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

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

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
酒管2班徐晨
摘要:成为当代大学生,就应在“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问题上下功夫。

首先要做一个符合社会规范的人,还要做一个有社会主义道德的公民,更要做一个社会需要的人。

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大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合格的公民
正文:一个时代之所以伟大,往往在于它承载起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期待。

百年来,人们对民族复兴的渴望,对民主的追求,体现着生活的每一天,在我们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关于公民的理念与目标,融化在无数细小进步汇成的洪流中。

所以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与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公民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正鉴于此,我认为对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上,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要做一个符合社会规范的人
符合社会规范是对一个人的最基本的要求。

人类社会要生存,要发展,其前提条件是要规范、约束社会的每一个人的社会行为。

如果一个社会不能规范大多数人的行为,那这个社会就会大乱,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不能用社会规范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严重的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1)学习宪法法律
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是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出现并不断发展的。

了解法律的词源和含义,理解法律的特征和种类,是有助于我们大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的前提。

并且法律是维护国家正常秩序的根本保证,也是国家和这个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任何人都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以确保国家的正常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生活秩序。

当然,如果有人有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的行为,不管他是什么人,都应受到相应的制裁。

(2)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当今中国,法治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法治中国建设,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具有重大意义。

所以大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思维、养成心中有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做一个有社会主义道德的新型公民
(1)加强道德实践
大学时期是个道德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事情形成的道德观念对我们一生影响都很大。

做一个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人是大学生自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大学生应该要认真学习道德理论,基础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正确道德责任感,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的培养。

(2)遵守道德规范
要做一名合格的好公民是与社会分不开的,所以社会公德是我们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

在公共场合我们要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而在家庭中,我们也要有家庭美德,比如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同事也要提高自己的个人品德,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要脚踏实地,敢于担当的做人。

这样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做一个社会需要的人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给予了他很多很多。

因此,作为一个社会人,就应该回报社会,具体地说就是要服务于社会,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创造财富(包括精神财富)。

我们常说的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希望,报效祖国,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等等,都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人生和社会的需要联系起来,并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了贡献,他才能说是实践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马克思主人生价值观的真諦。

要做一名合格的公民,首先是要解决好如何做人的问题。

做一个符合社会规范的人,做一个社会需要的人,这是做好一名合格的公民的基础。

一个树立了远大理想和信念坚定的人,一个明确了学习目的的人,一个有志于实践自己人生价值的人,加上自己的刻苦和科学方法,我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就不难了,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大学生是社会的娇子,更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

当今中华民族的娇子理应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不辜负自己的父母、老师以及党和人民的希望,遵纪守法、关心集体、刻苦学习、勇于实践,以优异的成绩完成自己的学业,力争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同时,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