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课时 沉淀反应的应用

第二课时 沉淀反应的应用

解析 c(Cl-)=(0.01×0.1) ÷0.101=9.9×10-3mol/L c(Ag+)=(0.01×0.001) ÷0.101=9.9×10-5mol/L
QC =9.9×10-3×9.9×10-5=9.8×10-7>KSP
例2: 在1L含1.0×10-3mol˙L-1 的SO42-溶液 中,注入0.01mol BaCl2溶液(假设溶液体积 不变)能否有效除去SO42-?已知 :Ksp(BaSO4)= 1.1×10-10 mol2˙L-2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第二课时 沉淀反应的应用
二、沉淀反应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 (1)应用:生成难溶电解质的沉淀, 是工业生产、环保工程和科学研究中除 杂或提纯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2)沉淀的方法 ① 调pH值 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混有氯化铁,使其溶 解于水,再加氨水调 pH值至7~8,可使Fe3+ 转变为Fe(OH)3沉淀而除去。 Fe3+ + 3NH3•H2O=Fe(OH)3↓+3NH4+ ② 加沉淀剂 如:沉淀Cu2+、Hg2+等,以Na2S、H2S做 沉淀剂 Cu2++S2-= CuS↓ Hg2++S2-= HgS↓
白色沉淀转变为红褐色
红褐色沉淀 析出,溶液 变无色
【实验3-4】
步骤 NaCl和AgNO3 溶混合 向所得固液混合物 中滴加KI溶液 向新得固液混合物 中滴加Na2S溶液 现象 有白色沉淀析出 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 黄色沉淀转化为黑色
KI
Na2S
AgCl
AgI
Ag2S
KI
Na2S
AgCl
AgI
Ag2S
2++CO 222+ Ca Ca +CO33 HCO HCO 3 3
-+H+ + HCO ③HCO -+H HH 2CO 33 2CO 3 3 H CO H ④H CO H 2O+CO 2↑ 22 33 2O+CO 2↑
总方程式:
CaCO +2HCl=CaCl +H O+CO ↑ CaCO +2HCl=CaCl +H O+CO ↑ 3 2 2 2 3 2 2 2 由此可见,沉淀的溶解过程也就是溶解平衡 的移动过程。
【思考与交流】①人们都知道水滴石穿的
道理,你能用化学方程表示其原理吗? CaCO3+CO2+H2O=Ca(HCO3)2 ②写出用强酸(非强氧化性酸)溶解FeS、
Al(OH)3、Cu(OH)2等难溶电解质的离子方程式: +2+ 2++H S↑ + FeS+2H = Fe FeS+2H = Fe +H S↑ 2 Al(OH)3 3
FeCl3
静置
Mg(OH)2
(实验3-4、3-5 沉淀转化)
Fe(OH)3
[讨论]:从实验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物质 AgCl AgI Ag2S
溶解度/g 1.5×10-4 9.6×10-9 1.3×10-16
实验说明:沉淀可以从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 方向转化,两者差别越大,转化越容易。 沉淀一般从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
化学沉淀法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
思考与交流 1、如果要除去某溶液中的SO42-,你选择 加入钡盐还是钙盐?为什么? 加入钡盐,因为BaSO4比CaSO4更难溶,使 用钡盐可使SO42-沉淀更完全 2、以你现有的知识,你认为判断沉淀能 否生成可从哪些方面考虑?是否可能使要 除去的离子通过沉淀反应全部除去?说明 原因。 从溶解度方面可判断沉淀能否生成;不可能 使要除去的离子通过沉淀完全除去,因为不 溶是相对的,沉淀物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
2 += Al3+ 3++3H +3H+
O 2 2
Cu(OH)2+2H+= Cu2++2H2O
实验探究 [实验3-3] 分别向氢氧化镁沉淀中加入蒸馏水、盐 酸和氯化铵,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试管 编号 对应 试剂 ① 少许Mg(OH)2 ② ③
少许Mg(OH)2 少许Mg(OH)2 2ml盐酸
滴加 2ml蒸馏水,滴 试剂 加酚酞溶液
3、沉淀的转化
[思考]: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加入氯化铁溶液后, 为什么会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Mg(OH)2(s) ⇌Mg2+(aq)+2OH-(aq),
FeCl3
静置
Mg(OH)2↓
Fe(OH)3↓
【实验3-5】
向MgCl2溶 液中滴加 NaOH溶液 向有白色沉淀的溶液中 滴加FeCl3溶液
静置
生成白 色沉淀
CaSO4 SO42- + Ca2+ + CO32-
CaCO3
化学法除锅炉水垢的流程图 水垢成分 CaCO3 Mg(OH)2 CaSO4 CaSO4+CO32-
用饱和Na2CO3 溶液浸泡数天
疏松的水 垢CaCO3 Mg(OH)2
饱 氯 化 铵 液 用 盐 酸 或
写出除去水垢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离子方程式
由于人体内胃酸的酸性较强(pH=0.9~1.5),如果服 下BaCO3,胃酸会与CO32-反应生成CO2和水,使CO32- 浓度降低,使B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使体内的 Ba2+浓度增大而引起人体中毒。
BaCO3
Ba2+ + CO32-
s=2.2 ×10-3
应用3:为什么医学上常用BaSO4作为内服造影剂“钡餐”,而 不用BaCO3作为内服造影剂“钡餐”? BaSO4 和B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分别为:
CaCO3+SO42-
CaCO3+2H+=Ca2++CO2↑+H2O
Mg(OH)2+2H+=Mg2++2H2O
除去水垢
应用2:一些自然现象的解释
观察思考
ZnS沉淀转化为CuS沉淀 (1).在1试管中加入ZnSO4溶液,再滴入 Na2S溶液,观察现象。
(2).静置后倾去上层清液,蒸馏水洗涤沉 淀2-3次。
沉淀的转化示意图
AgCl(s) Ag+ + Cl+ KI = I- + K+
AgI(s) AgCl(s)+IAgI(s) + Cl-
s(AgCl)=1.5×10 g
沉淀从溶解度小的向溶 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
-4
s(AgI)=3.7×10 g s(Ag2S)=1.3×10-16g
-7
思考与交流
• 1.根据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写出所发生的反应。 AgCl+I-=AgI+Cl- 2AgI+S2-=Ag2S+2I-
BaCO3 Ba2+ + CO32+ 而SO42-不与H+结合生成硫 H+ 酸,胃酸中的H+对BaSO4的 溶解平衡没有影响,Ba2+浓 度保持在安全浓度标准下,所 CO2↑+H2O 以用BaSO4 作“钡餐”。 所以,不能用 BaCO3作为内 服造影剂“钡 餐”。
思考:
如果误食可溶性钡盐,造成钡中毒, 应尽快用5.0%的Na2SO4溶液给患者 洗胃,为什么?能用Na2CO3溶液吗?
所以, SO42-已沉淀完全,即有效除去了SO42-。
注意:当剩余离子即平衡离子浓度﹤10-5mol/L 时,认为离子已沉淀完全或离子已有效除去。
例3:若某溶液中Fe3+和Mg2+的浓度均为0.10 mol/L, 使Fe3+完全沉淀而使Mg2+不沉淀的 pH条件是什么?(Ksp(Fe(OH)3)= 4×10-39Ksp (Mg(OH)2)= 1.8×10-11) 解: Fe(OH)3 Fe3+ + 3OHFe3+ 沉淀完全时的[OH-]为:
解:c(Ba2+)=0.01mol/L,c(SO42-)=0.001mol/L,生成BaSO4沉 淀后,Ba2+过量,剩余的即 [Ba2+]=0.01-0.001=0.009mol/L. [SO42-]=Ksp/[Ba2+]= 1.1×10-10/9.0×10-3=1.2×10-8(mol/L)
因为,剩余的即[SO42-]=1.2×10-8mol/L<1.0×10-5mol/L
【小结】:沉淀的生成、溶解、转化实质上 都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的过程,其基本依 据主要有:
①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②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③加入相同离子,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 ④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更 难电离或气体的离子,使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三、溶度积KSP 1、溶度积(Ksp):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 衡中,离子浓度幂的乘积。 对于溶解平衡: MmAn(s) mMn+(aq) + nAm-(aq)有: KSP=[c(Mn+)]m· [c(Am-)]n 在一定温度下, KSP是一个常数。
+ Cu2+(aq)
总反应:
CuS(s)
ZnS(s) + Cu2+(aq) = CuS(s) + Zn2+
应用3:为什么医学上常用BaSO4作为内服 造影剂“钡餐”,而不用BaCO3作为内服 造影剂“钡餐”? BaSO4 和B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分别为: BaSO4 Ba2+ + SO42- s=2.4 ×10-4
BaSO4
BaCO3
Ba2+ + SO42-
Ba2+ + CO32-
s=2.4 ×10-4
s=2.2 ×10-3
由于人体内胃酸的酸性较强(pH=0.9~1.5),如果服 下BaCO3,胃酸会与CO32-反应生成CO2和水,使CO32- 浓度降低,使B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使体内的 Ba2+浓度增大而引起人体中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