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画制作中时间与节奏
舒文婷
[摘要]:动画里时间与节奏的掌握是衡量一部动画好坏的至关重要的标准,随着的中国动画产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动画作品孕育而生,《哪吒闹海》、美影厂历时四年摄制的动画片《宝莲灯》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的《喜羊羊与灰太狼》都是非常让人们喜爱的动画片,但是大量的动画片中也良莠不齐,观其本质,其不好之处关键在于动画时间的掌握与节奏的设置问题。
通过掌握动画制作中的时间与节奏的技能和三要素,理解故事情节,是导演意图完美显示给观众,是所有动画片制作人员的心声。
[关键词] 时间、节奏,秒、故事情节、三要素
一:时间与节奏的关系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用分钟或者小时表示来表示时间概念,例如:“请你等我2分钟”,“我过十分钟来”等等,但是在动画片里一个镜头长度,最多也不过十几、二十秒,有些短镜头才一秒多钟或者不足一秒钟,因此原画人员计算一个动作或一组动作的时间,经常是以走一步路约半秒钟(12格),喝一口茶约一秒半(36格)等都是以秒或者格数来测算的。
动画片里的动作,以秒作为基本单位来计算时间,经过分解后一张张画出来的,并通过一秒钟24格(电视为24帧)的速度,在银幕上不停地变换画面,把分解的动态又连贯起来的,这就产生了活动的视觉效果,动画片中,不仅要求角色画的准确,姿态的优美生动,还必须要精确地计算动作的时间,掌握动作的节奏,只有这样,在荧幕上所看到的动作,才能使生动、完美的。
时间掌握是动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赋予动作以“意义”或者“内容”。
时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所以的大自然的一切生物,对于人类,都是至关重要,动画片里如果时间没有设置好,将会导致故事情节难以理解,动作规律难以达标,好比一个人本来是跑步,因为时间的错误,把跑步变成走路,这种时间上像走路,而动画规律实则是走的动态,是非常的可笑的,它歪曲了导演的意图,严重影响了观看效果。
什么是节奏?
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比喻规律、步骤工作要有节奏地进行
节奏是事物运动与生命的表现形式
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物体运动以及人物动作,是充满节奏的,动画片的节奏是原画要掌握的,着眼于动作的构思和每一个关键动作的选择和确定上,同时注意律表的填写,控制时间的长短,适当地使用单格,双格和停顿。
节奏本身是无形的,它有非常大的创造空间,我们可以用轻、重、快、慢、缓、急等手法任意将它塑造成任何我们想要的状态,节奏就像水一样,水可以是小溪、湖泊、海洋,音符可以是古典、流行、摇滚,那么动画呢?在动画里漂亮的POSE即是我们动画师的音符,POSE放在时间条上就成了动画师的乐谱,反复推敲之后,即完成动画师自己的乐章。
动画的节奏是最基本的动画原理,它会因动画师的处理方式不同产生巨大的变化。
不管是动画节奏还是制作目的或者角色本身,都会因效果的需要而被风格化或自然写实化,卡通动画和自然写实主义动画对节奏的处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动画师要想在任何一方面做到技艺娴熟,不仅要有海量的练习,还要对此种门道有深刻的理解。
高屋建瓴地说,动画片终止了一个单纯的呆板动作而创作了一个灵动的连续性运动。
在动画影片中,节奏的把握显得更为重要。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表现,动画片的张力决定着影片的风格,在美国迪斯尼的《唐老鸭和米老鼠》与日本宫崎峻的《龙猫》中,唐老鸭和米老鼠是一对活宝,迪斯尼在影片人物的细腻刻画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主要就表现在角色的动作表演、说话、表情的节奏上,一些夸张的表演动作还成为今天迪斯尼的标志性语言,宫崎峻的动画承袭了东方的艺术风格更加注重人物心理刻画,捕捉那种震撼心灵的节奏。
一部动画片,导演对剧情的发展和镜头的切换是从序幕开始,从情节铺垫到展开,经过跌宕起伏,发展到高潮,最后到结局尾声,时缓时急,有节奏地进行,才能扣人心弦,使观众看的入味。
动画通过画面变化的节奏对观众的情绪渲染达到抒情叙事的目的,使观众能更好的接受影片主旨,而时间的掌控是导致节奏直接起变化的原因,时间的起伏变化能使节奏,使整个剧情,角色,场景的风格与格调发生变化,反之,节奏对时间也是影响的,轻松愉快的节奏,其时间也是跳跃,动感的。
两者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二:怎么处理好动画片的时间与节奏
那我们在动画片制作当中,需要掌握时间与节奏内部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在动画片制作中,达到和谐美感的动态。
1:理解故事情节
我们在看电影和动画片之前都可能会先了解这个片子是什么类型的,喜剧的、恐怖的、科幻的或者其它什么,这说明电影本身是定位了一种剧情基调以适应不同观众的,而我们的节奏与电影的类型是息息相关的,电影类型决定了剧情,剧情决定了演员的心理变化、情感变化等因素,剧情与情感变化直接决定动画节奏。
举个例子,恐怖片开始了,在一片漆黑幽静并搭配着恐怖音乐的不知道下一秒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的古老城堡里,我提着小油灯在寻找着什么,传来一声猫叫,我觉得很害怕,我觉得这个地方太阴森了,即便这个古堡里没有鬼我也可能会被一面破旧镜子里的自己吓个半死。
好了,这个恐怖的框架很简单,如果用动画表现我可能会这样做,剧情要渲染恐怖气氛所以先要慢,我左顾右盼,小心翼翼地前行听到一声猫叫后我会打个哆嗦,这时相对前面的节奏会稍快些,突然被什么东西拌到脚我怀疑有人(也可能是鬼)在拉我,恐怖气氛一触即发,我害怕到几乎大声呼叫,此时恐怖气氛加剧,所以节奏会变快,猛一转身看到油灯前镜子里的自己... ...此时的节奏要演变到非常激烈,可能会手舞足蹈,失声大叫,扔掉油灯,拔腿就逃。
整个节奏可以总结为:慢(渲染气氛)-慢(比前面快一点,继续渲染气氛)-快(恐怖事情发生)-激烈(恐怖到魂飞破散)。
比如当一个人怀着平静的心境观察周围活动时,注意力的转移,是以十分缓慢悠闲的速度进行的。
但如果他在观察或亲自参与到某件非常激动人心和变动极快的活动时,他的反应的节奏就会大大的加速。
这就是动画镜头画面节奏的创作心理学根据,同时也是创作者思想感情和文化造诣的一种体现。
2:掌握时间、节奏三要素
动画片的制作归结起来就是画,虽然科技发展到,可以使用无纸动画,或者CG动画,但始终动画原理与规律不变的,在把握时间与节奏中,其基本方法有:
距离--时间---张数(摄影表上拍摄格数)三个关系的正确处理
节奏三要素:
1)距离:动作幅度。
第一张原画到第二张原画,两张关键动态之间的距离。
间距大,动作速度就快;间距小,动作速度就慢
2)时间:动作秒数,两张关键动态画之间所需的时间(多少张动画),秒数多,动作速度就慢。
秒数少,动作速度就快
3)张数---画面数量,第一张原画到第二张原画,两张关键动态之间动画的数量,动画张数多,间距就密,动作就慢,动作张数少,间距就宽,动作就快。
动作的节奏就是由以上三方面相互协调,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进步,动画产业的技术不断革新,节奏的处理也越来越多元化,但是总体是离不开这三个要素的,例如日本动画片《棋魂》中,佐为刚附到小光身上,因为小光不愿意下围棋而感到伤心,引起小光反胃,小光强忍住呕吐的冲动跑出教室,老师、同学们诧异地望着他的背景。
在这段里面原画画了7张,但是在原画与原画之间的距离与时间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在小光冲出教室的动画,节奏上进行了“慢(忍)动作秒数慢,距离小,动画张数多------(比前面快一点,继续渲染气氛)--- --快(动作秒数快,距离大,动画张数少)”
这种在实际操作中的制作方面是很重要的,社会发展到无纸动画的今天,即使用电脑绘画,虚拟的张数的多少与时间,距离的实际处理问题还是存在。
动画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形式,自然遵循电影的语言和规律。
节奏则是影视艺术的生命活力。
对节奏的组织与运用是影视艺术的重要特性和特殊表现手段,是最根本的影视思维方式之一,也是动画最根本的思维方式之一。
综上所述,动画影片的制作必须重视节奏,时间与节奏是影视艺术语言的生命活力,动画制作的灵魂,是动画生动的重要元素。
在未来科技发展的洪流下,故事情节的趣味性,动作节奏的夸张性,将是竞争取胜的制胜法宝。
[参考文献]
[1](《动画技法》严定宪、林文肖著作)中国电影出版社
[2]《动画--角色的运动和动作》--美克里斯、韦伯斯特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
[3] animationworld《动画影片中的节奏把握》
[4]《动画分镜头技法》主编:孙立军著:谭东芳京华出版社。