国城 市化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从1978年到2003年,我国城市化率由17.9%提高到40.5%, 每年提高0.88个百分点,是1958至1978年的7倍多。特别是1995年到2003年,每年增 长达1.5个百分点。而美国在1860至1920年的高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率平均每年只 提高了0.5个百分点。进入新世纪,根据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我国高速城市 化的时期已经到来。 1、城市的数量与变化情况
工业化是重要动力,三 产迅速发展;外延扩大 的同时,内涵开始进展
面状或带状结构 大都市区
高级
速度回落,进入平 稳阶段
三产为主要动力 内涵提高为主
网状结构 一体化增强
城市化
四、类型
1.从城镇化进程的结果来考察城镇化:有健康(积极)和病态(消极)
健康的(积极的)城镇化: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城镇数量和城镇规 模增长适度,数量和质量同步上升 。 经济的非农化、人口的城镇化、城镇设施的建设三者缺一不可。
城市化
阶段
发展速度 产业结构 动力机制 空间形态
初级
速度缓慢,年增长 率一般不超过0.3%
一产>50%,二、 三产在20%左右
工业化是基本动力
点状结构
城市外延性扩大
中级
自下而上推动,增长 率是初级阶段的 1.5~2.5倍
一产持续下降,二 产三产相继上升, 地位交替互换 三产>50%,二产 30%,三产<10%
农村 集中型城市化
城市 分散型城市化
周围地区
城市
城市
城市化
3.根据动力机制
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 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表现在原有城市发 展和新兴矿业城市的产生两个方面。
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 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 通过发展小城市(镇),实现人口居住的空间转化
城市规模
三、城市人口构成
1.人口年龄构成 (1)定义:人口年龄构成是指城市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托儿组 : 0 ~ 3岁 4 ~ 6岁 幼儿组: 7 ~ 11岁 小学组: (2)年龄组的划分 12 ~ 17岁 中学组: 成年组:男 18 ~ 60岁,女18 ~ 55岁 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 老年组:男
(3)百岁图(如右图) (4)研究年龄构成的意义
●判定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变化的趋势
●制定城市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的依据 1990年,济南市步入老龄社会, 预计2025年~2050年老年人口的比例达到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