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PPT演示课件
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PPT演示课件
35
图 3.9
连接体系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随意进行活动的环型游戏 场,它鼓励孩子们在玩耍中发扬互助精神,并根据不同年龄 组儿童能力的大小,在难易程度上将设施分级设置。 36
图 3.10
在连接体系中,关键地点的游戏进程可以自由选择。
37
图 3.11
观察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的游戏,发现其行为倾向,以便
22
图2.14
场地的坐憩设施应远离入口处的通道
23
图2.15
在入口通 道处的两侧布 置休息设施, 游客们可能对 这种“夹道欢 迎”望而生畏。
24
图2.16
母亲们不愿 带领孩子穿过成 群结伙的青年人, 这样儿童游戏场 就形同虚设,荒 废无用了。(黑 点表示L形公园中 的人群分布)
25
图2.17
图 5.9
露营者各 有所好,露营 地也应投其所 好。
(上图•左,梭 罗型露营者; 右,社交型露 营者;下• 折衷 型露营者)
54
图 5.10
领取养老金者又想远离酒鬼,又想争坐固定的荫凉位置,
二者不能兼顾。
55
图 5.11
哪些人走 前门,哪些人 走后门,为什 么?你是否还 有其他行为习 惯受到环境的 支持?
56
图 5.12
对规划图中的“开放空间”,你是否考虑过它可能的用途? 57
图 5.13
4
图4
“人看人”,这是一种大家都喜好的活动,可把它
作为一种设计工具。
5
图5
6
图1.1
注意 人们聚集 的地方。
7
图1.2
为什么人们在演讲区以外的地方演讲,而对为其专门设
计的演讲区却视而不见。
8
图1.3
养成 随时随地 观察人们 活动的习 惯。
9
图2.1
注意人们常 常进行一些看起 来似乎是偶然的 活动,但这些活 动却比那些程式 性活动频繁得多。
45
图 5.1
决策思想有时大相径庭
伦理学家 环境设计者 行为学家
囤于自我者 主观意识 唯我意识 先天意识
超越自身者 客观意识 唯他意识 后天意识
46
图 5.2
47
图 5.3
一丛花 草,或被看 作是园艺上 的奇景,或 被看作是暴 徒的 藏身 之处。
48
图 5.4
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手段来满足同一种需求,譬如,炫 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
A Visual Approach to Park Design
1
图1
好的公园设计就是要使游客尽情享受游玩,使他们
精神焕发,兴趣盎然,并满足他们的行为需要。
2
图2
所谓设计就是要表达设计者对一个场地将怎样被人
使用的意图。
3
图3
当人们没有 按设计意图来 使用公园时, 有理由追问一 下,设计本身 应该承担多大 的责任。
对接受或拒绝作
出反映新的事实,生活在现实中的那 被人所认识,对 些人,那个环境的 其环境实效作出 使用者。
评估。
设计是为
42
图 4.4
与设计者 的预料相反, 使用者仅是与 共享内院的邻 居进行社交。
43
图 4.5
一当警察扮成钓鱼者出现的时候,钓鱼老人心里就免不 了一阵紧张不安。
44
图 4.6
街区公 园运动常常 证明:所谓 免费服务纯 是待价而沽。
49
图 5.5
出于职业习惯,设计者总爱强调视觉处理上的差异。 以使自己的设计体现出个性。
50
图 5.6
生长在郊区 的人常在住宅的 后面,而不是前 面进行社交活动 (黑点表示人群 分布)。
51
图 5.7
一个把 游乐设施分 散在居住区 各处的小区 规划。
52
图 5.8
考考你,你认为插图中那一个露营环境最理想? 53
人们在 公园里表现Leabharlann 出种种的 行 为活动。26
图2.18
一个忽 视人们行为 活动的供压 改建方案。
27
图 3.1
设计者争 分夺秒地紧张 工作。
28
图 3.2
行为学家 不慌不忙地探 索真理。
29
图 3.3
孩子们把 建筑材料筑造 成环型的游乐 设施。
30
图 3.4
建筑工地所见到的情景可以启发人们在设计游戏场地 时,把一个个单独的游戏设施连结成圈,成为一体。 31
10
图2.2
注意:你所看到的人,他们也常常在看他人。 11
图2.3
如同独立式住宅一样, 野营车已变成了自我表 现的媒介。
12
图2.4
在很多居住 小区中,人们 的社交活动中 心是在住宅前, 而不是在住宅 后。
13
图2.5
不 少人去热闹的地方看热闹,同时也是为了让别人 来看他。
14
图2.6
有的人消磨不少时 间,为的就是把人们的 注意力吸引到能显示自 己身份的标志上来。
15
图2.7
伙计们,出去表演一番16吧!
图2.8
坐憩设 施应该朝 着活动方 向。
17
图2.9
“安全点”就是既能让人观看他人的活动,又能与他 人保持一定距离的地方,从而使观看者感到舒适泰然。如 果将观看者置于被观看者中,观者一定会感到心神不安。
18
图2.10
在平面图上标出人群的可能集结点,并在图上添加一
图 3.5
与连接体系相对的传统设计是将各种游乐设施分开设置。 32
图 3.6
在精力过剩 理论的鼓动下, 产生出一些单调 的规定使用者按 照固定的方式去 使用的娱乐设施。
33
图 3.7
最佳唤醒理论主张设计冒险游乐场。
34
图 3.8
在一个游 戏场中,那些 可供随意摆弄 的娱乐器械将 给孩子们带来 最开心的自由 玩耍。
些坐憩设施。
19
图2.11
请考虑一下,如何妥善组织整个活动区,从而促进一个 场地到另一个场地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观看。
20
图2.12
不管你在设计中是否作出这样的安排,看热闹的人总是
靠在或坐在身边方便的设施上。
21
图2.13
设计 公园游憩处的交接地段时,要使人们在对某些活动 进行观察的同时,置身于场外。
在环境设计中予以考虑。
38
图 3.12
哪些设施是现代的,哪些设施是老式的,按照艾利斯的观
点:结构简单的就是现代的。
39
图 4.1
设计者 作出影响使 用者行为的 决策。
40
图 4.2
不同的 使用者具有 不同的偏好 和愿望。
41
图 4.3
两种思维活动的方式
A、闭门造车“俱乐部”的思维方式
哲学家 设计者
设计一种哲学 (不考虑事实 的理想化)
提出一种生活 准则,构成某 种环境。
B、在主体内对外界客体进行加工的思维方式
表现出社会现 实主观意志的 结果,表现出 洞察力。
哲学家
设计一种哲学 既所知事实 对现实/洞察力,进行扫描。 设计一个环境。
引导一种行为
提出一种生活准 则,构成某种环 境(潜在的)
设计者 反馈到设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