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口腔临床医学 第3章 牙体硬组织非
口腔临床医学 第3章 牙体硬组织非
氟斑牙
(二)磨损 由于机械性磨损作用,造成牙体硬组织缓慢地、渐进 性地丧失称磨损。磨损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磨损。 [病因] 牙体硬组织硬度较差,易出现磨损。喜欢吃粗糙、 硬食者,全口牙出现磨损。口腔内牙缺失过多,或排列不 齐,可造成个别牙或一组牙磨损。咬合关系不正常,如深
叼烟斗,则在个别牙特定部位造成重度磨损。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随着磨损加重,釉质部分丧失,露出 淡黄色的牙本质。磨损较快,可出现牙本质敏感症状。不 均匀的磨损可形成高陡尖锐的牙尖边缘,剌激黏膜,引起
[临床表现] 多见于恒牙,其色泽的变化程度 不一,可呈浅灰色、棕黄色、灰褐色或更深。
[诊断] 据临床表现;使用四环素族药物史。 [防治] 妊娠4个月到分娩前的孕妇、授乳的 母亲及7岁以下的儿童,不宜使用四环素药 物 ; 较重影响美观者可选用脱色法、贴面
或烤瓷冠修复。
四环素牙
第2节 牙体损伤
一、牙体急性损伤
面严重磨损,颌间距离变小,引起颞下颌关节病变。 [防治]去除病因,磨除过锐牙尖,调整咬合关系;出现牙 本质敏感者,行脱敏治疗。对重度磨损,可作修复治疗。
磨 损
(三)四环素牙
四环素分子能与牙体硬组织中的钙结合成
稳固的四环素钙复合物,沉积在牙本质中; 在牙发育矿化期间,使用四环素族药物,萌 出后的牙呈棕褐色或深灰色称四环素牙。
牙数目异常表现为额外牙和先天性缺额牙两 种。
额外牙是指正常牙数目之外多生的牙。以上 颌中切牙之间最为多见。额外牙大多需要拔除。
缺额牙是指正常牙列中因牙胚未能发生而造 成牙的缺额,最常见的缺额牙为上颌侧切牙。
额外牙
(一)畸形中央尖
畸形中央尖是牙
锥形突起。畸形中央 尖多见于前磨牙。可 对称出现。尖而长的 畸形中央尖易折断或 被磨损而露髓。
第3章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教学幻灯片
广东省湛江卫生学校 王世清
第3章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学习目标
1、解释釉质发育不全、氟斑牙、畸形中 央尖、楔状缺损、牙隐裂和牙敏感症的概念。
2、描述常见的牙发育异常、牙体损伤和 牙敏感症的临床表现。
3.能对常见的牙发育异常、牙体损伤和 牙敏感症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预防方法: 多次少量调磨中央 尖,每次调磨后立即 脱敏,以促进髓角外 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
(二)牙釉内陷
牙发育期,成釉器形 态分化异常而形成的畸形 牙。
畸形舌侧窝多发生于上 颌侧切牙,表现为舌侧窝 内陷呈囊状。
畸形舌侧尖为舌侧窝内 陷并伴有舌隆突增生突起, 形同牙尖又称指状舌尖。
牙中牙为舌侧窝内陷过 深,X线片上可见牙髓腔 中似有一小牙包含其中
(一)牙震荡
牙震荡是牙受到碰撞或突然咀嚼硬物后,牙周膜
的咀嚼疼痛,叩痛
明显,牙轻微松动和触第 一2、痛节牙体。牙 急性体损损损伤伤 伤较轻者,尤其是青 少年,几天后自行恢复。如创伤过大,根尖部血管
受到损伤,便产生牙髓症状,表现为牙髓敏感性增
2、釉质矿化不全:发生在釉质基质钙化时期,
导致釉质矿化程度减低,仅表现为牙的色泽及透明 度的改变,无实质性缺损。
釉质发育不全和釉质矿化不全常同时存在。
釉质发育不全
[病因]全身因素如婴儿及母体疾病、内分泌失调、严重营 养障碍;局部因素;3、遗传因素 [临床表现]根据病损的程度分为轻症和重症。
1、轻症 无实质性缺损,仅呈白垩色。一般无自觉症状。 2、重症 形成带状、沟状或窝状凹陷的实质性缺损,呈 棕褐色。带状凹陷是同一时期釉质的形成全部遭受障碍的 结果,其宽窄反映受障碍时间的长短。若障碍反复发生, 牙面上就出现数条并行的横沟。窝状凹陷是由于成釉细胞 组成破坏所致。严重者可呈蜂窝状,甚至完全缺乏釉质, 釉质呈多个不规则的结节和凹陷,如桑椹状。 釉质发育不全的牙易被磨损和患龋,且龋病进展较快。 [诊断与鉴别诊断]牙表面有黄褐色的带状和窝状缺陷,缺 陷处光滑、质地坚硬。釉质发育不全常发生在同一时期发 育和萌出的牙上,有规律性和对称性。 [防治]轻症可不作处理或作防龋处理。缺损严重可作充填 术;前牙影响美观者,选用光敏复合树脂贴面或烤瓷冠。
对龋病易感者,在内陷 处制备洞形,用复合树脂
作预防性充填。
三、牙结构异常
(一)釉质发育不全
在牙发育过程中,由于全身的、局部的和遗传的 因素影响,使釉质发育矿化发生障碍而遗留的永久 性缺陷。可分为釉质发育不全和釉质矿化不全。
1、釉质发育不全:发生在釉质形成时期,由
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使成釉细胞坏死或变性,影响了 基质的形成,造成牙的实质性缺损。
高,遇冷热刺激出现敏感症状;也可表现为数日或
数月后牙髓坏死,患牙逐渐变色。
[防治]
1—2
周内不用患牙咀嚼;患牙松动明显者,作松牙固定;
若牙髓已坏死、牙冠变色,则行根管治疗。
(二)牙脱位
由于骤然的外力使牙根完全或不完全离开牙槽窝称牙脱 位。
[临床表现] 牙脱位可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突出性脱位:患牙从牙槽窝内脱出一部分,牙冠较 邻牙长,牙松动。X线片见根尖牙周膜间隙明显增宽。若 整个牙冠完全脱出牙槽窝称为脱臼。 2、嵌入性脱位:患牙嵌入牙槽窝中,其牙冠明显短于 正常邻牙。X线片见患牙根尖的牙周膜间隙消失。 3、侧向脱位:患牙向唇舌侧或近远中方向移位,常伴 有牙槽窝侧壁牙槽骨的折断和牙龈撕裂。X线片有时可见 一侧根尖的牙周膜间隙增宽。 [治疗]争取尽早复位,并固定1—2周;有牙槽骨骨折时, 固定4周;对嵌入性脱位,不可强行拉出复位,仅需随访 观察,任其自然萌出。对完全脱位牙尽早行再植术。
(二)氟斑牙
氟斑牙又称氟牙症、斑釉牙,是指在牙发育时期摄入过 量氟元素所引起的一种特殊型牙釉质发育不全。正常人体 每日需氟量为0.5—1.5mg。若氟摄入量过高,会引起中毒, 轻者为氟斑牙,严重者称氟骨症。 [流行情况]氟斑牙集中分布的地区称氟斑牙流行区。 [病因]饮水中氟是人体氟摄入的主要来源,其氟含量为 1×10-6时,不出现中毒现象,且可提高牙的抗龋力。如果 超过此浓度,在釉质发育矿化期,可发生氟斑牙。 [临床表现]氟斑牙多发生在恒牙;具有对称性。牙釉质呈 白垩色横线或斑块,重者有实质性缺损。釉质硬度降低, 耐磨性差,抗酸能力较强。常无自觉症,在前牙影响美观。 [诊断]据临床表现;在6岁以前居住在氟斑牙的流行区。 [防治]改良水源,降低氟的摄入量;轻症不需治疗;较重 者可选用脱色法、贴面或烤瓷冠修复。
4.初步学会对牙发育异常、牙体损伤和 牙敏感症常用的防治方法。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是指发生在牙体
硬组织上的因非龋蚀造成的牙体硬组织色、
形、质的改变,包括牙发育异常和牙体损
伤两第组1节疾病牙。发育异常
在牙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局部或全身性因 素的影响而发生异常称牙发育异常。
一、牙数目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