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考点考情
1.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Ⅱ)
3.伴性遗传(Ⅱ)
4.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Ⅰ)
5.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Ⅰ)
6.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 1.考查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2.呈现文字:文字题、图形等。
3.命题特点:(1)选择题: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研究方法和伴性遗传。
(2)非选择题:常结合生物个体中不同性状,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特别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的考查频率最高,主要集中在基因型的判断、实验验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等方面。
| 以图串知|
(1)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2)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
(3)分离定律F1(Dd)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目相等。
(×)
(4)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并非都是杂合子。
(√)
(5)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
(6)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
(7)基因型为AaBBccDD的二倍体生物,可产生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种类数是8。
(×)
(8)两亲本杂交,F1表现显性性状,F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为3∶1,这属于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过程。
(×)
(9)两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为1∶1,则双亲均为纯合子。
(×)
(10)在揭示分离定律的过程中,孟德尔的演绎推理是:若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F1产生两种配子,测交后代分离比是1∶1。
(√)
(11)自由组合定律中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产生数量相等的4种配子。
(×)
(12)真核生物核基因的遗传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13)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得到的后代中表现型与亲本不相同的概率为9/16。
(×)
(14)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
(15)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
(16)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或1∶2∶1,则该遗传可以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17)基因型为AaBbDdEeGgHhKk的个体自交,假定这7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7对等位基因纯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与7对等位基因杂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不同。
(×)
(18)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于所有生物。
(×)
(19)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20)每条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可以说明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
(×)
(21)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所以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
(22)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
(23)与伴性遗传相关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
(2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