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课第二框 法不可违

第七课第二框 法不可违

第二框 法不可违
这段视频告诉我们什么? 这段视频告诉我们什么?
1、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了解刑法、刑罚 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了解刑法、 各自含义以及刑罚应受到的处罚, 各自含义以及刑罚应受到的处罚,掌握犯罪的三个基本 特征: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 特征: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 2、能够正确区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提高分辨 能够正确区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违法犯罪行为的能力。 违法犯罪行为的能力。 3、争取做到不违法,并善于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 争取做到不违法, 行为作斗争。 行为作斗争。
板块三:课堂小结
1、通过学习,我知道了 ————————。 通过学习,
2、今后在生活中,我会————————。 今后在生活中,
法不可违
一、谁都不能违法 1、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型 违法行为的含义、 2、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法行为各自的含义 二、犯罪必受惩罚 1、刑法的含义 2、犯罪的含义、基本特征 犯罪的含义、 3、刑罚的含义、种类 刑罚的含义、
板块一:谁都不能违法
案例1 案例1: 成克杰因单独或伙同情妇李平收受巨额贿赂, 2000年 成克杰因单独或伙同情妇李平收受巨额贿赂,于2000年7月31日 31日 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 个人全部财产。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9月7日裁定核准成克杰死刑。 个人全部财产。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 日裁定核准成克杰死刑。 2000 案例2 案例2: 2000年22月15日 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 2000年22月15日,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行贿 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判处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死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 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财产,追缴非法所得161.77万元。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财产,追缴非法所得161.77万元。 161.77万元 2001年3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核准死刑,同时下达了执 2001年 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核准死刑, 行死刑的命令。 行死刑的命令。
什么是刑法?犯罪的含义、基本特征以 什么是刑法?犯罪的含义、 及后果各是什么? 及后果各是什么?
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 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 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阅读课本P91-92三个案例,根据案例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阅读课本P91-92三个案例,根据案例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P91 三个案例
情景 一 二 三
对社会的 违反的法 承担的法 所属违 危害程度 律 律责任 法类别
J K L
F 、刑事处罚 J 、较轻
A B C
B 、民法 G 、行政违法
D E F
对比情景三与情景一、 对比情景三与情景一、二,试着说出它 与前二者有哪些不同之处? 与前二者有哪些不同之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赵某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犯罪行为)。
板块二:犯罪必受惩罚
视频中实施针刺者的行为是 什么行为?触犯了什么法律? 什么行为?触犯了什么法律?受 到什么处罚? 到什么处罚?
这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这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一、谁都不能违法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1事例,思考: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1事例,思考: P91事例 1、一个好学生为什么会丢了大面子? 一个好学生为什么会丢了大面子? 2、这样的事可以避免吗? 这样的事可以避免吗? 3、这个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个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在生活中公民一旦触犯了法律, 在生活中公民一旦触犯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 的制裁,对自己的声誉造成严重的影响。 的制裁,对自己的声誉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 维护自尊,培养自信 、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 维护自尊, 实现自立、力求自强, 重要的条件是要守规则,尤其不能违法,我们要做 重要的条件是要守规则,尤其不能违法, 懂法、守法的公民。 懂法、守法的公民。
对社会的 危害程度
较轻 较轻
违反的 法律
行政管理 法律法规 民事法律 法规
承担的法 律责任
行政制裁 民事责任
严重
刑法
刑事处罚
“拾金而昧”已不再是一个道德问题, 拾金而昧”已不再是一个道德问题, 《刑法》第270条规定:将他人遗忘物或埋 刑法》 270条规定: 条规定 藏物非法侵占拒不交出属非法侵占他人财产 藏物非法侵占拒不交出属非法侵占他人财产 罪。
勿 以 恶 小 而 为 之
勿 以 善 小 而 不 为
C 、刑法
G H I
D 、行政制裁 E、 I 、
备选答案: 备选答案:A 、行政法 民事责任 刑事违法
H、 民事违法
Hale Waihona Puke K 、较轻L、 严重
什么是违法行为?它有哪些种类? 什么是违法行为?它有哪些种类?
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 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违宪行为 违法行为 (根据其违 反的法律) 反的法律) 行政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 为(犯罪行 为)
犯罪的基本特征 1、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最本质特征 ——最本质特征 2、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法律标志 ——法律标志 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必然后果 ——必然后果
主刑 犯 罪 法律 刑 罚 加刑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理一理
违法 类别
行政违法 行为 民事违法 行为 刑事违法 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