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与文化》PPT课件
精选ppt
6
雙勞動市場理論
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產生兩種不同的工作,一 種是有保障、可做到退休、技術層次高、待遇 好的工作,另一種則臨時性、很辛苦、待遇低 的雜役。後者通常被形容為「三D」,即dirty, dangerous和difficult的工作。
為了避免提高底層工人工資,維持兩者的待遇 差距,而不必提高上層工資,雇主樂於讓兩種 工作的界線愈清楚愈好。雇用不挑剔工作、不 計較工作保障和職位升遷的外來移工,對雇主 而言是最佳辦法。
全世界第一個人口突破百萬的城市倫敦,花了一百三十 年,人口才成長為八百萬。但墨西哥市從一百萬成長到 一千五百萬,只花了五十年。
精选ppt
9
如何選擇目的地和旅程
全世界都可以是移民的目標,但他們傾向於依循已開 拓的途徑,根據歷史淵源和開路先鋒建立的網絡來選 擇。雖然他們可以自主行動,但很多人仍仰賴勞力仲 介或走私集團的協助,甚至落入人蛇集團的掌控。
精选ppt
15
跨國移工、台灣建國意識與公民運動
成露茜(2002)
本文企圖以台灣境內移駐外勞為例,介入目前國際學 界對兩個彼此相關問題的討論(1)跨國主義 (transnationalism)與新跨國勞動力流動。(2)移駐勞工、 公民權及人權之間的關係。
當前跨國勞動力流動不是線性的,而是迂迴放射性的。 由於亞洲國家對公民權的取得以血統為主要原則,入 籍限制嚴格,兼以亞洲地區契約式勞動力的流動形態, 以致跨國移工已成為永久性客工。建立在客工是個過 渡現象上的傳統移民概念,因此不足以處以現在的跨 國人力流動。
事實上,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大部分工業化經 濟體如果沒有移民勞工的協助,經濟可能會惡 化,而且如果沒有新血挹注,移民接納國人口 勢必出現老化現象,甚至迅速衰退。
引自Stalker (2002)
精选ppt
13
精选ppt
14
對移民母國的影響
紓解人口壓力 人才外流 把錢寄回家-匯款的流動 出走的文化 衣錦榮歸或落葉歸根 跨國社區 空中飛人
精选ppt
7
精选ppt
8
較高工資的誘惑,以及富有國家對勞動力的需求,可能 是國際人口遷徙背後的主要驅策力。但人民想要遷移, 就必須具備機動力,然而人民通常沒有多少選擇。災變、 工業化生產的競爭、現代化的理想生活方式、全球化的 自由經濟競爭,導致既有社會經濟結構轉化,激化了移 民的流動。
每年,開發中國家都有近三千萬人湧向城鎮和大都會。 都會區居住人口比例快速成長,1960年為22%,1994年 為37%,預估到2025年為60%。
沒有身分的勞動移民(undocumented workers) -就是非 法移民。有些偷渡入境,有些持觀光簽證逾期居留(美 國有六百萬人)。
難民和庇護申請者(refugees and asylum seekers) -有充 分理由擔心因種族、宗教、國籍、某特定社會團體成員 或政治意見不同,而遭到迫害的人。(2000年底止,全 球有一千兩百萬難民和九十萬民庇護申請者。)
精选ppt
引自Stalker (2002) 2
遷徙流量VS.移民總量
遷徙流量(flow)是指每年穿越國際邊界的人數。
移民總量(stock)是指暫時停留人數的累計。亦 即任何時刻在一國境內生活的移民總數。
遷徙流量不斷變動,例如德國在1998年人口淨 流出為三萬三千人,其中有六十萬六千人入境, 六十三萬九千人出境,後者大部分是返鄉的庇 護申請者和難民。1998年有十萬名波士尼亞人 返國。難民抵達德國時媒體經常會出現聳動照 片,這些難民返鄉時,媒體卻很少報導。
有些學者認為應該重新界定「公民」概念,不可將之
侷限於國家的疆土範圍之內。台灣改變中的樣的連結對跨國
移工有何影響?
精选ppt
16
跨國移工、台灣建國意識與公民運動
本文就外勞意向、建國意識、地域空間,及權利主張 這四種變項之間的關係做一初步探討。這說明了傳統 中國對血統的重視,雖然仍舊主導台灣對公民概念的 理解,但在台灣進行中的建國方案的地緣政治考慮下, 正產生改變。面對全球性的人力流動,同時做為一個 亟需外勞的國家,台灣必須重新評價它的建國意識。
追隨殖民統治者的腳步- (前)殖民地人民移居到殖民 母國。
移民接納國常將讓家族團圓列為要務。這是人權保障, 也讓勞工生活更安定,且容易和所居留的社區打成一 片。依親是最容易成為合法移民的途徑。
移民網絡的影響。網絡可以幫新來的移民找到棲身之
所,以及找工作。網絡不僅把有地緣關係的移民結合
起來,也把他們 安插到特定行業。
引自Stalker (2002)
精选ppt
3
移民的規模
1965年全球有7500萬人在出生國以外某國居留一年以 上。1975年增至8400萬,2000年到達1億5000萬
精选ppt
4
精选ppt
5
為何要遷徙?
人口遷徙理論可分為兩大類:個體因素分析和結構分 析。個體因素分析把每個移民視為具有理性的人類,會 審慎評估可行的選擇方案,選擇待遇最高和最容易找工 作的國家做目的地。這類分析又成為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論。
精选ppt
10
精选ppt
11
輸送移民勞工的管道
政府安排送出的勞工 移民(韓國、越南、中 國大陸、菲律賓等)
勞力仲介業。
偷渡客、郊狼和蛇頭。
落入人口販子圈套。
船上非法移民
精选ppt
12
移民帶來的經濟利益
一般對移民最常見的迷思,就是移民會從他們 所進去的國家「拿」走些什麼東西-也許是搶 走工作機會,或是吸走社會福利制度的資源。
移民與文化
反思多元文化課程
精选ppt
1
移民的種類
屯墾移民(Settlers)-打定主意要在新國度定居的人,以 技術移民和依親、商業投資為主。
契約勞動移民(contract workers) -接納國認定只能居留 一段短暫期間的條件下入境的工人。
專門技術移民(professionals) -包括在國與國之間流動的 跨國公司員工。
但遷徙不必然是個體的決定,通常整個家庭都會參與該 重大決策,先派遣一兩個成員到海外以分散風險。
結構因素則考量各種經濟、社會或政治的力量。在移出 國方面,把人民往外推的力量可能是人口壓力、土地短 缺或性別歧視等。在移入國方面,吸引移民的結構因素 可能是人口萎縮、短缺務農人手或居家僕傭。
個體因素和結構因素相互重疊,例子之一就是移民網絡 的發展。成功的移民先鋒會引發一連串移民連鎖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